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排污许可实践快速发展当前,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7年以来,环保部印发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发布了火电、造纸、钢铁、水泥、石化等多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技术指南和标准,中国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省市也先后制定排污许可实施办法,大力推进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工作。火电和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已于2017年7月前  相似文献   

2.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是目前我国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按照生态环境部的部署,湖南省自2017年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为了推动排污许可制在湖南省顺利实施,基于对市、县两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情况的调研,文章对存在的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予以汇总并进行探讨,供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排污许可制是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为落实《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要求,环保部组织制定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化工业》,作为排污许可管理的配套文件,为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重点介绍石化行业排污许可管理思路,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和废水排放管理要点,有利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石化企业更好地理解排污许可管理要求,推动石化工业排污许可管理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为企业守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的依据,为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和改善环境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排污许可证核发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一证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对排污许可证核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制度规范、法律权威和第三方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是强化排污者责任、提高固定污染源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本研究基于对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两级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监管部门及多家已申领排污许可证企业的广泛调研,深入分析了基层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实践经验及存在的困难,从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证后监管、优化许可证设计、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探索优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畜禽养殖业资源化利用模式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本原则:从基本信息填报内容简化、产排污节点及许可排放限值优化、自行监测管理要求强化等方面,对畜禽养殖业资源化利用模式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畜禽养殖业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要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养殖行业养殖品种较多,污染物产生量大,且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行业整体基础较为薄弱、环境管理相对滞后。本文结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畜禽养殖行业》(HJ 1029—2019),重点解析了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适用范围、基本信息申报要求、许可内容以及自行监测要求等内容,以期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业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申报与核发、保障畜禽养殖行业排污许可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将逐步实现排污单位按证排污、自证守法,环保管理部门依证监管、依法处罚的证据化管理模式,并最终奠定排污许可"一证式"核心管理制度的地位。结合排污许可证后管理的实践,本文从监管主体责任不明、制度和硬件保障缺乏以及排污单位执行不到位等三方面探讨了当前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排污单位的执行报告、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和自行监测落实不到位,并就如何规范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作为污染源事前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核心,两者有机衔接是完善污染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排污许可制衔接整合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基本内容和管理要求、技术规范、时间节点、管理平台几个方面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对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同时输出排污许可证相关的基本内容和管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排污许可证技术规范同步编制、统一要求;设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过渡期,明确不同时期衔接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平台和排污许可证核发平台,并建立数据对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排污许可制度立法经历的三十年划分为产生、发展和改革三个阶段,分别梳理了这三个阶段的立法背景和立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主要过程,并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立法特点。通过研究排污许可制度的立法脉络,厘清《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主要内容的发展轨迹,指出立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是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明确排污许可制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关系;二是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三是强化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排污许可制度的监管与执法,厘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环保部近日印发《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截至目前,造纸和火电两个行业已经完成了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全国共核发5100余个。此外,其他13个行业将在今年下半年全面开展。到2020年,该名录中规定的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必须持证排污。  相似文献   

12.
第三方排污许可证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制度的关键在于证后实施。本文通过解读国家排污许可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摸清了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后工作内容及存在的难点,并梳理了执法部门证后监管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包括证后执法监管细则缺乏,执法处罚标准没有依据;证后监管模式尚未建立,监管工作组织起来较为困难;核发与执法部门分离,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储备不足。进一步分析了第三方技术机构在专业性和人才及技术储备上的服务优势,并针对第三方排污许可证后服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尽早介入、充分发挥优势,提高信息化能力水平、实现多元化服务模式,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培训与指导,明确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技术机构的法律责任,以便有效推进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与监管。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7,(8)
<正>排污许可制是实现污染源"一证式"环境管理的核心,做好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则是实施排污许可制的前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面对数量众多的企业和全新的工作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如何规范、有序、高质高效发放排污许可证,是当前摆在各地基层环保部门的一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7,(3)
<正>近日,全省环保局长会议在广州召开。完善污染源环境监管制度,落实国务院《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改革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并纳入2017年重点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上半年要完成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年底前要完成《大气十条》、《水十条》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相似文献   

15.
正推行控制污染物排污许可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出发,全面深化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部署。按照环保部的总体要求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广东省全力推进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珠海、广州两市分别于12月18日、26日率先提前完成了下半年国家排污许可证的核发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是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排污许可制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营期排污的法律依据,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两项制度的衔接,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不断完善管理内容,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更加科学,严格污染物排放要求;在排污许可管理中,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审批文件要求核发排污许可证,维护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成为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当前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体系尚难以与之匹配。本文基于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其法律边界界定、管理体制优化及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衔接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并引入了"岩土环境"和"环境风险许可"的概念,以期为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引入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完善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市拟组织开展钢铁、水泥、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要求2017年10月31日前,天津市完成钢铁、水泥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依证开展环境监管执法。从2017年11月1日起,钢铁、水泥行业相关企业必须持证排污,并按规定建立自行监测、信息公开、记录台账及定期报告制度。同时,2017年12月31日前,天津市将完成石化、炼焦、电镀、平板玻璃、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等11个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依证开展环境监管执法。从2018  相似文献   

19.
排污许可制改革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南省已完成28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共发放排污许可证2800余张。如何使排污许可证所提各项要求得到贯彻落实,河南省做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总结了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主要内容,归纳了河南省在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同时提出进一步强化证后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21,(2)
正我国探索建立排污许可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各地出台了排污许可管理相关地方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并给企业核发了排污许可证。但由于排污许可制定位不明确,企事业单位治污责任不落实,生态环境部门依证监管不到位,使得管理制度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