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前不久,科学老师在我们年级挑选了32名学生开展"路边的自然"活动,共有4个课时。第一课是在室外进行,早上六点多,我就迫不及待地"飞"向学校,我和小伙伴们都难掩激动的心情,欢声笑语地谈着今天即将发生的事情。来到了麋鹿苑。我环顾四周,那浓密的树林,那鹅毛绒似的绿草地,那玲珑的木屋,那蜿蜒的小河,那活泼的小鸟,都像油画一样,到处鸟语花香。麋鹿苑的老师说,麋鹿在中国已经灭绝了,现在的  相似文献   

2.
郭耕 《绿色视野》2008,(8):55-56
现在,任何来麋鹿苑参观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两只大小不同、外貌迥异、一白一灰的鹤,形影不离地在麋鹿保护核心区里徜徉。那一只高大洁白的是丹顶鹤,另一只较瘦小而羽灰的是灰鹤。差异如此之大的两种动物,为什么会这样亲密相  相似文献   

3.
麋鹿传奇     
<正>正是夏日,近千亩的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内到处都是绿茵茵的,平坦辽阔的草地上亮晶晶地淌着一条小河。河水清晰地倒映着河岸临水的柳树,树下聚集着一群麋鹿,大多数泡在水里,或卧或立或啃食水草,神态悠闲。苑内还有马鹿、梅花鹿、黇鹿等其他鹿类与之相伴。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介绍说,麋鹿曾在中华大地灭绝,但现在中国已有超过3000头。它们零星分布于湖北石首、江苏大丰、河南原阳、广州清远  相似文献   

4.
麋鹿是一个浓缩了诸多历史事件,负载和目睹着世态炎凉环境变迁、活生生的文化自然遗产。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这个昔日的湿地和皇家猎苑,由盛而衰及至现在的复兴,默默演绎着一个关于麋鹿的传奇故事。回归带给麋鹿的是幸运在北京南五环大兴区,有一片占地近千亩的湿地——南海子湿地,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石首市麋鹿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天鹅洲湿地,洲滩纵横,林草丰茂。自保护区1991年成立以来,麋鹿守护者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传播麋鹿文化。保护区内麋鹿博物馆面积约1800平方米,共有动植物标本300余件,图片100余幅以及电子解说触摸屏、投影、音响等电教设备,还配备可容纳100人的多媒体演示厅,是中南地区唯一专门展示生态保护的博物馆。麋鹿心结科普广场一次可容纳游客  相似文献   

6.
我爱绿色     
在我父母儿时的记忆中,天空是格外的蓝,草地绿的诱人,高大而又粗壮的树木像绿色的卫士,守护着我们地球家园的一草一木;成群的鸟儿掠过天空,唱着属于它们的绿色之歌,别提有多美了。每当早晨推开窗户时,总能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那是绿色的味道。但现在我的记忆中,城市中的草坪已越来越少,甚至有的草坪上还建起了一幢幢高楼大厦。绿油油的小草,红艳艳的花朵已成  相似文献   

7.
郭耕 《环境教育》2001,(3):45-4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京南十公里处,有一座在清代皇家猎苑遗址南海子故地建立的小型保护区:北京麋鹿苑。它以研究、繁育在中国一度灭绝、又重返故里的我国特有动物麋鹿及其生态而蜚声中外。为使这一命运多舛、失而复得的物种能在麋鹿苑安顿下来,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从资金、科研上以保障,而且设有“麋鹿苑派出所”,全年驻有公安干警。忠于职守的警察日复一日地环绕千亩麋鹿苑巡逻,使这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从未有过任何被偷被猎的闪失。   可实际上这里的麋鹿并非平安无事,每年都发生数起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死因既非枪杀…  相似文献   

8.
8月8日,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副馆长郭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麋鹿苑内动植物正受到一些游人的人为破坏。“上个星期我们发现,正在换毛的驯鹿也遭了殃,毛都被人薅去了。”郭耕气愤地说。据了解,一些游人在进入麋鹿苑后,追赶小鹿、拔孔雀毛、盗挖野菜,苑内动植物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对市民开放了六家免费博物馆,而南海子麋鹿苑正是其中之一。免费开放前,麋鹿苑每天只接待几十位游客,而7月1日后,每日参观人数已蹿升至五六百人,周末更是达到两千人。游客增多本是件好事,但没想到苑内的动植物却因此不得安生。据介绍,以前来麋…  相似文献   

9.
羽佳 《绿叶》2005,(10)
今年8月24日,是麋鹿回归中国20周年。麋鹿,古称“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鹿科动物,自古被视为“吉祥物”。麋鹿在中国的生长已有20万年的历史,却几度在中国灭绝。1985年,在中国绝迹近百年的麋鹿,重新回到了昔日的皇家园林——南海子,为这片濒危的湿地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麋鹿归来     
<正>麋鹿,中国特有的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因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俗称"四不象"。史载,麋鹿的数量在中国远古时期曾以亿计。但这个驯良的动物,因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人类的滥捕,数量急剧减少。迨至清代,北京南郊皇家猎苑仅存200多头麋鹿,这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麋鹿群。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狐狸"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切实感受到麋鹿既是一个活生生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物种,同时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9月1日,北京麋鹿苑博物馆迎来了40多位中小学生和家长,以及红领巾通讯社的小记者。这是参加北京市环保演讲比赛的获奖选手第一次跟随麋鹿专家走进核心保护区,了解麋鹿的日常生活和种群特征。  相似文献   

12.
肖伊 《环境教育》2010,(2):78-78
<正>纵观学界内外,写麋鹿的书很多,如《中国麋鹿研究》、《麋鹿回归》等。但真正写人工驯养麋鹿回归大自然以及麋鹿保护区如何成立的故事,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麋鹿回故乡》还是第一本。  相似文献   

13.
位于北京城南10公里处的北京麋鹿苑博物绾,不仅是属于科委系统的一个保护麋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扬所,还是一个对青少年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活动不可多得的户外大课堂。相信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青少年都来这里参观过,亲眼目睹过“四不象”——麋鹿的风采,聆听过麋鹿一度在中国  相似文献   

14.
黑龙山     
《绿叶》2016,(11)
正橘黄色的夕阳从石壁的齿口投射过来,山脚已经晦暗,而山前平原上的树木花卉却浸染成娇嫩的光晕,一片斑驳。我们从赤城县城而来,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山路牵扯着车子左奔右突,我竟一时产生了乘船的感觉,忽忽悠悠地飘到了黑龙山的山口。进山不久,只听赵海玉局长轻轻地对王师傅说了一句什么,我们的车子便嘎地一声停下了。我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赵局长已经用手示意我们看那路边的悬崖  相似文献   

15.
蝉鸣夏日长     
正季节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不同的时令奉献出各自不同却精彩纷呈的节目。美丽的春天才刚刚谢幕,蝉,仿佛一个报幕员,只那么一声大吼,就喊出了火辣辣的夏天。"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蝉,是不知疲倦的歌者。夏日来临,在树林里,在小路边,那一棵棵大树上,蝉扯起喉咙,高亢而卖力地唱着歌,尽情抒发着对这个季节的赞美和热爱。是的,为了这一刻,它们等待了太久。蝉从卵里孵化,到变成美丽的成虫,是极其不容易的。秋天的树上,幼虫孵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5,(8):28-28
麋鹿,哺乳动物、偶蹄目、鹿科、麋鹿属动物,因其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所以俗称“四不象”。麋鹿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曾仅产中国。清朝时麋鹿仅存于皇家苑囿。1865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  相似文献   

17.
王民  陈晨 《环境教育》2005,(9):8-12
北京市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市南10公里,北京市南郊大兴区,是北京市具有博物馆性质的、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环境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科学公园,也是北京市政府、市科协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麋鹿苑”只是俗称,而其正规的称谓,即国家批准或授予的称谓,主要为:北京麋鹿生态实  相似文献   

18.
正一转眼又要过年了。从前每当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都会聚到家门口的场地上燃放烟花爆竹。瞧,那绚丽多姿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有的星星点点,像野花盛开,有的绚丽多姿,如菊花怒放,还有的像飞泉喷洒,多么美妙!  相似文献   

19.
位于北京城南10公里处的北京麋鹿苑博物馆,不仅是发球科委系统的一个保护麋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场所,还是一个对青少年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活动不可多得的户外大课堂。相信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青少年都来这里参观过,亲眼目睹过“四不象”——麋鹿的风采,聆听过麋鹿一度在中国灭绝,又经中外保护人士努力,最终得以重返家园的传奇故事,本期“和你有约”向你讲述的关于麋鹿失而复归的故事,还是第一次听说吧?希望你读了这个不平凡的故事后,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20.
野蔬四帖     
郭发仔 《绿叶》2023,(6):66-70
<正>荠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正儿八经吹起来时,梨花落得差不多了,大地上绿茵茵一片,换了新装。田野里,去年的枯草形容憔悴,今年的新草憋不住了,就着春风春雨,还有那微醺上头的春阳,使劲长。春天的泉塘湾满眼青青,松软的田土里,荠菜最招摇。荠菜是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路边、田埂上。泉塘湾水田多,路边、山坡过于硬实,田埂都被茅草、野艾占了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