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厅长乐意接受采访,当公众需要的时候。姜厅长不见记者,当宣传他本人的时候。这着实给记者出了一道难题。写这个人物,真不知从何着手。这又是姜厅长的性格。宣传事业可以,能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宣传个人有什么用?自娱自乐?再说,还有那么多关涉全局的事等着去做。作为省级环保厅长,他究竟要操心多少关涉全局的事?说实在的,外人真说不清楚。身为记者,我也始终只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感受他给环保工作带来的影响。或者说,他把环保事业"推"出去、带给别人的影响。因为,这个无须他说。从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到省级环保部门"一把手",他给环保工作带来最为深刻的影响,就是将环境保护由一种部门作为推向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12,(11):52-53
网络论坛和环保微博,一年365天无休,网贴24小时内回复……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如今的南京环保微博和网络论坛,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典型。麻辣新闻发言人、咆哮哥、工作中的拼命三郎、生活中的环保潮人……这些名号,都是用来形容一位50多岁的环保人,一位在环保战线上奋战了20余年的环保斗士,徐小怗。笔,是他的武器;口,是他的号角;那颗热爱环保宣教事业的拳拳之心,是他一直快乐、热情工作的源泉。年过半百,新点子比年轻人还多"想不完的点子",很多和他共事的年轻人,都直言"颇感压力"。别人嚼过的馍不啃,别人走过的老路子  相似文献   

3.
"我原来是飞行员,地上做了什么事,天上看得一清二楚。什么都别想瞒着我。每当我看到那一片片天然林被斧锯腰斩,我的心就像在滴血。"刘福堂经常重复这句话。一个人如果要谈论起自由,总是希望纵其一生,贯其所有事,都是自由的。他的身体是如此的自由,他的心灵是如此的自由,他的思想是如此的自由,他的行动是如此的自由。他能做他想做的一切事,能说他想说的一切话。在这个时候,当一个人看到环境有了危机,社会有了矛盾,  相似文献   

4.
高中属牛,天生与水有缘。他名片上邮箱的名字是:SIRWATER(水先生),他的正式职务是联合国项目水务督察专家、"清水同盟"主席。高中曾做过瓦工、厨师,当过兵  相似文献   

5.
有心最重要!     
朱特 《环境教育》2010,(12):66-67
作为一名绿色小记者,我觉得保护环境,首先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先做好自己,再慢慢感化别人,教育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做到爱护花草树木,及时拔电源插头,尽量不用一次性用品,像塑料垃圾袋、  相似文献   

6.
李海英 《环境教育》2012,(10):50-52
他在沈阳践行"决策由市民参与、成果由市民评价、思想与市民共享、政务与市民互动"的以民为本的公众参与模式,使得沈阳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推动环保工作的原生力来自于百姓,任何重大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都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过程。""环保工作发源于百姓需求、服务于百姓疾苦、回归于百姓满意,必须以民为本"……这是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对环保工作的领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04年出任沈阳市环保局长至今的8年多时间里,在布置工作时,他始终强调,一定要把环保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在有效改善地区环境质量的同时,要重点针对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历史遗留环境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7.
田榕 《环境教育》2012,(5):86-86
"哇,画得真好。"朋友看着画在纸上的小青蛙,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你见过真的青蛙吗?可爱吗?""当然看见过,不过一点都不可爱,还有些丑呢。"我说完后,又打开朋友家电脑,从电脑上查找出有关青蛙的图片给他看。"啊?"朋友大失所望:"那么丑的东西要它做什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相似文献   

8.
李军 《环境教育》2013,(3):47-52
有人说: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佼佼者。他确实是一个佼佼者。因为他是公认的武汉市环境教育带头人和环保NGO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环保为何物时,他却一脚跨进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孜孜不倦,从未间断。别人说他是"环卫工",朋友说他是"环保发烧友",在记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快乐的环保人。他,就是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徐老师的徐大鹏,一个从心灵上与自然交朋友的环境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正>葛玉修明白:如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必须要有政府、公众、个人的参与,只有动员大家的力量,才能切实地、真正地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年有365天、52周、12个月,即使每周做一次环保公益讲座,10年才520余场;即使每月做一次环保公益讲座,20年才240场。而他,中国生态摄影家葛玉修17年来(2002年开始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做了550余场环保公益讲座。  相似文献   

10.
正保护地球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于是,我号召家人在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到"低碳"。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还记得以前,妈妈洗衣服时,总要把水龙头开着,因此我经常劝妈妈要记得关水龙头,经过我的多次"教学",妈妈已经将节约用水运用的"出神入化"了!会把淘米的水用水盆接住,再用来浇花或者冲马桶,这样不仅节约用水而且做到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妈妈出去买菜时总会用塑料袋来装,这样虽然方便,但是我知道这样会造成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11.
《绿色视野》2011,(9):16-17
"谁买车谁受惠,可是,3000块钱却是纳税人的钱,我不买车,可是我的钱,却给别人买车补,这很不公平,强烈反对。"——网友扎哈。"既然开始,就该把效果做好了,不能说撤退就撤了。毕竟这样做的效果能鼓励购买节能车,这对国家环保事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网友跑龙套。  相似文献   

12.
钱妍 《环境教育》2012,(8):82-82
自从在报纸上看到演员周迅宣传"买碳",号召大家选择"不欠地球的生活",我的心里便一刻也没有平静过,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她慷慨地给予我们她的一切,而我们也毫无节制地向她不断索取,也许我们的每一次索取都会让地球妈妈痛不欲生,然而,她却依旧无私地给予着、奉献着……而我,能为保护地球、节约能源做些什么呢?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先从自己做起,从感染身边的人做起,我要当一次管家,让全家人了解"低碳",爱上"低碳生活"。新的一天开始了,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看见爸爸正靠在床头,津津有味地观看世界杯的重播,我连忙夺过他手中的遥控器,毫不犹豫地关掉了电视。爸爸一脸  相似文献   

13.
张春燕 《环境教育》2013,(Z1):57-61
他来自中国四川。现定居非洲,职业,专业野生动物保护者。许多人会好奇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到非洲做野生动物保护?"他的答案是:"第一次来到肯尼亚,就再也不想去别的地方。"他捧着一本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慢慢地读起来:"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做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也许根本不觉得痛。"他说。"千真万确?"女儿问。"当然,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气味吸引了它。也许是  相似文献   

14.
高明勇 《绿叶》2007,(12):61-61
12月14日,"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在京颁奖。河南省沈丘县民间环保人士霍岱珊获此殊荣。当过兵、做过记者的霍岱珊从1990年开始关注淮河流域的生态环保,他用镜头记录了淮河水质的变化过程。他所拍摄的"癌症村"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的高度关注,被媒体誉为"淮河卫士"。  相似文献   

15.
正他先后被延边州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被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评为"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老人,他为珲春东北虎的保护、野生动物及鸟类的繁衍生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珲春的环境保护事业呕心沥血、倾尽所有……他就是我们要采写的主人公——珲春林业局退休职工、珲春天和东北虎保护协会秘书长李志兴。他二十年如一日,一直甘当保护野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2,(9):34-35
"绿色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要做绿色文明的播种机和宣传员。"这是冯永强最爱说的一段话,也是他的崇高理想和成绩真实写照。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冯永强从1979年迈进大学校门、攻读环境保护专业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和环保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刘华杰 《绿叶》2012,(4):43-48
提倡绿色生活,对于学者,要认真讨论"论证";针对社会上的一般成员,要用"说服"代替"论证"。想通过严格推理给出必然性论证,是不可能的。接受、践行绿色生活先要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即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倡导绿色生活,需要全社会有尚俭之风,上层社会要先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这样做不但是对贫困学生的关爱,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和环保意识,增进师生及同学之间的感情。9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学校举行,校长曹翊鹏讲话时说:"人类永远需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不论国家怎样富强,个人多么富裕,但人总有困难的时候。能在别人最困难时,向其伸出援助之手,永远是每个人的期待。"当天,是中国第三个"中华慈善日"。郴州  相似文献   

19.
查道炯 《绿叶》2010,(5):84-90
探索怎样开展好能源的国际合作,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有怎样的能源发展目标。我们的关注点和精力刁应该老放在担心别人有资源不卖给我们,到处找油气上面。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是否有更广阔的互间,最终取决于自己国内的能源市场做得怎样——做好了国内的事,才会拥有话语权,再寻求国际雀作就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该调动公共资源,先把节能减排和国内能源结构的优化真正做起来。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04,(8):27-27
蜜蜂一旦发现食物(花粉)所在地,就会留下独特的气味痕迹.指示自己的伙伴如何前往该地。但是人们一直不知道,一个种群的蜜蜂能否破解另一种群的气味密码。最近,位于美国圣迪戈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詹姆斯’尼赫和他的研究小组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蜜蜂也能做“间谍”来破解别人的信息。这是英国《政治家报》报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