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是一项符合国情、顺应民心、推动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我们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确定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处理环境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新荣 《环境教育》2004,(11):63-6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又全面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并具体指出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我们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如何搞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呢?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把这个观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渗透到思想中.为环保中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人如何对待自然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迈向生态文明的标志。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人与自然和谐均与之有关。因此,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无疑是环境保护永匣主题和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潘岳 《环境教育》2006,(10):1-1
官员的选拔任用,在于选拔的标准。中央于2002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考察政府领导职务的拟任人选,必须依据相关的任用条件和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尤其注重考察工作实绩。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完善  相似文献   

5.
汪晓春 《环境教育》2011,(12):47-49
海南生态立省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态立省是海南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生机勃勃的花草林木四季常绿,花园般美丽的城镇和生态文明村令人流连忘返。无论置身于繁华都市,还是位于乡村田野,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辽远的天空白云舒卷,蔚蓝的海水波光潋滟……阳光,海浪,沙滩,椰树,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又一个伟大历史进程,近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然而,人均收入迅速增长的背后是人均资源的大幅下降,消费数量不断增加的背后是环境质量的逐渐恶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为解决当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提供了有  相似文献   

7.
白雪梅 《青海环境》2009,19(3):109-112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卓有成效。如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关注生态移民文化的适从和精神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江河源环境保护和建设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3,13(4):139-141
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本质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新视野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1):14-14
在刚刚召开的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241\252)(\262\372\306\267)(\241\252)]废物”为特点,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也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改变了线性发展模式,呈现“资源[(\241\252)(\262\372\306\267)(\241\252)]再生资源”的技术特征,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实现我国中长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战略目标过程中,环境形势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指出必须通过发展观念、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和政策职能的转变,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沈体雁 《绿叶》2008,(3):41-44
南方雪灾反映出中国危机管理在机制协调、信息沟通、公众参与上的不足。未来值得追求的情景是,拥有一个相互关联、信息共享、依靠民间的应急机制。在中国独特的体制下,若能以老百姓为基础,以人为本,我们有条件有潜力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人需要的比较理想的应急体制。  相似文献   

14.
正年轻就是力量,有梦就有未来。民富园小学建立于1999年,是一所自然环境优美,人为景观浓厚的年轻学校,现有教职工125人,学生近2700名。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乐美向善"为核心价值观,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永续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提供私人定制的成长方案,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出彩,真正让"适合的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国家环保政策的重要制度、市场准入的重要门槛、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要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深的领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新的贡献,必须加强和改进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部委声音     
水资源是战略资源 必须强化管理 最近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做了重要批示。他说,水资源是战略资源,水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做好防讯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历着社会大转变,一个新的挑战是怎样重新建立国家权威,新的治理模式如何与动态、开放和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时代相适应。中国如果走出一个在治理体制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模式,中国社会和整个世界必将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世界各国纷纷重视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虫子 《环境教育》2008,(10):63-64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20.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