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影响着并改造着自然环境。人口、社会、自然环境均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它们存在着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理解把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和重点任务,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指出实现人与自然合谐相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并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合谐共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5,(5)
人是自然环境的建设者,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受益者。以环境优美闻名于世的新西兰,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要增强生态文明自觉,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资源,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把保护环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热爱自然,重视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个人行为对自然的破坏,积极投身于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只要人人共建生态文明,就能共享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6.
7.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无情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一个村庄、部落,随时都可能被自然界所吐噬。近几年发生的海啸、非典、酸雨、禽流感等也证明了这一点。而要想避免自然灾害,只有善待自然。自然界没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但环境资源无代价的旧观念,使人们为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惜血本。一些企业或地方政府只通过经济增长体现政绩或牟取利润,从不关心资源与环境本身的状况和承载能力,长此下去,经济指标看 相似文献
8.
9.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10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生态环境部系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和富足,同时也制造了人与环境不和谐的负历史。当前,应对负历史的环境保护制度总体上都是作为发展主题的补充性、救济性措施而存在,包含了对人与环境不和谐问题的严重轻视。若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必须先克服这种轻视,实施"双轨制生活",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社会发展基本政务。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十年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予以了全面总结,对未来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和绿色发展转型任务作出了总体部署。在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此为指导,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3.
14.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这一理论。阐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是导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只有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开。 相似文献
16.
17.
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旨在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首次被纳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标志我国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如同“知识经济”一样, “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她坐在近岸海滩的一块石头上,披着一头美丽的长发,用一双深情的眸子凝视着大海,在沉思遥想。这就是“美人鱼”的故乡──哥本哈根。初来时,我被这里的众多自行车所不解,难道丹麦人不习惯享受现代交通工具?哥本哈根大学雕塑系的同室好友威廉·安德森自豪地向我介绍说:“自觉地注重环境保护已成为丹麦良好的社会风尚,丹麦农村建立的‘风车公园’最为典型。为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自行车。”他友善地提醒道:“丹麦人讲文明.爱护环境,不仅严以律已.同时还会‘殃及’他人。你若触犯公德一准会有‘好事者’与你理论…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伦理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对于指导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23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本期邀请生态文学作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青松、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卢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王利华分别从文学、哲学与历史的角度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