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世界     
有句话说的好: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绿色是指的什么呢?绿色,就是健康、节能环保,提倡低碳生活。那么人们眼中的绿色又会是什么呢?这是我在大街上的一次采访,我们不妨一起来听一听:我:"阿姨好!我是一名绿色小记者,请问您认为绿色是什么?"阿姨:"你好,我认为绿色就是低碳生活。"我:"那么您可以对绿色环保提建议吗?"阿姨:"例如去超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寒假,我们绿色小记者团组织策划了一次社区实践活动,通过到帝邦帝海小区参观采访,我们了解到社区垃圾的来源、分类等具体情况。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一位负责保洁工作的阿姨,整场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阿姨,这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吗?""当然了,这个小区是我们区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社区。""居民知道怎样分类吗?""看,为了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小区在每组垃圾桶的后面竖立了宣传栏,宣传栏上对怎样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天,我与妈妈去菜市场买菜。挑菜时,卖菜阿姨给了妈妈一个塑料袋,好让她装菜,可是妈妈拒绝了。她说:"我自己带了袋子,这样会环保一点。"卖菜阿姨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说:"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样就好了。这样,我一个月可以省800块呢!"  相似文献   

4.
"师傅,你是霍山人吗,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我是外地来霍山的,我很喜欢霍山,在这里生活很幸福。""你说的幸福是什么?""这边收入还可以,更好的是这边水好、空气新鲜、人也不错,我个人认为生态好就是最大的财富。"这是记者在霍山采访时与一位跑运输的马师傅之间的一段对话。马师傅说自己是东北人,  相似文献   

5.
正快乐的暑假到了,我和爸爸妈妈约好到市区周边新建的湿地公园玩,爸妈去车库开车的时候,我遇到了邻居王大伯,王大伯今年60多岁了,今天也要去湿地公园玩,可我却看到他没有去车库,而是去地下室推了自行车上来。"王大伯!"我一边帮王大伯打开楼宇门,一边问道,"您不开车去湿地公园吗?"王大伯说:"小山啊,你没觉得最近小区里鸟变多了吗?每天是不是都能听到很好听的鸟叫声?""是啊!"我说,"不仅如此,前些年我都  相似文献   

6.
小姨是个清洁工,负责很长一段街道的清洁工作。她每天下班回到家,累得连饭也顾不上吃,倒在床上就睡着了。看到一向疼爱我的小姨那样憔悴,我心里很难受。是呀,姨夫在外地工作,小姨为了多挣点钱来维持一家人生活,为了把表弟、表妹拉扯大,她起早贪黑地干,可真不容易呀!我能替她干点什么呢?帮小姨倒垃圾吧,哎,一个堂堂中队长去倒垃圾,那多没面子!不去吧,小姨这样累下去,万一病倒了,那可爱的表弟、表妹怎么办呢?再说了,放假前,老师不是再三强调在假期中要帮大人做点事吗?况且,在班上,我还是当众表了决心的!  相似文献   

7.
去衡水看湖     
1友人林兵邀请我去衡水看湖,我问什么湖?林兵说衡水湖呀!我说衡水能有湖?林兵说,好大的湖呢,180多平方公里呢!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声高八度地对着话筒喊。林兵肯定从我的声音里听到了我无限的惊诧和彻底的质疑。后来,我急惶地询问了数人,你们知道衡水湖么?他们要么一片茫然,要么似是而非。是了,衡水,华北南平原,永远的黄土地,永远的干涸,永远的窒息。除了连天的麦地、棉花,就是遍地的红薯、玉米,哪来的湖呢?从千湖之域、江河之滨的故土走出的我,在北地的几十年,我对水的绝望与思念已成心祭。  相似文献   

8.
什么声膏?儒岱朝台北街头的一只垃圾箱看去。鸟叫?垃圾箱里有小鸟?儒岱走近一看,垃圾箱里有一只小纸盒,纸盒里有一只——这也叫猫吗?猫还能这么瘦小?也许,母猫生下小猫后觅食去了,一会儿会回来的,等吧!等等吧。儒岱看看表,看看猫。可是,有人倒垃圾了,弄得小猫满头满脸的土。儒岱推开垃圾,抱起这只被遗弃的小猫。小猫用一只眼睛看着儒岱。他看我,他看我呢!儒岱心里升起一阵阵说不上来的温馨、甜蜜和酸  相似文献   

9.
剜曲麻菜     
李青松 《绿叶》2012,(6):105-106
剜野菜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我一眼看到麦田边地埂上的曲麻菜时,激动得几乎要流泪。——久别了的曲麻菜啊!那是四月的一天,来福来电话说:"去田间地头看看,舒展一下筋骨吧!"我说:"好。这万恶的城里头太憋闷了!可是,去哪里呢?""当然去郊外!脚往哪里走,我们就往哪里去。"电话那边的来福笑嘻嘻地说。驱车向北,再向东,然后又向北……终于把喧嚣的城市抛在了身后。路边是一格一格白亮亮的  相似文献   

10.
田榕 《环境教育》2012,(5):86-86
"哇,画得真好。"朋友看着画在纸上的小青蛙,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你见过真的青蛙吗?可爱吗?""当然看见过,不过一点都不可爱,还有些丑呢。"我说完后,又打开朋友家电脑,从电脑上查找出有关青蛙的图片给他看。"啊?"朋友大失所望:"那么丑的东西要它做什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相似文献   

11.
保护环境     
请大家回忆一下:十几年前,房子还没拆迁,还没变成现在的小区。春天,每次出门,都能看见在门前的土地上有许多金黄的油菜花。每当这时,我会爱上这花海,爱上这春天!现在拆迁了,再也见不到花海了,最多是在太湖边看到一些,也就没有了小时候的感觉。大家可以在许多草地上看见一些标语,例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它。""保护环境,造福后代。"……但是,有几个人做到了这些呢?是我们都不识字吗?还是我们无视了它呢?  相似文献   

12.
《绿色视野》2011,(12):7-9
"上个月还是1800元呢,现在就涨到1980元了,咋涨了这么多!老板,便宜一点,我要了。""实在不行,最多让个50块。""50块太少了,再让点吧。""电池涨价了,最多让50块,再不买,马上又要涨价,不信,你到别家去看看吧。"……今年10月23日,在合肥市屯溪路上的一家电动车专卖店里,合肥市民徐亮正在跟电动车行的老板讨价还价,可无论徐亮如何死磨硬泡,老板就是不愿意多让一步,最后在看了老板冰冷的脸色后,徐先生只好悻悻地到其他家去看看,然而一圈转下来之后,徐亮也没看到价格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18,(12)
正听到我的提问,老郭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因为我们这里属于高寒山区,光照好,又是沙质土壤,并且酸碱度也不高,最适宜落叶松生长了,所以,这里的落叶松就长得好。""嘿,真难不住他嗨!那你再说说,落叶松为什么冬天要落叶?叶片为什么又是针状的呢?""嗨,这两个问题就更简单了。你想啊,落叶松是往高了蹿的树种,根  相似文献   

14.
虚惊     
2012年2月的某天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叫魂似的把我拉出了睡梦,我摸索着拿起了电话,里边传来了表姐的声音:"喂,妹子,睡了吗?""嗯!"我含糊地回应:"也只有老姐你大半夜没事打电  相似文献   

15.
外婆家的水     
小记者证号:HJZJ0056一个星期没见外婆了,我很想她。一跳下车我就扯着嗓门朝三楼喊:"外婆,外婆……"还没听见外婆的回答,外公的声音却在身后响起:"扬扬,扬扬!"我扭头一看,外公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自行车上装满了大桶小桶。"外公,你这是干什么呀?""运水。""水运来干什么?""喝呀!""不是有自来水吗?为什么还要运水?从哪儿运来的?"我很纳闷,一口气问了很多问题。外公笑了:"从很远的山上运来的。因为山上的泉水没有污染,很干净。自来水有漂白粉的,对人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16.
树木去哪了     
<正>2014年3月23日,在新疆富蕴县额尔齐斯河附近的老年公园,我被这样一幕所震惊:公园里原来那些翠绿浓荫的高大树木都没了踪影,现今到处是断枝残木。树木去哪了?如今大家都在寻找着什么,"爸爸去哪了?""时间去哪了?""飞机去哪了?"但现在最让我们伤心的是:树木去哪了?  相似文献   

17.
构树 构树     
正在民间,构树长期背负着骂名——被唤作"坏树""邪恶的树"。因此,乡村很少有人种构树,我们看到的构树几乎都是野生的。构树坏吗?——有那么一点点坏!构树邪恶吗?——有那么一点点邪!但离恶还差得远呢。夏天,穿白裙子的女士在构树下与男神正在进行一场浪漫的幽会,啪的一下掉下一枚构树果子砸在白裙子上。糟糕,那白裙子的局部一准被染红,留下一片污渍。——尴尬吗?尴尬!——难堪吗?难堪!——讨厌吗?讨厌!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我和小记者站的22位小记者来到了日本村田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穿好鞋套,来到了二楼的EHS体验馆。导游阿姨示意我们不要大声讲话,这神秘的气氛把我的好奇心吊的足足的,里面究竟是什么呢?白色的大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明亮、干净的房间,一些现代化的设备让我们大饱  相似文献   

19.
潮汐歌     
王绪年 《环境教育》2012,(11):86-86
潮汐虽然不断变化,但总是按规律运动。人们只用几句话就将这规律通俗化,好记易懂,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文字的表达含义。这说明,大海再大,也大不过人们的大脑。月亮的引力决定着潮涨潮落,也使人们可以望月断潮。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在黑云密布的阴雨天,月亮就失去断潮的作用。但长期的海边生活,人们总结出了带有规律性的潮汐歌,根据它,人们知道什么时间是什么潮,去赶海,去捕鱼。我记忆了一部分,不很全却也可以看出潮汐歌的内容:初一十五潮,天亮渤遥遥;初三潮十八水,二十两边鬼一鬼;初四十八潮,头更海长潮;初  相似文献   

20.
自从离开丽江起,日子一步步回到了现实。心中忽然觉得很失落,丽江的风景太美了,常常让我魂牵梦萦。用怎样的笔去记录呢?我想不好,因为有太多的脚印踏过丽江四方街的青石板,有太多的篇幅描绘过丽江的一米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