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以黄河流域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样本数据正态分布统计规律和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客观因素的城市分类,建立了全国总体和不同类型城市万元GDP水耗、人均综合水耗、人均生活水耗等指标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标杆体系,据此对黄河流域城市市辖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对标评估.结果发现,黄河流域城市万元GDP水耗整体水平一直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人均综合水耗、人均生活水耗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和相同类型城市中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2%和57%的城市人均综合水耗和人均生活水耗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基于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和队列要素法估算了黄河流域“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期间的城市市辖区水资源需求总量,测算得出2020年、2025年黄河流域市辖区需水量主要集中于三门峡河段以东下游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整体水资源需求总量将会明显下降,2020年和2025年的需水总量较2017年分别下降14.42%和9.48%.本研究将为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设定和供水总量预测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保定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定市属于极度缺水的城市,水环境质量较差,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保定市市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对推进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讨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分类 ,并发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 ,提出目前适宜的方法是从城市现状出发 ,将城市综合性分类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等级相结合 .以黄淮海地区城市为例 ,估算了该地区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等级 ,计算结果表明 :黄淮海地区城市最小和最优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 39 34亿m3 和 187 82亿m3 ,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在城市供水中的比例为 5 2 7%.  相似文献   

4.
基于标杆管理的思想,在城市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统计分布规律引入"上临界"和"下临界"概念,建立城市水效标杆。应用水效标杆对城市水效评估的结果表明,2007~2013年间,万元GDP水耗、人均综合水耗、万元工业总产值水耗和人均生活水耗4项城市水效指标的标杆上临界值、下临界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万元GDP水耗上临界值、下临界值年均下降率分别为11.65%和13.08%,万元工业总产值水耗的上临界值、下临界值年均下降率分别为17.61%和18.53%,年均下降率都超过10%,表明我国城市水效总体不断提升。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公开,建立基于标杆管理的城市水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科学客观地评价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差异、明晰造成差异的原因可以为决策部门制定适宜的用水供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全国283个城市15年的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比重、市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市辖区人口密度、市辖区居民生活用水量、市辖区工业用水等10项指标.采用不变规模报酬模型(CCR)分析地级市水资源利用投入产出效益,采用基于松弛变量测度效率分析方法(SBM)逐年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检验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地级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全国主要城市普遍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的特点.2000—2014年,全国62.2%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不明显,显著下降的占1.4%(p<0.05),显著升高的占13.07%(p<0.05).加强区域间技术合作,因地制宜地开展诸如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推广节水设备使用等相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举措,是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于城市生活而言,做好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能够为保证城市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生活发展带来重要帮助。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文中从水量供应限制、水质分类供应、供水体系优化和节水观念教育四个方面,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的开展予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陕北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琦  付格娟 《环境保护》2014,(10):63-65
在系统分析陕北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陕北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发展、商业经营等等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珍惜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应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借助现代各类技术与先进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对污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净化,实现对水资源的再次利用,能够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为此,本文就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各大中型城市建设备用水源地,对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备用水源地分为发展预留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探讨了备用水源地分别作为预留发展水源地、应急水源地、预留发展和应急同时兼顾水源地时对城市水量的要求以及与城市需水量间的平衡关系,并对城市生活需水量和工业需水量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扬州市区,通过城市需水量计算来论证备用水源地水量要求,并验证了拟将夹江河段作为扬州市备用水源地的可行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备用水源地的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县域农业水资源平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土资源不匹配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本底,加之人口大量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使得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论文系统分析了县域单元农业水资源平衡的两个层次及其计算方法,并对西北地区314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实证研究。天然状态下农田水量平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各个县域单元降水均不能满足各种作物的水分需求,亏水为水量平衡的首要特征。就各省而言,新疆为亏水量最高的省份,其多年平均作物亏水量达628.02mm,陕西最小,其值为87.51mm。人工状态下水土资源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受灌溉水平的影响,西北地区各个县域单元水量平衡差异明显。各省份中,新疆水土资源利用处于水少地多的超量承载状态,其它各省灌水量略有盈余,灌溉面积的扩大尚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1.
何伟  王语苓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1):4760-4770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超效率SBM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和Tobit回归模型,对黄河流域5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展开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7-2017年,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远未达到有效水平,82.6%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处于生产前沿面之下,存在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冗余问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平均值由0.469缓慢波动上升为0.540,区域差异逐渐缩小,总体上呈现黄河上游 > 黄河下游 > 黄河中游的态势.②黄河上游、中游城市水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下游地区城市水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却处于下降阶段,影响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在于纯技术效率.③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正相关;市场化程度、水资源禀赋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关性不显著;水效管理政策、水污染物排放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水资源供需系统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城市水资源供需系统的优化分析。系统中主要包括了人口、工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和污染等4个状态变量,其中总可供水量是系统的控制变量;得出水价和水污染整治投资比例是两个关键因素,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只有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缺一不可。论文以长春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动态变化,并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以及水体污染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节水潜力视角出发,以深圳发展历程为标杆,结合情景分析与方向性距离函数等模型,展示到2035年不同情景的雄安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节水潜力发展图景和路径。研究表明:从利用效率看,在基准、起步、建成情景下雄安呈现出由低效率区到较高效率区再到高效率区的变化态势。从节水潜力看,效率改善空间减小、技术落差比增加等表明雄安节水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杜绝污水直排、积极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优化新区产业结构等是促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是雄安实现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贵州省水资源安全所处状态,文章从综合效益、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保护、管理水平、水资源可持续性5个方面23个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贵州省水资源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现阶段水资源安全状态处在亚安全等级,综合效益不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水资源管理水平落后等因素制约了全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足迹-灰靶的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标准值及权重的确定均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针对该问题,本文以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安徽省为研究对象,计算安徽省16个城市各类水足迹,并融合常规评价指标,基于PSR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同时,采用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选用灰靶模型进行计算,通过靶心度判断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性,以增强不同评价单元之间的可比性.结果表明:2016年,农业生产用水足迹在安徽省16个城市总用水足迹中占比均居首位,在除马鞍山、铜陵、芜湖的多个城市中所占比重超过80%;工业用水足迹所占比重居次,马鞍山、铜陵、芜湖分别为45.94%、32.46%、25.17%,其余城市多集中在2%~10%;各城市生活用水水足迹和生态用水水足迹所占比重较小,均低于6%.2016年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以中、差等级为主,大体呈北低南高的空间布局特征,优、良等级集中在皖南的黄山、铜陵、池州;压力层和状态层靶心度的空间分布与此相似,提升空间较大,响应层靶心度总体较高,未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支持条件与法则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已被广泛接受。水资源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中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提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应服从的支持条件和基本法则,包括若干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支持条件和法则。这些条件和法则从不同侧面提示了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规律,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环保部颁布实施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制定的评价方法,采用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环境质量指数5个指标,对冀南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冀南地区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为一般水平,生态系统不够稳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处于一般水平。论文还针对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所揭示的冀南地区水资源匮乏及人口压力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西安市过去若干年生活用水量的统计资料,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生长曲线、G(1,1)灰色系统模型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法对西安2010、2015年城市生活需水量进行预测,并对各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生长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合理,确定西安2010、2015年城市生活需水量分别为3.4658亿m^3、3.6964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