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6月1日开始,我们小区响应上海市政府的号召,进行垃圾分类试运行。原先每幢楼对应的垃圾桶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简易的垃圾分类投放点,里面有几个大桶,分别贴着醒目的标签: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为配合社区垃圾分类,妈妈第二天就让爸爸买了一个双层白色垃圾桶。垃圾桶上层装湿垃圾、下层装干垃圾,桶的两边分别挂着两个垃圾袋,一边装可  相似文献   

2.
正垃圾桶,作为收容垃圾的一个工具,承担着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垃圾分类,给行人便利的同时,也为方便垃圾的后续回收循环利用。然而,无论是价值多少的垃圾桶,真的就能让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吗?杭州一男子为泄愤,将西湖旁边的垃圾桶扔入湖里。很快这个垃圾桶刷爆了朋友圈,是因为这个垃圾桶价值上万元。我们暂不去探究这个堪称天价垃圾桶的功能,但最起码可以看出,在垃圾分类回收上我们是"肯花钱、能花钱"的,但结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去年夏天,我家所在的小区就已经在推行垃圾分类了。物业管理人员给每家每户分发了灰、绿两个垃圾桶,以及一份折叠式的垃圾分类宣传资料。有天晚上,外婆正在和外公讨论花生壳应该放进哪个垃圾桶。我说:"不如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吧!"我拿出一个小箱子,里面有一堆各种垃圾的卡片,还有四个垃圾桶,分别是: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灰色的其他垃圾桶、绿色的易腐垃圾桶和红色的有害  相似文献   

4.
<正>"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我在想,垃圾究竟应该怎么分类呢?暑假我们搬到了新房子,我看到小区内每个楼前有四个垃圾桶,分别标明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大多小区都把垃圾桶分类放置,但很少有人按照标识的类别去扔垃圾,有的  相似文献   

5.
正寒假时我家开展了"家庭垃圾分类"活动。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我成了家里负责监督大家把垃圾分类回收的"小小监督员"。首先,我让妈妈买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是绿色、黄色、红色。然后我在绿色垃圾桶上贴上纸条,写着:可回收垃圾;黄色垃圾桶写着:不可回收垃圾;红色垃圾桶写着:有害垃圾。  相似文献   

6.
正从去年六月起,我们小区就刮起了垃圾分类的"大风"。我一直懵懵懂懂,垃圾分类那么麻烦,真的有必要吗?直到那一次……"小雨,去帮妈妈把放在门口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妈妈把垃圾袋递给我,转身又忙去了。我撇撇嘴,极不情愿地拎着袋子下了楼。哎,怎么这么多垃圾!垃圾桶已经堆满了各种垃圾,如一座高山,时不时还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人说,垃圾是危害健康的"毒品",是破坏生活的"不良少年"。所以,保护环境、垃圾分类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生活中已经有清洁工人帮我们清理垃圾,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自觉把垃圾扔进合适的垃圾桶,把垃圾分类,这些垃圾就可以回收再利用。这不仅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地球资源的利用效率。垃圾分为很多种: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寒假,我们绿色小记者团组织策划了一次社区实践活动,通过到帝邦帝海小区参观采访,我们了解到社区垃圾的来源、分类等具体情况。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一位负责保洁工作的阿姨,整场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阿姨,这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吗?""当然了,这个小区是我们区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社区。""居民知道怎样分类吗?""看,为了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小区在每组垃圾桶的后面竖立了宣传栏,宣传栏上对怎样  相似文献   

9.
政策法规     
正靠法治手段推进垃圾分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已满一年,近日有媒体专门实地调查走访,发现许多地方的垃圾分类推广工作依然步履维艰:有的地方垃圾桶都是"清一色",不仅没有标注分类,垃圾回收车回收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五一期间,我去了江苏南京,也顺便对南京的环境以及当地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进行了探究。我先是询问了几位已经毕业了的青年人一些垃圾分类的常见问题,例如"四个常见颜色垃圾桶的区别""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等,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是极容易的。然而,当我的问题更加具体,如"使用过的纸巾是属于什么垃圾""旧衣物属于什么垃圾"时,大多  相似文献   

11.
正小时候,每当沙尘暴来临,他就把自己当作"齐天大圣"孙悟空,迎着风沙站在外面,试图用身体阻挡沙尘。他把铺天盖地的沙尘暴当作展示自己"英雄"形象的舞台,其结果可想而知。5月10日深夜,北京牡丹联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森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内容:垃圾分类小科普——利乐包是什么垃圾?是可回收垃圾还是其他垃圾?选择什么垃圾桶扔?他在这条微信  相似文献   

12.
郭菁 《环境教育》2009,(6):60-61
您知道如何扔垃圾吗?这个问题看似奇怪,但要说很多人不知如何扔垃圾、绝非夸大其词。不要以为将不用的东西随便丢进垃圾桶就是会扔垃圾。相反,垃圾和扔垃圾都大有学问。下面我们从科学普及的角度来介绍生活垃圾的巨大价值,告诉大家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相似文献   

13.
<正>臭气熏天的垃圾桶,嗡嗡乱飞的苍蝇,捂着鼻子绕道而行的匆匆路人,那是小区过去的情形;整洁如新的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变形后灌溉的花园,三五成群悠闲漫步的居民,这是小区现在的情形。厨余垃圾变形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来细细讲给你听。我们平时丢弃不用的剩菜、剩饭、果皮、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初显: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多了,垃圾厢房变整洁了,高科技产品也用上了,志愿者的活儿逐渐少了,就连来上海的游客也初步知晓如何分类了……弹指之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实施一个多月了,经历过每天垃圾房前志愿者"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之后,上海市民在心中已经逐渐把垃圾分类从一项任务变成了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垃圾分类这件事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持久的恒心和耐心,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全市上下从各方面铆足了劲下工夫、想对策,软硬结  相似文献   

15.
张厚美 《绿叶》2023,(7):21-22
<正>“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习近平总书记5月21日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为我们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笔者在市城区多个居民小区和垃圾中转站调查发现,现实中,虽然不少小区中心区域摆放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三种颜色的垃圾桶,但不少市民“不会分”,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环保志愿者也使出浑身解数,用各种手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进入了"强制"时代。上海大大小小社区里,一夜之间楼道内的垃圾桶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300至500户设置一个垃圾投放点。居民一天内倒垃圾的时间段有两个:早上7到9点与下午4到6点。垃圾必须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投放,违者个人罚款50—200元。不止是上海,6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17.
微博     
正微博@天津发布:[志愿者海岸线上清出垃圾装7大袋:进行分类记录]#海河城事#昨天是学雷锋日,天津环保公益组织"绿色之友"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活动:带领志愿者到滨海新区高沙岭海滩捡拾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和记录。半天时间,志愿者们在约1公里的海岸线上,清理出约100公斤垃圾,装了满满7大袋。(3月6日)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桐乡到处都在提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才懵懵懂懂知道"垃圾分类"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有一天,妈妈收到小区通知,要我们去小区物业处拿垃圾分类积分卡。要求垃圾分成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且,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四,社区都会有专门人员来我们小区回收垃圾。从此,我们家真正开始了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19.
高峰 《环境教育》2010,(6):41-41
<正>在日本街头扔垃圾是件很"麻烦"的事:看着几乎是一尘不染的街道,大概谁也不会忍心随手乱扔;可即使站在了垃圾桶前。也不得不花点儿时间仔细思量一下手中垃圾的去处,因为垃圾桶有时竟有七八种细致  相似文献   

20.
正假期,爸爸妈妈带着我和明明去水库游玩。那里绿树成荫,水波荡漾,成群的水鸟时而在天空中盘旋,时而掠过水面。游人络绎不绝,人人脸上都流露出真诚笑意。我和明明在水库边的沙滩上玩得很开心,这时忽然刮起一阵旋风,地上的塑料袋等垃圾随风被卷上天空,十分煞风景。于是,我和明明决定玩"捡垃圾"游戏,规则是把捡到的垃圾分类送垃圾桶,谁捡的多谁就获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