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影响活性污泥脱氮效率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提取SBR脱氮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总DNA的预处理、细胞破壁、去除蛋白质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将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D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吸光度和ERIC-PCR检测。结果表明,采取TENP、PBS溶液和玻璃珠震荡对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SDS和物理冻融结合破碎细胞,一次酚/氯仿和饱和NaCl溶液离心去除蛋白质的DNA提取操作,可以得到腐殖酸、蛋白质含量较少的活性污泥DNA样品。研究发现:从活性污泥提取的DNA样品中含有对PCR反应体系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杂质。通过稀释,控制DNA浓度40~13ng/μL,可以减小杂质的影响,实现将活性污泥DNA样品直接用于PCR扩增。ERIC-PCR得到的DNA产物凝胶电泳结果:条带清晰稳定有特异性,为进一步应用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活性污泥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传统活性污泥法COD去除及脱氮改造的模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活性污泥模型方法正逐渐成为废水处理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艺设计和过程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国际水质协会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为基础,以MATLAB为工具开发模拟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校核与验证。模拟了重庆市唐家桥污水处理厂COD和含N组分的降解过程,研究了有机物负荷、流量、温度和溶解氧浓度变化对出水COD、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影响。利用所开发的模拟程序对唐家桥污水处理厂的脱氮改造方案进行了优化,并预测了改造后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低溶解氧对活性污泥系统降解有机物和脱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BS型净化槽的进水水质,采用低氧曝气,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槽内溶解氧水平至1mg/L左右,在保证有机物降解的同时,系统的脱氧能力也随之提高,并降低了系统的能耗,文章对低氧活性污泥工艺的机理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行开发的活性污泥 2号模型ASMNO .2计算机模拟程序对重庆市某污水厂三种脱氮除磷改造方案 (A O ,A2 O ,倒置A2 O)进行了模拟研究 ,寻求了每一种方案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 .结果表明 :(1)将现有曝气池前端 1 4控制为缺氧而形成A O工艺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 0 .10mg L ,混合液内回流比为 10 0 % ,可以使TN去除率达到 5 8.6 % ,提高 2 4个百分点 ,TP基本不受影响 ;(2 )将现有曝气池前端 12 %控制为厌氧区 ,2 4 %控制为缺氧区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 0 .10mg L ,混合液内回流比为 10 0 % ,可以使TN去除率达到 6 2 .1% ,提高约 2 8个百分点 ,TP去除率达到 78.3% ,提高 37个百分点 ;(3)倒置A2 O工艺与常规A2 O工艺的出水水质基本相当 ,但倒置A2 O工艺在工程实践中更易于实现 ;(4)三种工艺出水COD和氨氮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  相似文献   

7.
氮氧同位素联合稳定同位素模型解析水源地氮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找出作为优质水源地的水库氮的来源对控制其富营养化问题非常重要.本研究选取杭嘉湖地区的4个水库(青山水库、对河口水库、四岭水库和里畈水库),利用氮、氧同位素技术结合稳定同位素模型(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n R,SIAR),对水库的硝酸盐(NO_3~-)来源进行了识别并计算了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4个水库中存在严重的氮污染,以硝酸盐为主,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青山水库,污染严重.4个水库86%以上的δ~(18)O值小于10‰,93%样品的δ~(15)N/δ~(18)O值小于1.3,说明水库中硝化反应明显而反硝化作用不显著.4个水库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是化学肥料和土壤氮,两者的贡献率为75%~82%,种植业面源污染给水源地水库带来的氮污染已非常严重;青山水库硝酸盐的来源还包括贡献率为25%的生活污水及粪肥、贡献率为7%的降水和贡献率为6%的工业废水,说明在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区域生活污水及粪肥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对河口水库、四岭水库和里畈水库硝酸盐的来源还包括降水,其贡献率分别为21%、24%和15%,可见在人为干扰较少的地区,降水对于水体硝酸盐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选用两种δ15N差异显著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来处理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通过分析微藻的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变化,来研究微藻利用不同浓度、不同形态无机氮过程中的稳定氮同位素分馏特征。结果显示,在未添加无机氮的条件下,微藻利用有机氮时,生长缓慢,稳定氮同位素基本上不存在分馏;在添加低浓度无机氮(≤20 mmol/L)时,微藻的生长和稳定氮同位素分馏都随着无机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添加高浓度无机氮(20 mmol/L)时,微藻的生长趋于稳定,铵态氮条件下的微藻稳定氮同位素分馏继续加大,而硝态氮条件下的微藻稳定氮同位素分馏反而减小,可能与此时微藻硝酸还原酶的活力减小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传统活性污泥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对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为决策者在处理方法的选择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庄泉  杨健 《环境科技》2006,19(2):38-39,4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N,P的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简要介绍了“多级高浓度自浓缩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新工艺.新工艺可在基本不增加投资、对二沉池基本没有影响的情况下,使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在BOD,COD保持较高的去除率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较适合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水厂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传统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效率,改善污泥易膨胀等问题,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投加140目1.00g/L的磁性活性炭构建磁性炭基活性污泥系统(1#),同时,以不投加任何材料(单独活性污泥系统)为对照组(0#),研究磁性活性炭对活性污泥系统除污性能和主要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的影响,探讨了磁性活性炭强化活性污泥系统脱氮除磷机理.结果表明:1#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59%和78.25%;而0#对于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则为53.17%与54.10%,1#出水NO3--N浓度平均降低了7.03mg/L,两系统对NH4+-N和COD的去除效率差别不大,均在95.00%以上.典型周期内1#中TN、NH4+-N、TP、COD的下降速率快于0#;0#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为60.31%,反硝化速率为4.44mg/(L·h),1#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为80.74%,反硝化速率为6.13mg/(L·h),实验组1#脱氮速率明显快于空白对照组0#.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内污泥的优势菌门为Saccharibacteria(38.74%)、Proteobacteria(22.52%)、Actinobacteria(18.54%)和Chloroflexi(8.40%).此外,与0#相比,1#引发污泥膨胀密切相关的Actinobacteria菌门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与脱氮除磷功能相关的MicropruinaShinellanorank_f_Anaerolineaceaenorank_f_Xanthomonadaceae 4种菌属的相对丰度都明显上升.SBR系统中加载一定量的磁性活性炭既能抑制引起污泥膨胀微生物的生长,又能利于脱氮除磷微生物的富集,整个污泥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脱氮除磷性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提标改造的挑战,较多污水处理厂采用三级脱氮工艺降低出水中氮素含量.本研究以磁混凝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三级脱氮工艺,构建含有生物膜和絮体污泥的UASB反应器,处理A/O(二级生化单元)出水,研究串联、分流进水以及回流等条件下系统的脱氮及有机物去除性能,并通过微生物群落分析揭示各阶段的菌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UASB串联A/O时,系统出水氨氮、TN和COD分别为1.21、10.02和30.00 mg·L-1.当进水分流比为15%时,提升了UASB的脱氮速率(从0.04升高至0.06 kg·m-3·d-1),UASB分别贡献了系统TN、NH4+-N和COD去除总量的23.4%、20%和20.7%,当系统出水回流到A区时,能进一步降低出水污染物浓度,NH4+-N仅为1 mg·L-1,TN为12.03 mg·L-1.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A/O反应器内Proteobacteria为主要菌门,UASB内Planctomycetes门实现富集,生物膜中Planctomycetes丰度为1.93%~8.39%,厌氧氨氧化细菌(以Candidatus Kuenenia为代表)在生物膜和污泥絮体中丰度分别为0.77%~2.19%和0.01%~1.49%.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三级脱氮工艺能够实现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在不增加曝气与碳源投加成本的同时高效去除氨氮、总氮,可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营养条件对微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种微藻(甲藻3种,硅藻、绿藻各1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营养条件对微藻不同生长阶段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纲微藻的d13C值和d15N值在稳定生长期高于指数生长期,且与生长速率没有相关性(P>0.05).硅藻的d13C值低于甲藻和绿藻,绿藻和甲藻的d13C值比较相近;甲藻的d15N值低于硅藻和绿藻,绿藻和硅藻的d15N值比较相近,且同属甲藻纲的海洋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强壮前沟藻的d15N值有较大的差异. 5种微藻在不同营养条件(营养盐充足、缺氮、缺磷)下培养,氮限制和磷限制导致微藻具有更正的d13C和d15N,磷限制的影响不明显,且弱于氮抑制.  相似文献   

14.
碳氮比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6组不同的碳氮比(C/N)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中进水流量分配、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以及脱氮效率的影响.将进水总氮浓度恒定为42mg/L(凯氏氮浓度为40mg/L),以比较出水总氮浓度.结果表明,在一定C/N条件下,通过调整进水流量分配和每一段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可达到高于95%的总氮去除率.同时污泥体积指数也会随着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的升高而增大.出水总氮浓度主要是由进水流量分配所决定,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的容积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Nitrogen(N)andphosphorus(P)inmunicipalsewage ,whichmainlycomefromdomesticwastewaterandsomeindustrialwastewater,willcausemanyharmsandrestrictthenormalfunctionofwaterenvironmentafterenterthewaterbody .Theproblemofnitrogenanphosphoruspollutionha…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污水氮磷营养盐的去除能力和稳定性,侧流活性污泥工艺开始被应用于世界多地的污水处理项目.污水有机碳的水解代谢行为影响侧流工艺的营养盐去除机制,但目前的研究多侧重简单碳源物质.本文采用多种碳源种类(简单碳源乙酸钠,大分子碳源葡萄糖、淀粉、蛋白胨、豆油及其组合)模拟实际污水有机碳组成,以探索更复杂碳源在侧流工艺(主流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溶解氧对SBR单级颗粒污泥自养脱氮系统的影响,基于活性污泥ASM3模型和短程硝化-硝化-反硝化模型,将颗粒污泥传质过程与氨氧化菌(AOB)、厌氧氨氧化菌(A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反硝化菌(DNF)的生长过程、好氧内源呼吸及缺氧内源呼吸过程等耦合,建立了单级自养脱氮颗粒污泥动力学模型,并对颗粒内部基质浓度分布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DO为0.4mg/L时,好氧区和缺氧区(厌氧区)的比例为0.4:1;当DO为0.6mg/L时,颗粒污泥好氧区与缺氧区(厌氧区)的比例为3:1.同时,根据基质反应速率方程,建立了颗粒污泥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动力学模型,对SBR系统运行效果进行预测,结果显示,DO为0.6mg/L时,氨氮反应完全,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在5mg/L以下,总氮去除率模拟值为89%左右,略低于实际测量脱氮率95%.  相似文献   

18.
A bench-scale reactor(72 L) red with domestic sewage, was operated more than 3 months with three operation modes: traditional mode, modified mode and real-time control mode, so as to evaluate effects of the operation mode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to develop a feasible control strategy. Results obtained from fixed-time control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variations of the pH and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 profiles can repres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 and the cycle sequences can be controlled and optimized by the control points on the pH and ORP profiles. A control strategy was, therefore,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real-time control mod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de, the total nitrogen(TN) removal can be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16% in modified mode and a mean TN removal of 92% was achieved in real-time control mode. Moreover, approximately 12.5% aeration energy was saved in real- time control mod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nitrogen removal was enhanced in modified operation mode. Moreover, the real-time control made it possible to optimize process operation and save aeration energy.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采用先进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颗粒污泥工艺对某酵母厂的二沉出水进行了毒性实验与连续流实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废水对Anammox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没有影响最终的去除效果;而近一个半月的连续流实验数据则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300~360mg/1的情况下,污泥负荷与容积负荷可以稳定地上升,出水氨氮在50mg/l以下,亚硝酸盐氮维持在5mg/l左右,氨氮去除率可这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采用先进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颗粒污泥工艺对某酵母厂的二沉出水进行了毒性实验与连续流实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废水对Anammox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没有影响最终的0去除效果;而近一介半月的连续流实验数据则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300-360mg/1的情况下,污泥负荷与容积负荷可以稳定地上升,出水氨氮在50mg/l以下,亚硝酸盐氮维持在5mg/1左右,氨氮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