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柴油机废气与大气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1.大气污染与汽车废气所谓大气污染,是人为的排放污染物和它们转化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积累到一定浓度危害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以及工业交通产生的废气,其中,汽车废气又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随着工业发展及能源结构的改变,大气污染经历了煤烟气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三个时期,其中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废气中的 NO_x 和 HC 之间的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洛杉矶治理光化学烟雾的历史进程自2011年起,中国的雾霾频发,屡次成为公众焦点。其实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洛杉矶在70多年前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形。洛杉矶最早的光化学烟雾发生在二战时期,当地居民们甚至以为这些烟雾是日本投放的化学武器。事实上,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真正"元凶"是机动车排放,但是当时人们没有很快地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光化学烟雾是淡棕红色的,而机动车尾气是无色的。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主要是机动车  相似文献   

3.
美国佐治程州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指出,树木对城市光化学烟雾有重要贡献。树木释放出大量的天然烃类物质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城市已经减少了汽车和工业的烃类物质排放而臭氧污染并不减少。佐治亚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的W.L.Cch-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兰州西固区,每当夏秋季节、特别是在雨后初晴时,经常出现一种有特殊腥臭气味的、能刺激人眼流泪的浅蓝色烟雾。就西固区的大气污染源来看,虽然汽车交通量不大,但是,有兰化、兰炼等工厂每天排放或泄漏出大量的碳氢化物,加之西固海拔较高、太阳紫外辐射较强,因此,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形成光化学烟雾是完全有可能的。 基于上述分析,在1978年6—10月,我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光化学烟雾成因的科学研究是很不充分的,只是接受了美国“汽车排气论”的观点,采取了积极控制汽车排气的措施,但是,依然没有制止住烟雾的发生.作者北川彻三根据日本许多光化学烟雾的  相似文献   

6.
各种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大气污染,特别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汽车尾气含有大量CO、HC、NxO与SO_2等,在阳光作用下起光化学反应后,会产生光化学烟雾,这是目前许多城市大气中危害很大的污染物。随着各类汽车数量的增加,城市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据UNEP报道,  相似文献   

7.
氮氧化物(NOx)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会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并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雷电等自然过程,小部分来自于人类活动的排放。而在人类活动造成的氮氧化物排放中,燃煤火电厂是最主要的来源。因此,针对火电厂燃烧烟气的脱硝技术也应运而生。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火电厂烟气脱硝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8.
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样,汽车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一柄“双刃剑”。在其产生的环境污染未被人们所认知时,汽车的安全性和动力性是生产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世界各地时有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自此,汽车的环保排放问题不可回避地摆在了每一位生产者、使用者和管理者面前。机动车排气污染与防治日益为政府所重视、公众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微量乙烯,对人体健康虽没有明显的直接危害,但烯烃类与氮氧化物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是为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初级污染物之一。乙烯对许多植物有危害。0.1mg/l的乙烯,足以造成植物生理上的变化。例如,上海石化总厂在建厂初期,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微  相似文献   

10.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对大气区域性复合型污染有着重要影响的参与物和前体物,对大气中的光化学烟雾、二次气溶胶(SOA)和酸雨等有重要的影响。鉴于排放因子是构建排放清单的重要基础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在已将国内VOCs的排放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具体讨论固定燃烧源、移动源、工艺过程源、化石燃料分配源和溶剂产品使用源等排放源的排放因子。基于上述方法建立排放因子库,同时构建我国2012年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了解分析中国VOCs的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 据《环境科学》1980年第5期刊登的论文报道,我国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在1979年7月至9月期间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现在已经清楚,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起源物质,S_2O存在对光化学烟雾形成有明显影  相似文献   

12.
来源于化工、医药、汽车领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质,也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各国对VOC的排放政策都越来越严格。VOC的处理方法常见的有吸附法、热力燃烧法等,其中吸附法由于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而得以普遍应用。对于不同类型的VOC废气,采用吸附法处理时需要对吸附技术进行改进后再应用到实际,针对于此总结了处理不同类型VOC废气的吸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经验表明,控制VOCs排放是减少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有效措施。占据40%以上人为源排放量的工业源VOCs以无组织排放为主,几乎涉及工业生产全过程,其排放量估算方法的确定和监控体系的建立都对现行以有组织排放管理为主的大气环境管理模式提出挑战。结合我国大气环境管理要求,提出工业源VOCs综合整治建议,促进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模式的更新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CO浓度高的公路交叉点等地的大气污染,日本在1966年曾对汽车尾气中的CO浓度进行了规定。而后,又对与光化学烟雾有关的物质HC、NO_x等进行了规定。1978年实施了所谓日本的马斯奇法的乘车规定,此后,汽车尾气对策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另外,在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之际,日本公布了合理使用能源的法律,对汽车也进一步提出了降低油耗的要求。为了取得排气净化和降低油耗的效果,不断扩大高水平技术的开发。最近,由于电子计算机和新材料的应用,改善了引擎的综合性能,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对柴油车,1974年施实了尾气排放规定,以后进行过几次补充,目前正拟对规定进行修订。以下,主要对汽车尾气对策技术作一回顾,并对今后发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5.
控制车用汽油有害物质降低机动车排放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首先介绍了汽油成分的基本特性,及不同组分对于排放的影响。汽油组成中硫对汽车排放影响较大;芳烃和苯的排放对人体徤康有害;烯烃不仅是影响发动机喷嘴进气阀及燃烧室沉积物生成的重要因素,而且影响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中国汽油的特点是烯烃含量高,芳烃和苯含量低,硫含量有上升的趋势。还介绍了国外汽油组成的变化趋势和发展动向,根据上述特点,在《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中对9项指标提出了上限值:苯为2.5%;烯烃为35%;芳烃为40%;锰为18 mg/L;铅为13 mg/L;磷为1.3 mg/L;硫为0.08 % ;铁和铜不得检出。   相似文献   

16.
控制车用汽油有害物质降低机动车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汽油成分的基本特性,及不同组分对于排放的影响。汽油组成中硫对汽车排放影响较大;芳烃和苯的排放对人体健康有害;烯烃不仅是影响发动机喷嘴、进气阀及燃烧室沉积物生成的重要因素,而且影响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中国汽油的特点是烯烃含量高,芳烃和苯含量低,硫含量有上升的趋势。还介绍了国外汽油组成的变化趋势和发展动向,根据上述特点,在《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中对9 项指标提出了上限值:苯为2-5 % ;烯烃为35 % ;芳烃为40 % ;锰为18 mg/L;铅为13 mg/L;磷为1-3 mg/L;硫为0-08 % ;铁和铜不得检出  相似文献   

17.
铝加工行业冷轧生产工序,冷轧机在轧制过程中需采用全油润滑冷却,在轧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气,含油废气排放至空气中会有恶臭产生,且在一定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氧化氮和光化学氧化剂自然界中的天然氮氧化物(NO和N_2O)约为990×10~6吨/年,主要来自火山爆发和细菌的活动。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量约为48×10~6吨/年。 NO_x和其他污染物反应后生成二次污染物,即光化学氧化剂,其主要组分是NO_x、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这些组分与其他许多有机污染物一起形成光化学烟雾。NO_x和光化学氧化剂与SO_2一样,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11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首次公布了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1980—2009年,全国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污染物排放量与汽车保有量呈线性关系增长。2000年后,污染物排放量增速有所减缓,这与国家不断实施严格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淘汰高排放的"黄标车"等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20.
1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发展,机动车车辆迅速增加,由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大气中碳氢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经过复杂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强烈影响。为控制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有必要对空气中总碳氢化合物污染状况作进一步调查研究。1986年一1987年,我们曾用吸附富集一气相色谱法对大气中非甲烷烃进行过分析测定,该方法对大气中非甲烷烃分析测定需用吸附富集法进行采集,需加热解析测定含量,采样时间长,不适合大量样品的分析测定。本实验对大气中总碳氢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