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8年我国报废汽车数量预计达907万辆,但目前国内流入正规报废汽车拆解厂的报废车辆占比不高。近日,《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版即将出台的消息颇受关注,业界人士认为,报废汽车回收行业有望借此机会迎来快速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1 各国竞相依法促进报废汽车的再生利用目前全世界约有各种汽车 7.5亿辆 ,每年约报废汽车 5 0 0 0万辆 ,除部分经检修后作为二手车廉价出售外 ,大部分经拆解后再生利用。由于汽车是材料密集型产品 ,通过再生利用 ,既可大量回收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和整修后可用的二手部件 ,同时又可减少废物填埋用地 ,故各发达国家对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十分重视。美国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鼓励汽车制造商兼营报废汽车的再生利用事业 ,并大力发展二手部件产业在为汽车检修业服务的同时取得较好效益。欧盟和日本则依法推行生产者责任制以充分发挥汽车制造…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1997年共回收各类报废汽车3181辆,拆解废车2956辆,回收废钢铁1153吨,回收有色金属21吨,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19.5%、22.4%、15.3%和110%。随着国家宏观词控政策的落实,汽车更新速度加快,报废汽车资源量大幅度增加,1998年1-6月份,全市共回收各类报废汽车2244辆,拆解废车2027辆,回收废钢铁1125吨,回收有色金属18.3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41.1%、37%、95%和74.3%,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再生资源》2014,(6):32-32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汽车产销量超过2 100万辆、保有量超过1.37亿辆。预计至2020年,每年汽车报废量将达1 300万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暴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资源时代正逐渐向精细时代转变。实际上,废旧汽车蕴含丰富再生资源。废旧汽车拆解大致需要经过预处理、拆解、回收等三大流程,其中回收流程又包括零件回收、材料回收、特殊零部件处理等环节。按每辆汽车平均重量1 200 kg计算,其中蓄电池等需要预处理的部件约为100 kg,其余1 100 kg均为可回收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5.
日本汽车再生利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日本汽车的保有数为 70 81万辆 ,每年报废汽车约 5 0 0万辆 ,均由汽车经销商 1 0 0 %回收 ,其中除少部分状态尚好的汽车经检修后以二手车出口外 ,其余由约 5 0 0 0家汽车解体企业拆解后 ,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分类回收。约有汽车重量的 75 %得到再生利用 ,此数值高于其它耐用消费品。其余 2 5 %的粉碎屑则作为工业废物填埋处理 ,估计每年达79~ 80万吨。考虑到报废汽车合理处理涉及到地球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解决填埋场地的不足等因素 ,日本厚生省于 1 995年 6月制订了“汽车、电器等在粉碎屑处理前进行有用物选出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实现的方案。实现汽车的全生命周期,需要经过汽车整车拆解、汽车零部件分类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或资源化回收这三大步骤,并对这三项内容加以具体阐述。结合现行报废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一种实现汽车产品回收的商业循环模式。说明了汽车产品回收再制造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其六项功能。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首先分析了报废汽车回收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对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现状作了重点介绍,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环球     
美国废旧汽车回收有道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35亿辆,每年更新旧车超过1000万辆。高效的废旧汽车回收行业和完善的二手车市场,为美国的废旧汽车找到了循环再利用之路,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全 面分析了老旧汽车 报废与回收利用 与国计民生的重要 关系,同时介绍了 我国老旧汽车更新 报废与回收利用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我国将完善汽车报废回收政策随着中国汽车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汽车报废量也不断扩大。这一环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兼顾安全、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陈林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将研究制订和完善符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及汽车管理实际情况、且具有前瞻性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管理政策,逐步建立汽车报废回收拆解与安全、环保、资源利用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代表认为,我国现阶段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科技投入少、设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特点,评述了目前各级环境监测站机构设置的主要形式,剖析了不同的机构设置在促进工作开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设置业务科室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河流外源截污与治理后,底泥污染物的释放成为河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扰动条件和不同底泥污染物浓度,对底泥中TN、NH_3-N、TP和COD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扰动强度增加了TN和COD的释放通量,缩短了TP的吸附/解吸平衡时间,对其他指标影响较小;底泥污染物浓度与污染物平衡释放量的相关性较弱,仅TN的平衡释放量与底泥浓度的拟合关系较好(最大R~2为0. 798)。  相似文献   

13.
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别研究了无机碳源和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脱氮性能的影响。接种稳定运行的复合式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污泥至ASBR反应器进行批式试验,考察不同碳酸氢钠浓度及COD浓度条件下的氮素转化情况,研究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适宜的进水碳酸氢钠浓度为1.5~2.0 mg/L,超过30 mg/L时有机碳源的存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OD浓度超过60 mg/L时反应器表现出反硝化特性。无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表现在提供充足碳源和调节反应器pH的综合作用,较高浓度的COD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氚(^3H)为一种重要的放射性毒素。经氚水(HTO)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照射后,莱哈衣藻细胞分裂率k值下降。HTO剂量越高,k值越小,在一定范围内照射时间越长,处理组的k值与对照组的k值相差越大。k值的变化与辐射剂量、辐射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崔福义 《环境工程》2002,20(4):61-63
进行了将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 4种受污染水源水的试验 ,研究了该系统检测灵敏度受污染物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污染物的存在使流动电流的检测灵敏度降低 ,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和浓度等都是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但是流动电流与投药量的相关性仍然存在。在CODMn不超过 10mg L或油类物质浓度 <2~ 10mg L ,时 ,污染物的影响程度较小 ,将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应用于此条件下的受污染水源水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主要土壤对钴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我国几种土类对钴吸附的研究表明,在平衡钴浓度不很高的条件下,土壤对钴的等温吸附表现为直线型,吸附量有明显的从南到北增加的趋势.通过修正竞争吸附方程对pH-钴吸附量曲线的描述,揭示出影响我国土壤对钴吸附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粘土矿物类型,其次为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随着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的增加;其吸附强度增加.可变电荷高的土壤对钴吸附受pH的影响非常明显.永久电荷为主的土壤则不然.低的土壤pH可抑制铁锰氧化物对钴的强烈吸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高温菌剂对堆肥指标的影响,实验采用对照方法,分别设计了不加菌剂(1号)、在堆肥开始时加入常温菌(2号)和高温菌剂(3号)、在堆肥物料升温至45℃左右加入高温菌剂(4号)四种处理方式,探讨发酵过程中堆肥温度、水分、pH值、NH4+-N、总氮和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显示:4号堆体升温是最快的,且4号堆体在各项堆肥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其他三组。说明后加高温菌剂能够加快堆肥的升温速度,更好地促进有机物的降解,提高堆肥的最高温度,延长堆肥高温期,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温阶段pH,减少氮素流失,提高污泥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杰  董楠 《环境工程》2013,(Z1):736-738
针对浅海水下噪声传播特性,选取两种典型的声速剖面,在不同的限制条件下,通过改变海底底质、声源深度以及声源频率,对两种典型声速剖面的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声速剖面类型对水下声传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污泥转移的SBR工艺污泥沉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有污泥转移功能的SBR工艺是利用SBR工艺的间歇运行特性,通过污泥回流的方式在并联运行的SBR间实现活性污泥的转移,使各SBR反应器中反应阶段污泥量增加,沉淀撇水阶段减少,从而提高系统除污效能和处理能力。以某低浓度城市污水为水源,进行了中试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污泥转移量下系统中污泥的沉降界面、污泥指数等关系,考察了污泥转移对SBR处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转移可改善污泥沉降性能,30%的污泥回流比下反应器中污泥的SVI值由无污泥转移时的140降低为93左右;采用30%的污泥回流比进行污泥转移可将传统SBR工艺处理能力提高近1/2。  相似文献   

20.
CaO_2对控制河道底泥磷释放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环境工程》2012,(Z2):532-534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投加CaO2对受污染河道底泥进行原位修复,并通过底泥磷形态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将CaO2散点注射到底泥表层的修复效果最好,时效性最持久。同时,分析水体的ORP、DO等指标,结合底泥的磷形态和Fe3+/Fe2+比值的变化,说明CaO2的缓慢释氧可持续为微生物新陈代谢提供氧气,可作为微生物激活剂用来修复受污染的河道底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