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环境样品和可综合利用的废物中的放射性水平是很低的,且大部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均有α粒子的发射。核热电站所排放的“三废”中,α放射性的比例不大。但在核电站环境放射卫生监测规范中,规定了对环境样品作总α放射性的测量。因此,低水平α放射性的测量,是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与建筑物内的辐射水平有密切关系,它是人群受到天然辐射的来源之一。近年来,住房内的辐射水平,特别是室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与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他们对各种类型建材和建筑物内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用磷酸盐岩废渣、铀矿渣、含矾页岩等工业矿渣制造的建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较高,含矾页岩轻混凝土中镭含量高达1850Bq/kg,  相似文献   

3.
核能的安全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的管理,目前,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监管仍是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中较为薄弱的领域,这将是下一步我国核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就《关于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的批复》中对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监理的要求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要完成伴生放射性矿现状调查和辐射现状普查,推进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分类管理,开展辐射安全监管和辐射环境标准研究,督促企业加强对周边辐射环境监测和流出物监测,积极开展辐射环境监督检查,研究及控制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4.
依据放射性监测及评价标准,对位于珠三角地区的三处在建中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地质探洞进行了放射性调查,通过对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环境氡浓度的测量、分析,估算了抽水蓄能电站地质探洞环境天然放射性对施工、运行人员所致剂量,明确了氡为探洞内主要放射性污染因素,突出强调了辐射防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前 言 自然界各种物质中都存在有天然放射性核素,海洋亦不例外。海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是40K、87Rb及U系元素,其它放射性核索(包括Th系核素在内)在海洋中也有一定含量。另外,近几十年来,核爆炸的放射性落下灰及核动力装置(如核电站、核潜艇、核舰艇)产生的废水排入海洋,使海洋中出现了人工放射性核素。为了了解辽宁近岸海域的放射性水平,1981年至1982年,辽宁省渤、黄海放射性水平调查科研协作组对渤、黄海海域中的海水、底质及生物中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本文仅就这些物质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分布状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对大庆测井公司放射源库及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分为环境空气气溶胶辐射水平、水环境辐射水平、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及土壤环境辐射水平四个方面.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源库内和源库外总α、总β监测值与对照点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空气中的环境是安全的;放射源库周围水环境总α、总β监测值符合相应标准规定,说明水环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范围均在黑龙江省室外天然本底值21.6×10-9~196.9×10-9 Cy/h范围内,说明放射源库室外地区未受到放射性污染;土壤监测值与黑龙江省土壤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对比,也未发现放射源库周围土壤环境受到放射性污染.总之,大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放射源库未形成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伴生放射性矿普查旨在摸清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造成辐射环境影响的矿产类型、分布地区、数量,伴生核素种类、放射性活度浓度,放射性废物排放水平、排放去向,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等,建立健全伴生放射性矿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监管提供依据。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伴生放射性矿普查工作、如何实现普查目标是一个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在普查的各个阶段,严格落实"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将质量保证贯穿始终,使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小龙潭电厂煤灰渣天然放射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龙潭电厂煤灰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空气中氡及子体水平及外照射空气吸收计量率的研究一经们不能直接用于民用建材,仅用用于公用或露天工程,若与其它低放射性材料适当掺和。则可明显提高射防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全国90个重点矿务局264个矿井水和154个深井水(包括泉水)水样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监测结果。结果表明:煤矿矿区地下水体中主要存在天然总α放射性污染,有近50%的矿区饮用水总α指标超标,有些甚至超标达数十倍,而总β指标则基本上不超标。本次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全国煤矿地下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污染现状,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州地区大气环境氡及氡子体α潜能测量,及降尘中各核素的测定,研究广州大气放射性水平,为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包头境内的白云鄂博矿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大型矿山,已为我国大型钢铁稀土联合企业开采利用40余年,白云鄂博原矿平均伴生天然,在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本文从白云鄂博矿资源、资源特殊性,开发利用,放射性废渣及钍核素排放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防治控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露天开采后的90号矿点放射性环境现状监测,数据表明,该矿点的环境已遭到放射性污染.并提请人们在矿山开发中要重视环境保护,采矿业要走“绿色企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地球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具有天然放射性来源和人为放射性来源,其迁移研究对放射性污染的治理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化学与迁移行为,着重分析了影响土壤放射性核素积累和迁移的因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核素理化性质和生物等方面),并对今后核素迁移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中国富煤省(区)之一,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0%。在长期的放射性科研、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发现部分地区的部分煤炭中伴生有较高的放射性核素,部分煤层甚至达到了核工业开采水平。然而关于伴生放射性煤矿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监管体系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尝试从煤矿企业的地质勘探报告、辐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及监督性监测等环节入手,从源头上控制煤炭的放射性污染,初步探讨新疆伴生放射性煤矿监管体系。一方面将为企业的煤炭开发、煤渣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为新疆环境监管部门加强伴生放射性煤矿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宝钢地区位于上海的北翼,东临长江下游,与长江入海口相近。80年代初,该地区冶金工业迅猛发展,而冶金工业的原矿、产品及废矿渣中,均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燃煤及粉煤灰,也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随着灰尘的沉降,雨水的冲刷,污水的排放等,放射性会转移至江水。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本文通过调查,反映了80年代初宝钢地区长江水体的放射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志岳  初志春 《环境》2001,(3):46-46
为了控制放射性废物的排放,为了人类的安全,必须进行核电站的环境放射性监测。核电环境监测分为运行前的本底调查、运行中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环境监测三个层次。运行前的本底调查天然辐射本底来自宇宙线、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及核爆炸产生的全球性沉降物。运行前本底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相似文献   

17.
全国伴生放射性矿普查结果分析及监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对2.97万家企业进行了伴生放射性矿普查调查,涵盖了全国涉及稀土、锆及氧化锆、铌/钽等15类矿产资源采选、冶炼活动的所有单位。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筛查出464家矿产开发利用企业的原矿/精矿/固体废物中铀(钍)系核素含量达到我国辐射环境监管要求(即超过1贝可/克)。同时,我国伴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累积贮存量大,处置难度大,存在辐射安全隐患。建议企业提高自身放射性污染防治意识,监管部门从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强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8.
厦门海域属开放性海域,潮汐属半月潮型,一般大潮升5.65米,小潮升4.69米。年降雨量约1260毫米,流入厦门港湾的最大河流为九龙江,年迳流量达117.48亿立方米。厦门岛周围还有独居石矿床。由于海水的运动、河水的注入,厦门海域以外的放射性有可能到达近岸水域,同时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核能的开发利用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科研,教学上的普及应用,有可能给厦门海域增加放射性的强度。为了发展国民经济,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我们选择了天然放射性的代表核素之一铀和能反映天然本底及人工放射性污染水平的总β做为检测项目,于1982年8-12月对厦门海域的放射性现状进行三次调查,为评价海域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石材放射性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耀明 《福建环境》1996,13(6):15-16
花岗岩建材中的放射性是一个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该文对福建省现有用于建材的部分花岗岩进行γ辐射剂量率监测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并根据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进行评价,对花岗岩的使用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梁武  唐谋生 《交通环保》1998,19(5):16-18
介绍了1993~1995年间对南海沿岸的湛江、北海、汕头、三亚4港口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水、底泥、海生物的总α、总β及其核素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上述海域的放射性水平是正常的,未发现明显的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