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我省有5400多万农村人口,既是农业大省又是畜牧大省。据有关资料统计,去年我省农村产生生活垃圾1360多万吨,农用化肥施用量为311.87万吨,农药使用量为83520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113687吨,生猪存栏3122.41万头、家禽存栏65167.02万只、牛存栏871.10万头,  相似文献   

2.
针对昌图县农村的基本情况及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加强了饮用水安全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提出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综合生态治理措施。同时提出通过切实抓好源头控制,建立昌图县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推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
三都澳养殖海域沉积物中P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三都澳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总磷(TP)及P的5种不同形态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这些P的形态分布与水产养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为(243.57~722.73)×10-6,其中无机磷(IP)含量在(217.36~609.94)×10-6,占TP的66.8%~89.2%,有机磷(OP)含量在(6.20~113.92)×10-6,占TP的10.8%~33.2%。TP及各形态P含量的高值都出现在青山岛和斗帽岛之间、三都岛南岸及礁头—城澳北岸等大黄鱼养殖海域,低值出现在非养殖区,显示养殖活动对底质P的形态分布已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畜禽源氨气排放因子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气(NH_3)在人为源NH_3排放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对二次气溶胶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畜禽饲养品种多样,各地气候条件和饲养规模存在较大差异,且影响NH_3排放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获得准确的畜禽NH_3排放因子较为困难.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区典型猪场、鸡场、牛场、羊场为实验场所,以杜洛克猪与长白猪的杂交猪、海兰褐蛋鸡、白羽肉鸡、杜泊羊与晋中绵羊的杂交羊、中国黑白花奶牛、金色阿奎丹与西门塔尔杂交肉牛为研究对象,通过3种方法估算它们的NH_3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基于日粮成分和氮代谢沉积率的粗蛋白估算法过程简单、计算便捷、适合所有种类的畜禽,但未考虑NH_3挥发过程中的吸收转化及施肥利用,因而误差较大;基于排泄物含氮率和NH_3挥发率的物质流法涉及粪肥管理的不同阶段,全面考虑了NH_3产生、损失的全过程,与实际情况接近,但参数较多、周期较长、计算过程复杂;基于畜禽舍内NH_3浓度的直接测量法数据来源可靠、参数少,但只能用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不适合牛场和羊场等敞开或半敞开的圈舍,且该方法没有考虑粪尿离开畜禽舍以后的储藏、还田过程,计算结果偏小.通过3种方法的互相印证和比对,猪、奶牛、肉牛、羊、蛋鸡、肉鸡6种实验动物的NH_3排放因子分别为6.90、36.53、22.99、3.94、0.54、0.46 kg·头(只)~(-1)·a~(-1).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畜禽源NH_3排放因子的本地化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准确估算畜禽NH_3排放量、做好农业源NH_3排放清单编制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2014年云南省畜禽养殖数据为基础,分析计算云南省畜禽污染物排放量,并对各地区、各类畜禽污染分布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云南省进入了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的过渡阶段,呈现出规模养殖为主分散养殖为辅的特点,且规模化养殖污染排放量巨大。形成以曲靖、昆明、大理、红河为污染排放重点区域,以生猪和肉牛为重点污染类型,生猪和奶牛污染区域集中化程度最高的云南省规模化养殖污染特点。鉴于云南省规模化养殖污染整体特点,开拓云南特色养殖污染防治道路的基本条件已具备,通过污染集中治理的方式推进全省畜禽污染的治理工作必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比较迅速,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畜禽养殖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养殖业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导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畜禽养殖污染的普遍性、区域性特征,使得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非常困难。本研究采用清单分析法,分析石家庄市各县(区、市)生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五种畜禽的COD、NH_3-N产生量、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出畜禽养殖污染的重点区域,使畜禽养殖业发展与污染防治更具针对性。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畜禽养殖污染COD、NH_3-N的产生量分别为153.00、2.63万吨,排放量分别为17.18、0.93万吨,排放强度分别为151.56、8.25kg/hm~2。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石家庄市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畜禽养殖污染空间特征分析,识别出正定县和栾城县为石家庄市畜禽养殖污染的优先控制区,应通过推广种养平衡、加强污染防治设施配置与运行、加强监管等措施进行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讨论了畜禽养殖行业的排放污水、粪渣及恶臭的污染状况;综合国内外对畜禽场排放污水所采用的治理技术、达到的各项指标及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技术条件,提出畜禽养殖行业排放污水的生化指标上限值,COD_(Cr)、BOD_5、SS、KN、TP分别为200、80、150、20、2.0mg/L,pH为6.5~9.0;卫生指数的粪大肠菌群数少于10~4个/L,蛔虫卵标准值为少于2个/L,粪渣经无害化处理后,蛔虫卵死亡率>95%;恶臭标准按感官作用阀值,采用国家2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农村生活垃圾小规模焚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突出。目前小规模焚烧在多个省市迅速推广,是我国局部农村地区最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本文基于各地实地调研情况,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环境容量、地质条件等角度剖析农村地区选择小规模焚烧的合理性,探讨小规模焚烧的技术水平及选用条件,并基于监管缺失现状提出科学监管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小规模焚烧的建议,认为农村垃圾小规模焚烧必须科学监管,需要在立法、污染物排放标准、焚烧及污染控制技术指南、技术规范、日常监管政策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良种猪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畜牧业迅猛发展,但是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某生猪养殖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噪声等方面,通过对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析,确定环境影响分析为养殖项目环评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湖库生态安全的水产养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水产养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湖库生态安全的水产养殖新模式:实现从个体散养向集中规范化养殖转变,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大力推行生态养殖。对新水产养殖模式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渔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监管体系,合理控制养殖规模与容量,推行补偿、奖励机制,鼓励养殖户转型,优化饵料结构及投饵方式,推行生物防治技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畜禽粪便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粪便是农业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合理的粪便管理方式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为明确不同养殖模式下适宜的粪便管理方式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性,以湖北省为案例地,针对不同畜禽的粪便特征、区域自然条件和畜禽养殖模式等,筛选适宜的粪便管理方式;运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畜禽粪便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模型,在优化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排放因子预测,估算由粪便管理方式改进所带来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粪便管理经优化后畜禽粪便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98~357.82 kg·头-1·a-1(以CO2当量计).根据养殖规模发展趋势预测,至2020年全省畜禽粪便优化管理所带来的减排潜力可达322.78万t(以CO2当量计).不同地区间减排效果则与当地养殖规模、养殖结构、养殖模式及适宜的畜禽粪便管理方式密切相关;畜禽种类间粪便特性的不同是其CH4和N2O减排效率迥异的主要原因;规模化养殖粪便管理方式优化是实现区域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畜禽养殖特征等,筛选适宜的粪便管理方式是实现区域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养殖水体中,养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有着重要的联系,该实验通过对不同养殖密度罗非鱼养殖池塘进行了连续的采样调查,进而对浮游植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优势种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并分析了罗非鱼的密度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罗非鱼单养池塘5次采样共鉴定出蓝藻、硅藻、裸藻、隐藻、甲藻、绿藻6门92种(包括变种)浮游植物;其中蓝藻门16种,硅藻门16种,裸藻门7种,隐藻门3种,甲藻门1种,绿藻门49种。低密度养殖浮游植物总密度在1 562.5×10~4~22 660.5×10~4cells/L之间,生物量在7.92~24.15 mg/L之间;中密度养殖浮游植物总密度在1 575×10~4~20 390×10~4cells/L之间,生物量在11.78~25.17 mg/L之间;高密度养殖浮游植物总密度在1 422.5×10~4~20 351×10~4cells/L之间,生物量在7.25~20.04 mg/L之间。不同密度组浮游植物总密度差异不显著,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该实验密度条件下,罗非鱼密度对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影响较小。高密度罗非鱼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最高密度出现的时间比中密度和低密度要早,且较早达到稳定水平,表明高密度罗非鱼养殖会增大浮游植物密度增长速率,加快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为控制和治理养殖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编制依据、评价标准的介绍,并以阜康市某规模化肉牛养殖项目为例,对其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环保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规模化养殖项目污染的预防治理提供实践经验,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2):119-121
生猪养殖粪污是农村面源污染来源之一,冀东某县是河北省养猪大县,养殖产生的粪污主要采用能源生态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与利用,在养殖粪污的现有利用方式中,存在土壤中重金属积累风险、粪便中病菌抗生素风险、生猪散养的环境风险.针对冀东某县生猪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存在的环境风险,对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粪便堆肥发酵制有机肥工艺进行处理利用;散养型粪污,依托规模化养殖场进行处理利用;政府依据种养结合的原则,制定养殖规划,确定养殖规模,建立制度化管理,保护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农村面源主要分为农田面源、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染面源,研究根据排放因子法计算了两种主要考核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根据四川省农村面源污染状况特征提出了面源治理对策措施,其中农田面源治理措施包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面源生态拦截技术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小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农牧结合、干清粪、发酵床处理工艺等;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措施包括: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17.
海门市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水环境受到农业、生物、生活、工业等方面的污染,影响了农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农民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采取开发水产养殖、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推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等措施,沟河环境得到标本兼治,农民群众收入增加,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孙翔  王家炜  刘鑫 《环境保护》2021,49(6):34-38
对于养殖污染主控的流域,本文提出基于“三线一单”的养殖污染环境管理框架,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具体包括:划定禁养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空间约束,明确近远期流域干流和支流水环境标准,提出以水环境容量约束和农田消纳养殖粪污承载基线下最大养殖规模控制问题,明确养殖活动最大水资源利用量,制定针对规模养殖场和小型分散养殖场的有差别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丰富有关养殖污染防治“三线一单”管理的技术理论方法框架。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环境约束下九洲江流域的畜禽养殖规模应控制在约180万头。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种养平衡的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生态化、资源化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排放问题的根本途径。论文以土壤有效氮、磷含量预测土壤供肥能力,结合种植和养殖业年度统计数据,利用修正的养分平衡法估算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并分析杭州市各县市畜禽养殖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14年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以氮、磷计分别为18.20和 18.29头猪当量/hm2,实际承载量分别为13.26和12.70头猪当量/hm2,污染风险指数分别为0.73和0.69,说明杭州市整体处于畜禽养殖低污染风险状态,但各县市的污染负荷差异显著,市区等4个县市属于过量承载,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富阳等4个县市仍有一定的承载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杭州市种养业平衡整体规模配置、布局调整和粪污消纳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畜禽养殖污染是造成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规模化畜禽养殖可以缩短畜禽的生长周期 ,提高畜禽的产量 ,同时降低养殖成本 ,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 ;但另一方面 ,规模化养殖产生大量的畜禽粪尿等有机污染物质 ,使污染集中 ,难于处理 ,严重污染环境。现就养猪场的废水污染及处理技术探讨如下 :1 养猪场废水特点规模化养猪使得污染比较集中 ,养猪场废水的主要污染来自猪粪便、猪尿及猪圈冲洗水 ,其中猪粪约 7kg/头猪 ,该废水的特点是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和高氨氮。根据排污系数 ,废水排放量为 35升 /头·天 (干湿分离 )。因此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