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增设带喷淋装置的除尘仓,对复混肥生产中烘干尾气原有除尘系统进行改造,使复混肥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粉尘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废弃PCB板热拆解回收过程尾气治理方法,其特征是待处理尾气首先经过活性炭吸附装置,滤除尾气中的固体粉尘、重金属颗粒、部分无机非金属氧化物以及部分有机气体等;再将预处理后的尾气通入喷淋塔,使其与喷淋塔中的碱性净化液充分反应,去除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氧化物和部分有机气体;最后将喷淋塔顶部排出的尾气通入高温燃烧设备进行燃烧处理,最终排放出无污染的气体。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废弃PCB板热拆解回收过程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部分利用了尾气中可燃气体成分。  相似文献   

3.
X780.l 9402962磺胺生产中废气的治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周启云(长寿化工总厂)//化工环保/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一1994,14(l)一26一29 环情X一32 磺胺生产过程中产生氮磺酸尾气、废氨气及氯化氢尾气污染环境。长寿化工总厂本着以废治废的原则,对氯磺酸尾气采用浓酸吸收一水洗-氨吸收一水洗工艺治理,502、HCI、503的吸收率分别为97.55%、93.91%和98.71%。利用氨易溶于水的特点,将氨化反应和水解反应产生的废氨气通入缓冲雄,收集并去除气体带来的磺胺产品等饱沫后,水冷却再用冷冻水喷淋吸收,得到稀氨水,可回用于氮磺酸尾气和HCI尾气…  相似文献   

4.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及选择离子检测(SIR)技术。结合超声波回流提取和柱层析化学分组预分离的前处理方法.了解燃油助动车与柴油车尾气冷凝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在2类尾气冷凝颗粒物中分别检出234种与144种有机化合物及同分异构体。均含有已知是人类致癌物的4~6环多环芳烃,柴油车尾气中苯并[a]芘含量为11—27μg/g。燃油助动车比柴油车燃烧效率更差.其尾气颗粒物对人体慢性毒性效应可能更严重。实验结果警示人们应尽快改进发动机机械性能.尤其是先天结构不甚合理的二冲程单缸发动机的燃油助动车.研究开发环保型机动车.严格控制并净化尾气有害物排放。  相似文献   

5.
最近 ,一种能降低重型柴油发动机 NOx 排放 50 %的新装置已由 TNO公路运输研究所完成设计。这项新发明被称作尾气再循环系统 ,据称能够使卡车排气更利于环境保护。NOx产生于发动机汽缸内的高温燃烧反应。研究的内容是将排出的烟气重新回用到发动机燃料喷入系统 ,从而进一步降低排出烟气温度 ,排出烟气吸收了产生的大部分热量 ,与此同时 ,它并不参与燃烧过程。系统中的关键元件是一种文杜里喷嘴混合器 ,该技术立足于虹吸动力与压力的降低结合起来。整套系统的样品机为满足商业目的已被制造完成 ,目前已有几家发动机生产商已经对其进行了测…  相似文献   

6.
硼铁合金烟气净化喷淋塔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采用fluent软件平台,针对某硼铁合金厂烟气处理系统中现有设计参数及操作条件下喷淋塔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对有无喷淋条件下的烟气流场分布进行了对比,另外还分析了喷淋压力,烟气进口速度,以及液滴分布对气液流场分布的影响。较高的喷淋压力和较低的烟气速度有利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液滴的分布也影响着气液两相的传质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厂碳酸钠喷雾干燥排出的尾气中含酚也较高,尾气除尖喷淋水洗之中含酚也较高,同时由于碳酸钠为间断生产,对污水处埋场爆气池的冲击负荷大,造成污水处理总排出口的酚含量超过排放标准。为同时解决尾气和喷淋水洗水中酚含量高的问题,我们改革了碳  相似文献   

8.
针对硝基甲烷工艺尾气中的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去除问题,在自行设计的四级填料喷淋吸收塔中进行湿法脱硝研究,实验条件下总脱硝效率能达到85%。实验先采取亚氯酸钠溶液对尾气进行氧化处理,后使用纯碱溶液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并对气速、液气比、温度、溶液pH值等工况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尾气污染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份和危害,从改进汽车燃油减少尾气污染、对汽车发动机内部进行调试、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措施、发动机内部净化处理措施、加强行政管理五个方面对汽车尾气化处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长期贮存下涡轮泵端面密封变形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安全使用的影响,对端面密封在长期贮存条件下的变形情况和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长期贮存的端面密封静环组件最大变形量,对端面密封泄漏率进行了理论计算.为开展地面漏气和漏液试验设计,加工了模拟变形静环组件,通过试验建立了静环组件变形与漏气和漏液关系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长期贮存条件下涡轮泵端面密封变形导致的介质泄漏会给发动机安全使用造成隐患,研究结果将为长期贮存条件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安全使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船用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很高,为了降低排气管道和排气烟羽的红外辐射,在排气喷管上方安装排气引射装置,利用引射原理卷吸环境中的冷空气,降低排气温度,同时在壁面上形成冷却气膜,防止壁面温度升高。排气引射装置的扩压管为多级圆环结构组成,文中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扩压管圆环间狭缝结构对壁面温度的影响,得到了壁面上的温度分布,确定了冷却气膜的长度,为扩压管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豆蛋白粉生产过程中喷雾干燥塔尾气温度较高,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现实,也针对目前的节能需求,对现有的喷雾干燥塔的尾气排放部分进行改造,设计一个片状空气预热器,以利用高温的尾气与系统的进气做热交换,实现热量再利用,降耗和提高蛋白粉产率的目的,并对投资收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车用发动机热平衡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发动机热量分配、热负荷及冷却系统智能控制为切入点,综述了车用发动机热平衡研究的现状,并探讨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指出针对我国特殊的高原环境,进行极端工作环境下热量分配变化规律的研究、发动机热平衡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开展高原环境柴油机冷却系统智能控制研究,以最优化匹配散热需求是未来发动机热平衡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对大功率柴油机起动过程影响规律。方法针对平原和高原地区某12缸柴油机进行实车起动试验,对两种环境下柴油机起动过程转速与缸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种环境起动过程滞燃期变化规律,同时对两种环境起动过程喷雾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发现在高原环境起动过程加速阶段更易出现滞速,甚至失火现象,两种环境下起动过程中以时间计滞燃期均在加速阶段快速下降,在过渡阶段下降平缓,在同一时刻高原环境滞燃期更大,且波动更大,最大可达0.9 ms。喷雾过程仿真结果发现,高原环境起动过程喷雾贯穿距发展更快,油束重心更接近燃烧室壁面。结论高原环境使得柴油机起动过程喷雾贯穿距增大,油束碰壁导致混合气形成质量变差,滞燃期变长,最终导致高原环境下起动过程出现滞速甚至失火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汽车排放的尾气也给大气环境和人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伤害。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迫需加强汽车尾气的治理。文章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废气再循环技术,分层燃烧技术,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多气门技术等发动机净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汽车尾气净化等离子体处理、纳米催化、汽车磁化净化等尾气净化新技术,对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DOC+CDPF对生物柴油燃烧颗粒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台满足国五排放法规的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DOC+CDPF后处理装置)前后,柴油机燃用B20燃料(燃料含20%体积掺混比的生物柴油)的颗粒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未加装该后处理装置时,该机排气颗粒数量浓度的粒径分布呈双峰形态,B20燃料的排气颗粒数量浓度的峰值粒径在10nm和50nm附近,纯柴油的排气颗粒数量浓度的峰值粒径在50nm和200nm附近.在颗粒粒径小于120nm的区域,该机燃用B20燃料的排气颗粒数量浓度大于纯柴油.加装该后处理装置后,该机排气颗粒数量浓度的粒径分布呈多峰形态,峰值粒径在10nm、20nm和60nm附近.加装DOC+CDPF后,不论是柴油还是B20燃料,与原机相比,柴油机排气颗粒总数量下降明显,其中60~200nm粒径范围的颗粒数量浓度降幅更为显著.在相同工况下,DOC+CDPF对柴油机燃用B20燃料的颗粒总数量净化效率高于纯柴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大气压力特别是高空条件对水平对置活塞汽油机热平衡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内燃机高空模拟试验台进行不同海拔高度(0~7000 m)下水平对置活塞汽油机的热平衡试验,测得不同海拔下排温、缸体表面温度等特征参数,计算热流量分配特性,并对比分析热流量分配特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随海拔升高,汽油机排温和缸体表面温度逐渐下降,且海拔愈高,缸体表面温度下降幅度愈大。汽油机有效功率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余项损失百分比逐渐上升,且在低转速下,变化幅度增大。在6000 m模拟海拔、3000 r/min转速下,汽油机有效热效率不到5%,而余项损失达到了30%以上,此时部分汽油甚至并未燃烧。结论高空环境对水平对置汽油机热平衡性能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制约其高海拔性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前针对加装FBC-DPF(燃油添加剂-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后的柴油机放特性研究较少,并且缺乏FBC-DPF对颗粒物中PAHs排放量的影响效果研究. 为全面评估加装FBC-DPF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和FBC-DPF对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排放污染控制效果,在发动机台架上对装有FBC-DPF的重型柴油机进行了颗粒物排放特性试验. 利用电子低压撞击仪(ELPI)测量加装FBC-DPF前、后柴油机颗粒物的数浓度与粒径分布,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加装FBC-DPF前、后尾气中的固相PAHs,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加装FBC-DPF前、后尾气中的固相PAHs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①加装FBC-DPF后柴油机排放的颗粒物数浓度大幅降低,FBC-DPF对尾气中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平均值在95%左右;②加装FBC-DPF后柴油机固相PAHs总比排放量有所降低,在大负荷区域降幅在25.0%~88.0%之间;③加装FBC-DPF前的颗粒物中位直径为30~89nm,而加装FBC-DPF后的颗粒物中位直径为41~98nm,平均增幅为38.2%. 对于国Ⅳ及未来国Ⅴ柴油机排放法规,FBC-DPF是解决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有效手段;此外,FBC-DPF可以大幅降低柴油机尾气中的有毒成分,并且能够适应高含硫量的燃油环境.   相似文献   

19.
Ship auxiliary engines contribute large amounts of air pollutants when at berth.Biodiesel,including that from waste cooking oil(WCO),can favor a reduction in the emission of primary pollutant when used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missions of gaseous intermediate-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IVOCs) between WCO biodiesel and marine gas oil(MGO)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 production of exhausts.Results revealed that WCO exhaust exhibited similar IVOC composition and volatility distribution to MGO exhaust,despi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uel contents.While WCO biodiesel could reduce IVOC emissions by 50% as compared to MGO,and thus reduced the SOA production from IVOCs.The compositions and volatility distributions of exhaust IVOCs varied to those of their fuels,implying that fuel-component-based SOA predicting model should be used with more cautions when assessing SOA production of WCO and MGO exhausts.WCO biodiesel is a cleaner fuel comparing to conventional MGO on ship auxiliary engines with regard to the reductions in gaseous IVOC emissions and corresponding SOA productions.Although 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est bench,the result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representative due to the widely applications of the test engine and MGO fuel on real-world ships.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了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尾气中的非常规排放物--甲醛.通过对不同采样方法和采样条件的比较,设计了采样系统,确定了用吸收液吸收的方法采集尾气中的甲醛.利用尾气中的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DNPH)酸性饱和溶液反应生成甲醛腙的特性,通过检测甲醛腙的浓度来检测尾气中的甲醛含量.应用本方法检测一台采用DMCC燃烧模式的发动机尾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测量其尾气中的甲醛浓度.检测数据显示,当发动机运行DMCC燃烧模式时,相同转速下同一负荷时喷醇量越大,尾气中甲醛浓度越多;在相同的甲醇对柴油的替代率条件下,负荷越低尾气中甲醛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