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省崩岗侵蚀规律和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岩风化壳的侵蚀是华南地区最严重的水土流失类型,而崩岗侵蚀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侵蚀过程。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分析,论述了崩岗形成与演变的基本特点,剖析了崩岗侵蚀的内在机理及外部营力,从而揭示了广东省崩岗侵蚀的基本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2.
植物根系固土作用对崩岗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护坡是防治崩岗侵蚀的重要方法,为了研究根系固土作用对鄂东南通城县崩岗崩壁稳定性的影响,将根系简化为主直根型,通过室内试验得到崩壁各土层的力学参数,应用Abaqus程序构建造林崩壁稳定性分析模型(将崩壁坡面以直线近似替代),分别计算了主根系长度、种植间距、根系布置位置、主根入土方位、侧根分支角度、根系相对加固位置的变化对崩壁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控制崩壁植物根系单变量变化的条件下,主根长度越大,崩壁的安全系数越大;安全系数与种植间距之间呈双折线负相关关系;安全系数随着侧根分支角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安全系数随着根系距坡趾距离的增加先递增后回落直至趋于稳定;只在坡面偏下部的局部范围内种植主根垂直坡面生长的植物时安全系数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3.
土壤侵蚀是造成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退化红壤地的朱溪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退化红壤地不同坡度和坡向上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土壤侵蚀面积,还是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侵蚀指数方面来看,土壤侵蚀主要都集中于坡度5~25°的坡地上,而在此之外的区域分布较小;阳坡和半阳坡的土壤侵蚀严重,阴坡和半阴坡的土壤侵蚀相对较轻。坡度是引起退化红壤地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对坡面上土壤、植被以及坡面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坡向主要是通过对辐射量和土壤水分的再分配而影响土壤侵蚀的,也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日前已获国务院批准 ,在历经了两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工程计划用 1 0年时间 ,通过采取对现有植被的保护与封山 (沙 )育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舍饲禁牧、生态移民等工程措施 ,使森林覆盖率显著增加 ,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风沙天气和沙尘天气明显减少 ,使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有明显的改观 ,从总体上遏制土地沙化的扩展趋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GIS的陕西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红 《灾害学》2008,23(1):37-42
以ArcGIS为工作平台,利用1:25万数字地形地质图,以小流域为单元,对陕西全省山洪灾害,包括溪河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陕北风沙高原和黄土高原与陕南秦巴山地二个一级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灾害易发程度二级区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和低易发三种级别18个区。  相似文献   

6.
根据崩滑体的基本特征和地质条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运用强度折减法在自然和连续暴雨两种状态下对崩滑体进行了模拟计算,确定了两种状态下崩滑体的安全系数与滑动面。根据地质勘查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小南海崩滑体整体处于基本稳定至稳定状态,但其前缘有可能发生滑塌,同时现有地形改变后,崩滑体仍有整体失稳的可能。分析了导致边坡稳定性下降的因素并提出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方案,为崩滑体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方法的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小流域土壤侵蚀计算的方法。应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借助RS和GIS技术,对模型各参数因子进行精确计算,实现了基于栅格信息的土壤侵蚀计算模型。选择黄河皇甫川五分地沟小流域作为典型研究区,讨论了适宜植被盖度对减小土壤侵蚀模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波  胡卸文  何坤 《灾害学》2024,(1):177-187
为研究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强震区震裂山体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其成灾模式,首先基于植被退化趋势法和全球地表类型覆盖图等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对研究区震裂山体进行识别,建立了124处典型震裂山体灾害点数据集。分析表明:震裂山体分布特征与地震的峰值加速度(PGA)等值线和断层距呈现高度正相关性,受高程放大效应和地形影响,85.48%的灾害点发育于泥石流沟域内,同时94.35%的震裂山体来源于同震滑坡后缘的持续变形;震裂山体主要成灾模式包括高位震裂山体高速崩滑碎屑流、高位震裂山体崩滑铲刮侵蚀型泥石流和高位震裂山体多点崩滑堵溃型泥石流三种灾害链。研究结果对强震区震裂山体灾害的全面识别和综合防治及强震区工程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跚  彭培好  刘勤  田丛珊 《灾害学》2016,(4):210-214
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及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地理空间技术识别岷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及覆盖度与山洪灾害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植被覆盖时,岷江上游山洪灾害潜在危险性较高,并存在空间分异,干流及一级支流的中下游潜在危险性较高,而干流上游及小姓沟、黑水沟部分区域其值较低;2根据灾害发生实际情况,该区域的植被具有减洪能力,缓解程度与潜在危险水平存在相关性;3不同植被类型及覆盖下,植被的减洪能力也存在差异,并与覆盖度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煤矿区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结合传统的地学分析手段和室内化学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煤矿区矸石山污染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和受污染植被的光谱变异规律。通过光谱建模和高光谱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提取了污染物诊断光谱信息和植被光谱变异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污染物地质填图和植被光谱变异参量制图技术研究,为及时、快速地查明煤矿区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进行煤矿区环境评价、污染治理及土地复垦提供了可靠的地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都(江堰)汶(川)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活动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必要前提。板子沟、桃关沟、登基沟和彻底关沟是岷江两岸的大型泥石流沟,严重威胁着沟口公路桥梁的安全。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登基沟、桃关沟和板子沟均为具有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危险度分别为0.74、0.69和0.68,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可造成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彻底关沟泥石流危险度为0.50,属中度危险。板子沟、桃关沟和彻底关沟均为低频率泥石流或高含沙洪水,平均20~50年发生一次;登基沟泥石流(包括高含沙洪水)发生频率稍高,平均5~10年发生一次。研究表明,如果板子沟和桃关沟内人工采石的强度能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上述4条沟的泥石流活动会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泥石流堵河影响因素研究——以岷江上游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山  沈兴菊  谢洪 《灾害学》2007,22(2):82-86
以岷江上游为研究区,选取堵河型泥石流沟4条、堵塞型和不堵河型泥石流沟各2条,在详细分析和比较8条典型泥石流的流域特征、一次有代表性的泥石流过程的泥石流流体特征及沟口处主河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专家问卷调查,得出了与泥石流堵河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它们是:泥石流规模、堆积区主河宽度、泥石流沟床比降、泥石流流量、入汇处主河流量、泥石流颗粒级配、入汇处主河比降、泥石流粘度、重度、泥石流沟与主河夹角、泥石流暴发频率等。  相似文献   

13.
选择在建的溪洛渡库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确定金沙江流域溪洛渡库区干流共有现代活动泥石流沟57条。利用Matlab构建SOM神经网络模型,依据这57条泥石流样本,选择流域面积、主沟长度、相对高差、沟床比降、平均坡度、相对切割程度、圆状率和侵蚀程度等8个指标,对干流46条沟谷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分为:①非泥石流沟有19条,分布在雷波-永善三角台地上;②低危险潜在泥石流沟有14条,分布在库区尾端;③高危险潜在泥石流沟有13条,分布于库区中间位置。预测结果可以为库区生态修复和工程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流域东川地区水土流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时相的遥感数据,结合研究区1:50 000地形图、DEM数据以及水文、气象、农业、林业等基础资料,确定了影响水土流失的降雨、植被、地形坡度、沟壑密度、土地利用以及地表土壤组份6项因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东川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依强度进行分级。研究表明,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小江东岸。通过1988年和2002年的图像对比发现,水土流失情况整体有所好转,但小江东岸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四川九寨沟县关庙沟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庙沟为嘉陵江上游支流白水江右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九寨沟县城区,曾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直接威胁县城和九寨沟旅游环线公路的安全。该沟泥石流具有容重大(2.20t/m~3)、搬运固体物质粒径粗、固体物质以沟岸滑坡和沟床堆积物补给为主等特征。本文分析了该沟泥石流的形成、流体性质、类型等基本特征,预测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泥石流减灾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粘性、稀性、水石流)和不同规模(P=2%、4%)的泥石流在古乡沟堆积扇上的运动和冲淤规律,同时进行防治工程模型试验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和资料对比,选择合理的防治工程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本文结论对川藏公路与古乡沟类似灾害的整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白龙江中游泥石流排导槽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该地区泥石流排导槽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分析出现排导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研究区20条泥石流沟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排导槽存在因槽体结构或尺寸设计不合理等原因而引起泥石流的漫溢、淤积、槽底侵蚀以及在泥石流的冲刷作用下引起的排导槽基础掏蚀、侧墙侵蚀破坏等问题。对该地区泥石流沟出现的排导问题进行分类发现,泥石流排导槽的排导问题与泥石流沟流域面积有一定关系,淤积情况一般多发生于面积较小的泥石流沟中,而冲刷侵蚀情况则较多发生于面积较大的泥石流沟中。结合实地情况及泥石流排导槽出现的排导问题特点,提出相应的工程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四川德昌县典型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四川德昌县虎皮弯沟、凉峰沟和凹米罗沟为凉山州安宁河一级支流茨达河的3条支沟,泥石流危险度依次为0.49,0.65和0.45,分别属于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泥孑亍流易损度依次为0.79,0.82和0.81,分别属于高度易损、极高易损和极高易损的泥石流沟;泥石流风险度依次为0.39,0.53和0.37,均属于高风险泥石流沟,容易造成较大的泥石流灾害损失。2004年8月24日,因持续高强度降雨,导致3沟同时暴发泥石流,给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丁巨大损失。建立了泥石流灾害损失评价方法,对这3场泥石流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价。针对此类严重灾害的高风险泥石流沟,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建议,以减少和避免重大灾害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龙景区红岩关沟的泥石流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红岩关沟为四川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内涪江上游一条支沟,曾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该地的泥石流具有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容重大、固体物质粒径粗、以及主要以沟岸滑坡、崩塌、沟床堆积物补给为主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该地泥石流的形成、流体性质、类型等基本特征,预测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