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说,世界上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中国的饮食。的确,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内地到边陲,中国人非常注重吃、讲究吃;从满汉全席到夜市排档, 从八大菜系到农家土菜,处处都显示着中国“吃”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你在大谈色、香、味,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吃进去的到底是健康还是负担呢? 一场SARS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而环境意识、动物保护意识和无公害意识的加强也让那些想吃山珍野味的“猎奇者”收敛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性地看待“吃”,如何吃的科学、吃的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抽水马桶文明的膜拜咱们中国人在“吃”的文化上很有成就,是公认的世界上最讲究“吃”的国家。所以近年来到过中国大陆观光的游客,莫不对中国“吃”的艺术大加称赞。然而在饕餮一顿美食之后,到了新陈代谢必须上访的地方时,大多都有个共同的经验,不是被脏臭惊恐得踌躇不前,就是即刻回头另觅他处。有人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终于就位,然而在数次勇试之后,竟又被四周的污秽逼得难以“下文”。中国的厕所落伍是无可否认的,尤其对使用过西式的抽水马桶的人来说。而抽水马桶也确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个能代表西方现代文明的“标的物”,人们对它的膜拜也自然成了“大趋势”一九三三年元旦,《东方杂志》曾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为题,辑录了许多名作家、教授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我是《绿叶》的忠实读者,每期《绿叶》都非常喜欢。爱之深,责之切,因此想给《绿叶》提点建议。作为国内宣传环境文化的杂志,我觉得,《绿叶》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思想,特别是其中“和”的思想。在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目的的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席卷华夏、中国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向广大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通天、连地、和人”的宝贵思想,是非常必要的。随信寄来短文一篇,谈一点自己对“和”的理解。不成系统,不过是一点读书心得,希望向广大读者求教。中华文化,其根本者,和也。《易》曰:“…  相似文献   

4.
“不错,我就是黄成德。”清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惟身上一件注有“佳能”标志的马甲,表明了他摄影记者的身份。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位“文弱书生”与传说中的那个“不怕死的摄影记者”联系起来。就是这个黄成德,就是他,创下了首次骑摩托车抵达长江源头的纪录;也是他,首次穿越我国西部四大无人区,并完成了首次骑摩托车抵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壮举。  相似文献   

5.
《绿叶》2017,(1)
正中国竹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曾被西方学者称为“竹子文明”~1。在长久历史进程中,中国民众对竹子投注了诸多情感,利用竹子的物质功能与文化象征衍生、创造出一系列人与竹子共荣的故事,塑造出中国文化中特定的竹子符号,充溢着赞美之词。从古至今,竹子的气质与内涵虽被广泛运用,但民众的精神世界与竹子气质之间的历史关联并没有被完全厘清。王利华教  相似文献   

6.
张小军 《绿叶》2008,(7):25-33
文化认知指导着人的行动,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进而带来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文化全球化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西方化引导着中国的现代化。在不断对自己的过度"文化革命"和对西方的过度"文化屈服"之中,中国文化丧失了灵魂,带着误解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中国、中国人向着消费主义、商业化和物化一边倒,生态危机严峻,社会问题迭生。面对精神家园的沦陷,人们漠然,甚至心安理得,这是真正的文化生态危机。树立文化自觉,加强文化环保意识,应成为未来中国的重要关节。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全球“反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也是全球十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被称为是“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五色糯米饭只能在过“姊妹节”的时候才用。因它有红、绿、黑、黄、白五种颜色,故而得名。红、绿、黑三色取自三种树叶汁的天然颜色,黄色取自一种叫黄饭花的花冠熬出的色素,白色取自糯米洁白的本色。这种天然的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清香四溢,别具风味呢!  相似文献   

8.
“弱水三千,惟取一瓢饮”;“大厦千间,惟眠六尺”。我们的生活在温饱之后,当求健康舒适,精神内涵丰富,不应追求奢侈。什么宴席、什么时装、什么豪宅、什么汽车……人,应当把握自己。我看过这样的报道:美国洛克菲勒住宾馆要的是廉价房间,经理人员告诉他:“你儿子住的是最好房间。”他说:“我儿子有一个有钱的爸爸,但我没有。”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关注生态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呢?一、“生态”是如何热起来的?当今中国“生态”热是不争的事实,林业搞生态林业,农业搞生态农业,这里“生态城市”那里有“生态县”。就在某月中旬一天,我在北京前门楼见到一幢厕所大牌子上写着:“生态卫生间”。这使我很受感动,心想:呀,生态都宣传到厕所里来了,北京的前门楼周边可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繁华,流动人口最多的地方,北京的厕所都生态化了,全国、全世界都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10.
汪晖 《绿叶》2008,(2):6-12
发展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共识,以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为中心的发展主义,制造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并使得地方、乡村的传统、文化价值衰败消亡,而后者恰恰是摆脱现代性、惟发展主义的宝贵资源,更是维系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基石。环保是未来的大政治,作为大国的中国应突破单纯的环境保护,通过对发展和生态问题、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思考和规划,走出不同于西方发展逻辑的自主性发展新路来。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08,(7):82-82
《功夫熊猫》中的“师傅大人”的原型,原来就是它,小熊猫! 小熊猫 食肉目 浣熊科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小熊猫四肢粗短,体形肥胖,体长40~60厘米。背部毛色为红棕色,其眼眶和两颊甚至连嘴周围及胡须都是白色。最好看的是一条蓬松的长尾巴,其棕色与白色相间的九节环纹,非常惹人喜爱,“九节狼”的别名因此而得。  相似文献   

12.
麻雀     
在我的童年里,“百鸟图”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今天的孩子来说,“百鸟图”就是一个真实的童话世界。那时候,世界到处都是鸟。房上、墙上、树上、地上、电线上和窑洞上,时不时地落满了鸟。它们有的刚从前线“歼敌”回来,疲惫不堪地眯缝着眼睛,喘息着;有的静静地沉思着,像个伟大的哲学家;有的啁啁啾啾;有的飞来飞去,跳来跳去。那抖动着翅膀的百灵鸟,似乎定在了空中,唱着醉人的歌;画眉、杜鹃和相思鸟,更是鸟中的歌后,假若人鸟同台比赛,毛阿敏宋祖英也可能甘拜下风,望尘莫及;在万里长空中,耀眼的燕子,时高时低;搏击长空的苍鹰,像侦察机似的,…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6,(5)
本刊讯(记者若耶)4月29 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在湖南永州双牌县阳明山拉开帷幕。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介绍,永州阳明山与台湾阳明山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和”文化则是两岸阳明山文化最高境界的代表。“和”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此次文化旅游节,旨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交流。“党和国家提出的‘八荣八耻’之中,第一便是以热爱祖国为荣。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00,(2)
绿色蔬菜是指蔬菜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其总体颜色为绿色。如菠菜、韭菜、芹菜、香菜、青椒等。黄色蔬菜是指蔬菜所含的色素以类胡萝卜素或黄酮类色素为主,总体颜色呈黄色的蔬菜。例如胡萝卜、黄花菜、马铃薯、瓜类等。黄酮类色素在生理上有降低血管渗透性和防止血管破裂的作用。还有一些其他颜色的蔬菜,但种类较少。以浅色或白色为主。蔬菜的营养虽然大致是绿色蔬菜优于黄色蔬菜,黄色蔬菜优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5,(2):15-16
春节是中华民族极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一个个古老的习俗,构成了春节浓浓的年味儿。相比较于西方,中国"年文化"源远流长,更有味道。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新年则是从甜甜的一碗腊八粥时就微微地听到了年的脚步,直到转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几天,才在狂热中慢慢画上句号。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卫生,称为打扬尘。传说扬尘惹火,蜘蛛丝网  相似文献   

16.
王宇杰  张铁军 《青海环境》2023,(2):62-66+7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态层面的理论表述。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做到“两个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破除了西方唯“人类中心主义”至上的思想,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永续发展,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两个结合”的融会贯通和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17.
凡有点儿文化的人多半都知道达尔文。尽管他是100多年前的人,仍然是现代人心目中的科学权威。能够把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引证得头头是道的人,不仅在科学界,几乎遍及文学、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尽管他们未必读过达尔文的原作:《物种起源》。这就是权威的力量,似乎不需要后代人去怀疑,去考证。只要我们说:“达尔文说过……”就已经胜券在握。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其实在很多人的论文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却是“权威胜于雄辩”,为了证明一件事、一个道  相似文献   

18.
屈振辉 《环境教育》2008,(12):17-18
人的生存与发展须臾都不可离开环境,环境道德是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构成。公民道德建设关系国家发展以及社会和谐,若要全面提升全民族环境道德意识与素质,必须立足本土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中华民族极为注重礼在道德教化中的功能,“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杨心内容和精髓,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中应有之意,必须重视“礼”在环境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马腾飞──德阳市市中区经济开发区一瞥邓永德,田柯(本刊记者)在“德政如阳”的德阳市区西侧,一直流传着从西方“极乐世界”——如来佛座下飞来了一匹金色的天马,造福这方故土的神话故事。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盼望着“天马”带来“福气”,时光流逝,夙愿依旧!但...  相似文献   

20.
11月15日,陈佩斯身背一个白色布包,脚穿一双黑色布鞋,出现在“留住美好自然,成就绿色中国”项目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声称要和环保界人士一起掀起健康环保的新时尚。“背着这个白布包,我觉得自己很有身份。”他自豪地说,“我平时生活比较注重环保,我认为环保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衣食住行做起。在中国,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然而由于有些环保宣传工作还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老百姓对于怎么参与环保还不太清楚。”“留住美好自然,成就绿色中国”项目是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和保护国际共同主办的大型系列自然保护公益活动,旨在联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