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熊敏桢 《环境保护》2007,(10B):50-52
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环境税费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运用环境税费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现有税费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充分发挥环境税费在控制污染中的调控作用,全面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环境危机使人们日益关注环境问题。把环境因素纳入现行会计体系是大势所趋,环境会计是当前会计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其核心的环境成本也受到会计界的关注。本文针对油田企业环境成本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环境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介绍本届环境经济工作组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研究工作和政策建议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相结合。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后果是检验这一转变过程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即可以衡量市场化进程是否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市场化进程中的有些因素显然是有利于环境的。尽管中国的资源价格已进行了很大调整,但仍不足以反映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成本。特别是—些关键资源,例如土地、水体等被当作纳污场所利用,并对其进行补贴。这样的政策将导致不经济和不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形成。市场体系有助于使资源价格回归其真实经济成本,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世界各地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压力。中国也一样,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并且越来越尖锐。我们的经济还需要继续增长,而资源又十分有限,加强资源管理就成为应对压力增长的必然选择。2005年底颁布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5.
略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如何保护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创造出经济效益,环境成本则是其的核心问题。重视环境成本是环境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国湖泊水资源问题与优化调控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湖泊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实施优化调控战略是中国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文中扼要综述了中国湖泊水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短缺、湖泊水资源污染和相关问题,指出湖泊资源优化调控的思路是进行湖泊流域系统的综合调控,目前针对中国湖泊水资源问题的优化战略措施包括:实施湖泊水资源流域管理战略、建立流域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增加科技投入并因地制宜实施环境整治、流域污染的全过程与全方位控制、实施环境教育战略。  相似文献   

7.
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经济发展应当考虑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内在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环境成本内在化需要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进而在其产权市场上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8.
论区际环境关系及其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际环境关系是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烯缺资源纳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局部环境利益的差异,不同区域的环境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势必把环境成本转嫁与其他区域,这就促使原始的纯粹的区际自然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区际环境关系发育和建立,文章认为,区际环境关系受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影响,应从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方面着手调控区际环境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区际环境协作关系,以实现环境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整治。  相似文献   

9.
熊敏桢 《环境保护》2007,(20):50-52
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环境税费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运用环境税费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现有税费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充分发挥环境税费在控制污染中的调控作用,全面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一个由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5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巨系统。通过提出综合衡量系统“协调性”和“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人居环境复合系统内5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度情况。并运用灰色预测理论构建GM(1,N)动态模型,预测未来几年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Water supply is the primary element of an urban system. Due to rapid urbanization and water scarcity, maintaining a stable and safe water supply has become a challenge to many cities, whereas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is lost from the pipes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Water leakage is not only a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but also incurs great socio-economic cost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potential water leakage control approaches and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benefits of each to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water leakage could be further reduced by improving leakage detection capability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predictive modeling and monitoring instruments, optimizing pipe maintenance strategy, and developing an instant pressure regulation system. The environment could benefit from these actions because of water savings and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s well 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将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瓶颈约束,从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阐明了产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原因,并指出:资源环境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部性特征和资源环境实际成本与资源环境价格中所包含成本的不一致性导致了目前资源环境利用的低效率;对资源环境的低效利用产生了环境污染、加速了资源耗竭;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促进环境质量需求提高的机制,这种机制的作用也是产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湿地环境开发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讨论了鄱阳湖区湿地生态功能,分析了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湿地资源衰退,水生生物难以恢复,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Industry is responsible for high water consumption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water resource deterioration. However, industries are seeking alternatives that minimize the impact of using these natural resources. Some of the alternatives for reducing water consumption involve the reuse and/or recycling of wastewater. This study aims to seek alternatives to optimize water networks, minimize freshwater consumption and/or reduce costs. A non-linear program (NLP) model targeting the minimization of freshwater consumption and/or operating costs was develop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equations of chemical species (contaminants) and mass (water). Options to reduce the cost and consumption of networks with and without regeneration processes are presented. The solutions are identified using a two-step procedure in which cost is optimized while the previously obtained minimum freshwater consumption remains fixed. The results showed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results reported by other authors.  相似文献   

15.
张书海  阮端斌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0):2358-2370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区域资源基础条件、指导国土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承载力评价中动态承载机制不够清晰、资源要素动态性评价不够充分等问题,从开放系统角度反思承载力的时空动态性,探索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人口四个子系统间的关联耦合机制,讨论资源流动对资源流入地和流出地承载规模及承载质量的影响,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的理论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天津市武清区。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静态评价,该框架下的动态承载力评价结果更贴近于地方资源环境支撑的真实情况,对于地方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决策和区域层面的资源空间优化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生态学视角下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具有与生物高度相似的成长性、竞争性、环境适应性、周期性等特征。循环经济作为近些年兴起的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进行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生态学原理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论文基于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理论和方法,对2003-2012年商洛市绿色GDP进行定量核算。核算结果如下:① 2003-2012年商洛市传统GDP分别在1.12×109 ~ 6.72×109美元之间,绿色GDP分别在9.80×108~ 3.35×109美元之间,各年度绿色GDP占GDP比重在49.85%~ 87.50%之间;② 自2003年以来,商洛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包括不可更新环境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产品)及环境资源价值消耗的持续增长,造成10 a间绿色GDP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各年度对自然资源价值消耗占GDP的比重处于6.55%~31.77%之间,各年度环境资源价值损耗占GDP的比重处于5.18%~24.39%之间,其中2008、2009年环境资源价值损耗对绿色GDP核算的影响大于自然资源损耗对绿色GDP核算的影响,其余年份均是自然资源的损耗大于环境资源的损耗;③ 输入资源包括从外部输入的汽油、柴油、化肥、农药等,对绿色GDP核算的影响较小,各年度占GDP比重保持在0.83%~1.30%之间。绿色GDP核算结果表明:近年来商洛市的经济发展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对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输入资源)的消耗,第二是商洛市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商洛市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继续延续这种依赖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模式,就会使当地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对维护城市水资源及环境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城市水域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出发,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研究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及模型。研究表明,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六位一体"调控具有时空层次性、综合性、阶段性特征,灰色评估模型可定量评估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程度,随着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其六位一体度亦随之增高。选取我国著名水域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进行案例比较研究,为我国城市水域生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以林木资源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促进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然而,在其编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论文认为:1)自然资源资产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另一种是进入经济体系、参与经济过程的自然资源,只有后者才具有相应的自然资源负债;2)自然资源负债是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导致的一种现时义务,其中,过度消耗可以通过设定负债临界值的方法予以确认;3)不同自然资源的负债临界值确认方法不同,以林木资源为例,其负债临界值应为兼顾林木可持续发展以及非经济效益的最大可开采量,将超过最大可开采量的消耗量确认为自然资源负债;4)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对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也具有两种形式,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紧缺地区能否支撑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限制指标。论文用动力学模型,通过3种方案对山东省未来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3种方案在未来20年的水资源平衡指数都是小于零的,这说明,水资源对应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不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也是不可以承载的,人口规模只有方案2可以承载。从方案1预测的结果看,从2006年到2025年,山东省总需水量在270×108~340×108m3之间,波动不是很大,工业用水上升了3倍,但农业用水下降不大;从方案2预测的结果看,总需水量变动较大,20年增加了近3倍,水资源消耗量太大,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20年里,山东省应加强宏观调控,适当控制GDP的增长速度,并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水资源消耗量,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方案3预测的结果看,山东省总需水量波动不是很大,尽管工业发展很快,但由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较大,所以整体工业用水量不升反降,农业用水量也在下降,这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