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实践     
正江苏监测数据造假实行"双罚"《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江苏生态环境监测将有法可依。《条例》当中有诸多亮点,包括对监测数据造假实行"双罚"、首次确定自动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法律地位等。《条例》规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篡改、伪造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和尝试通过制度支撑、技术创新、法治保障等措施,规避企业造假,保障数据质量。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和环保考核的基础和依据。失真的监测数据则会掩盖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给环境管理工作造成阻碍。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环保数据造假事件频见报端,"数据失真"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和调侃的话题,也成为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重点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使监测数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和尝试通过制度支撑、技术创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国家环保部在对多地的专项督查中发现,个别企业仍顶风作案,对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实行造假。其中,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丰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硫在线监测数据竟然是负数。案例虽然极端,实则并非偶然。重压之下,环保数据造假虽有所减少,却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就发生了2600多起环保数据造假事件,17个省区市共立案78起。而这一年,也是新环保法实施的首个年头,其中明确提出严禁"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违反者可处以  相似文献   

4.
山西临汾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事件以来,各级环保部门都开展了气站运维质量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气站运维和监管工作。当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社会化运维下,防范数据造假,保证数据质量,相关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节省治污成本,是企业对在线监测设备动手脚的主要原因。为避免这种情况,近年来全国各地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来负责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营和维护。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第三方运营机构同样存在造假行为。它所费不菲,它设备先进,它承载梦想。但当梦想照进现实时才发现,这耗资百亿监控全国上万个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网络体系几成摆设,排污企业环保监测数据造假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6.
<正>头条将监测探头拔出、人为干扰采样装置、将监测导线接入办公室随意篡改数据……环保部近日首次披露了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这7起监测数据造假事件的11名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人民日报》6月15日)近年来,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环保监测网络逐步完善,一些违法排污已"习惯成自然"的污染大户,日子越来越难过。因此,一些企业为了逃脱法律的惩处,转而开始在监测数据上动脑筋,企图以伪造、篡改数据来蒙混过关。环保部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临汾市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事件中,第三方运维企业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被认定为违法,未受到行政处罚、资格处罚以及联合惩戒,也未被追究单位犯罪。长期来看,处罚个人不处罚单位、处罚办事人员不处罚领导、追究违约责任不追究法律责任,依然无法遏制第三方运维企业作假,需要在现有法律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严惩重罚制度。建议完善以下规定,落实对运维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重罚:一是修改《环境保护法》,改变环境质量监测运维机构不属于"环境监测机构"、不需要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悖论;二是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0条,将本条立法解释针对重点排污单位的要求拓展至第三方运维企业,增加对干扰环境质量监测行为的行政处罚;三是修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去掉"弄虚作假""故意"等容易导致主观过错认定难、门槛高的用词;四是将环境质量监测违法纳入联合惩戒备忘录,强化惩戒措施;五是在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时规定"从业禁止";六是作假严重的,适用行政处罚"双罚制";七是探索"按件计罚"。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污染城市临汾多个站点2018~2019年的PM2.5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临汾市PM2.5污染特征及其空间自相关度和集聚模式,最后引入多站受体模型分析临汾市PM2.5潜在源区.研究发现,临汾市的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临汾盆地内的8个区县,包括尧都、襄汾、洪洞、霍州、侯马、古县、曲沃和翼城,这8个区县的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过50μg/m3,冬季平均浓度均超过100μg/m3.PM2.5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关系密切,临汾盆地内的8个站点空间自相关度很高,PM2.5高浓度区(高-高聚类)主要集中在盆地内部,说明邻近区县污染是临汾市主城区PM2.5浓度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结合多站混合受体模型(MS-PSCF和MS-CWT)分析临汾PM2.5潜在源区,发现临汾市春季的潜在源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大部分为中远距离传播;在夏季,潜在源影响明显低于其他3个季节,主要在东部;秋季的潜在源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的一些地区;冬季的潜在源主要集中在东南和西南方向以及临汾市北部近距离区域.除夏季外,其他3季共同的潜在源区是陕西中南部地区(位于西南方向),且PSCF值均超过了0.7,说明在西南风时,临汾市发生污染的概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9.
以临汾市表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Cr、Ni、Cu、Zn、As、Cd、Pb7种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临汾市表层土壤中Zn、As、Cd、Pb4种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余3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将临汾城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其它城市进行对比发现,临汾市表层土壤中Pb和As含量高于其它城市。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中,临汾市城区和工业区表层土壤分别有6种和3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为安全。城区和工业区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9和2.35,表明临汾市工业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比城区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0.
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和生命线。当前,单纯的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水质管理的需要,运维失当、数据造假等问题时有发生,且环境管理人员无法实时判断在线分析仪出现的可疑数据是属于水站仪器或监测系统故障,所以环保部门亟需一套实时联动判断的远程质控系统,强化对第三方运维机构的监管能力。本文在当前水质在线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开展远程质控,并探讨当前主流的远程质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环境事故层出不穷,不仅物质损失巨大而且对环境的危害严重,教训深刻,由于此类事故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涉及到环境风险评价中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多,评价受方法、工具、认识方面的限制多,对其识别界定和预测、预报、预防是有难度的。因此,如何预防控制环境风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7,(7)
<正>近日,西安当地环保部门涉嫌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开庭审理,再度引起大家对监测数据质量的关注。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顶梁柱,数据质量又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全国首个获得国家认可委实验室认可资质的区级环境监测站,深圳市宝安区环境监测站从现场采样、样品保存、样品分析等方面,探索全过程"数据保真"做法,值得环保部门充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的警示 金融危机是一次全球性的挑战,教训是十分深刻的.金融危机是一个经济现象,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中的一个共性问题.从金融危机中可以总结出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3点警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近期组织了对2010年度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核查清算工作.在工作中核查出部分节能服务公司存在资质申报材料造假或项目造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临汾市区大气污染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焦煤产能搬迁选址,对新产业选址区域气象场与污染浓度进行场景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临汾市东部古县、安泽县、浮山县现状大气环境扩散能力强,将临汾市区超大气容量焦煤企业搬迁至东部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在不超过东部三县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对河谷地平原区影响较小,可实现区域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保工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排污总量收费的实施,污染事故及污染纠纷监测的频率增大,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已显的十分重要。因为监测数据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监测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它在环保工作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符合有良好的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完整性、精密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在环保决策、环境管理等项工作中更加合理、科学,更加规范,有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加大监测数据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是我们常提及而又做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多年来通过计量认证初查及复核检查,各级环保监测站在推动监测管理进一步向定量化、科学化发展,提高各项监测数据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就计量认证工作对监测管理工作的促进与提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1人员素质的提高1995年至2000年监测站通过了计量认证初查、复查两次认证合格后,监测人才队伍的现代化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步形成了解掌握现代环境科学理论、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现代环境监测手段和现代监测管理体系的监测队伍。监测人员通过持证上岗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实现环境监测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监测数据审核是整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监测数据的真实、公正、有效。针对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尤其是结合实际监测工作,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对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异常数据存在的原因,最后分析了监测数据审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保证监测数据准确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数据来源广泛,涉及部门众多。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是实现数据有序组织、满足信息共享需求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指出建设流域水环境监测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的必要性。构建了流域水环境监测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总体架构,实现数据资源的编目、注册、目录管理与目录服务。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流域水环境监测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原型,为实现流域水环境监测数据交换与共享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从废气采样、相关参数测定、烟尘监测以及废气监测等方面,阐述了保证监测数据质量应注意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废气监测数据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噪声污染问题逐渐凸显,随之而来的噪声信访问题也逐年增多。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监测数据和报告,不但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和凭证,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同时也能为公众提供服务,保护公众利益。为此要做到及时、准确地提供监测数据。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手段进行阐述分析,确保噪声监测数据科学与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