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对一氧化碳采样有几种方法。其中用聚乙烯袋取样既简单又省钱。但是,用聚乙烯袋取样时,如不及时测定其浓度,一氧化碳的浓度会随存放时间的增长而有衰减。 本文对在常温常压下,用聚乙烯袋保存一氧化碳时浓度随时间的衰减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些实验数据。并用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出了衰减速度参数。  相似文献   

2.
在环境监测和研究课题的运算中经常遇到方差分析问题.如:不同的分析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的相互比较,不同时间同一河流水质的变化情况,不同时间不同采样断面水质各类数据比较等等.试验中大量重复测试和各类影响因素得到大量的分析数据.这些数据如果采用手工计算既繁琐又容易出错,使用本程序可快速完成单因素(等重复和不等重复)试验数据的处理工作,得出方差分析表中的各统计数据,节约时间,又易于自检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便携式非分散红外烟气分析仪在高湿低硫锅炉烟气监测中,存在采样流量、现场温度以及预处理装置反吹等方面的干扰因素。提出了在锅炉烟气监测中可采取控制采样流量、延长仪器预热时间、反吹预处理装置等措施,消除干扰,保证烟气监测的稳定准确。  相似文献   

4.
定型机废气污染是当前环境投诉的热点之一,油烟污染是定型机废气的主要问题,我国尚无定型机废气监测分析的标准方法。本文参照《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中的方法,比较了餐饮业油烟废气和定型机油烟废气在成分、排放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采样方法、采样时间等对定型机油烟废气的监测分析进行了初探,确定了定型机油烟废气竣工验收参考的采样方法和时间等要素。  相似文献   

5.
间断采样和旧监测网络数据与新测点、新方法(24小时连续采样或自动连续监测)所提供的数据可比性如何?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替代?新监测网络设计是否能用实测结果加以验证?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1989年我们在新监测网络按连续采样法开展监测的同时,对旧监测网络仍按原来间断采样的规定,同步运转四个月(1、4、7、10月)以便分析。 一、监测条件及设备 新监测网络四个测点。用上海长城仪表厂生产的CW—1A大气连续恒温采样仪进行连续采样,每天早上9:00~10:00到次日早上9:00  相似文献   

6.
大气二氧化硫采样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气二氧化硫连续自动采样过程中的导气管吸附,样品的放置时间,吸收液的放置时间,采样高度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导气管的吸附是使二氧化硫的监测值较五日采样法明显偏低的主要因素,其余方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谈时钟控制器的应用及制作于晨光(山东栖霞县环境监测站,265300)现在用于大气环境监测CQ-2型采样气的定时器是机械式的,使用寿命短、易损坏维修也不方便,另外与其配合的KB-120E型采样泵本身就没有定时器,所以采样同步性不强影响数据精确度。由于...  相似文献   

8.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受体样品化学组成的时空差异,除受采样点位分布制约外,主要还受采样时间的制约。如何选取时间段及采样周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青岛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近几年获取的颗粒物连续时均值数据,采用统计优化组合选择法,筛选出日均值、年均值的最佳采样时段,可供类似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验部分 (一)、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二)、实验方法: 1.进行实地监测:在同一监测点,同时采用间断采样和连续采样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行同步实地监测。其中,间断采样时间分别在每天7.11.15及19时,采样流量分别为0.5L/min(SO_2)及0.3L/min(NO_x),采样时间均为30分钟。连续采样,采样时间为24小时,采样流量在0.2L/min左右。吸收瓶温度控制在15±3℃。  相似文献   

10.
解析废气中二噁英监测采样的现状及不足,针对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排炉)、蓄热式焚烧炉(RTO)和危险废物焚烧炉(回转窑)3种不同类型焚烧炉,考察了采样过程中烟道类型、采样时间和采样时间间隔不同对二噁英监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烟道和垂直烟道采样测得二噁英排放浓度水平相当,有垂直烟道时,优先在垂直烟道采样;间隔采样和连续采样二噁英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为了便于操作,建议均采用连续采样方式;采样时间上,生活垃圾焚烧炉应保证超过1 h,蓄热式焚烧炉以2 h左右为宜;间歇投料危险废物焚烧炉应尽量满足2 h以上,条件不许可时,可通过增加采样流量缩短采样时间保证采样量,并在危险废物完全燃烧前结束采样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将在一定时期内对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SO_2)及氮氧化物(NO_x)污染监测采用三种不同监测方法共存的方针,即采用间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24小时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及连续自动监测法。由于这三种监测方法所采用的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各不相同,因此监测结果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代表性不仅依赖于分析方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采样方法。而采样精度表示样品的代表性,它受污染物排放特征、扩散机理、采样频数、采样时段及置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大量实地监测数据依据,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监测点所采用的不同监测方法的采样精度进行了比较。推荐一种估计采样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质监测采样的关键是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是保证监测结果具有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的前提条件.本文就采样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数据因素、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选择分布在不同流域的15个与自动监测站位置一致性较好的断面,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同时同点位"对比监测.分析数据发现:由于采样时间和位置的偏差,自动监测月均值与常规手工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并不理想.采用以下4种方法评价水质:自动5项、手动5项、手动21项、自动5项+手动16项.比较第1和第2种方法,水质评价类别相同与变化一类...  相似文献   

14.
周工齐 《干旱环境监测》1991,5(4):240-244,252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监测仪器设备的精良及监测方法的科学性则是获得优质数据的保障工具.本文运用数学方法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采样仪器进行了采样误差的分析研究,指出了改善仪器和改善监测方法去获取更精确数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池靖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4):251-253
对悬浮颗粒物室外人体暴露的测定一直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设计有效的网络就要求对测定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数量、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进行调整。采样位置要求能表征因周围污染源对附近地区和城市最小影响的空间数值。虽然大多数判定PM是否达标的测定方法是每第3天至第6天的24h监测,但是室外人体暴露的评价要求连续监测一整天。最好有1h或更短时间的监测时段。更详细的粒径大小和化学性质数据也很有必要,因为较小的颗粒及其特殊的化学物质要比总的样品质量更有助于反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池靖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3):187-192
对悬浮颗粒物室外人体暴露的测定一直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设计有效的网络就要求对测定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数量、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进行调整。采样位置要求能表征因周围污染源对附近地区和城市最小影响的空间数值。虽然大多数判定PM是否达标的测定方法是每第3天至第6天的24h监测,但是室外人体暴露的评价要求连续监测一整天,最好有1h或更短时间的监测时段。更详细的粒径大小和化学性质数据也很有必要,因为较小的颗粒及其特殊的化学物质要比总的样品质量更有助于反映对缝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悬浮颗粒物室外人体暴露的测定一直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设计有效的网络就要求对测定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数量、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进行调整。采样位置要求能表征因周围污染源对附近地区和城市最小影响的空间数值。虽然大多数判定PM是否达标的测定方法是每第3天至第6天的24 h监测,但是室外人体暴露的评价要求连续监测一整天,最好有1h或更短时间的监测时段。更详细的粒径大小和化学性质数据也很有必要,因为较小的颗粒及其特殊的化学物质要比总的样品质量更有助于反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在大流量TSP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姜绍辉,印旭蓓(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26006)1问题的提出南通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现按照国际监测规范采用大流量采样仪器进行TSP监测。由于该数据统计须以手工计算,整个计算过程十分繁琐,笔者设想利用计算机进行数...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采样是环境监测程序中的关键步骤,是保证环境监测分析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大气监测中尤为如此。 多年来,我区和全国大部分地区、厂矿监测站所采用的间断采样测定瞬时值的方法,来监测大气的SO_2 ,NOx。由于所得结果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很难客观地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该法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淘汰。为保证大气采样的合理性,代表性和准确性。国家环保局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将大气间断采样改为  相似文献   

20.
县级环境监测站污染源监督监测普遍存在监测任务与人力、财力的矛盾,而污染源样品的采集又是污染源监督监测的主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污染源监督监测管理的实践出发,谈谈怎样以较少的人力和费用,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从而得到有实用价值的可靠数据,更好的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1 确定合理的采样频率采样频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依据管理的需要和监测站的监测能力来确定.采样频率过低,不能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不能起到监督监测的效能;采样频率过高,会使环境监测的负担过重,不利于提高监测质量.因此,确定合理的采样频率十分必要.确定采样频率的方法较多,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