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COP14)将在波兰的波兹南召开,这是巴厘路线图所启动的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关键的里程碑.其实质就在于打破长期以来的谈判僵局,凝聚各国制定全球协议的政治意愿和合理预期,会议将把国际社会对于未来气候制度的讨论及进展转化为未来一年谈判的细节,就具体方案和行动达成一致,为2009年底哥本哈根谈判确立基调.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COP14)将在波兰的波兹南召开,这是巴厘路线图所启动的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关键的里程碑。其实质就在于打破长期以来的谈判僵局,凝聚各国制定全球协议的政治意愿和合理预期,会议将把国际社会对于未来气候制度的讨论及进展转化为未来一年谈判的细节,就具体方案和行动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3.
<正>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各国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一系列原则和要求采取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行动。本轮新气候制度的谈判进程从2007年"巴厘路线图"经过哥本哈根气候大会(COP15)的"滑铁卢"、到2011年转轨"德班平台"再到最终巴黎气候大会(COP21),已经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近期英国政府为推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不断造势,特别是在2009年6月26日英国政府发布了<通往哥本哈根之路>的战略性报告.英国作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长期以来在协调欧盟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立场以及欧盟气候变化政策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所以有必要关注英国气候变化新动向,认真解读<通往哥本哈根之路>这份阐明其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基本立场的战略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文茂 《环境》2010,(1):10-13
历时13天、100多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19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代表、5000多名媒体记者与会报道、几万名参与者争相入场……一场将决定2012年之后,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缩写为“COP15”),牵引了全世界无数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来自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的代表将在丹麦哥本哈根聚首,争取达成一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今年虽然是全球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巨大进展的一年,但仍有许多观察人士开始担心各国将无法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充分弥合分歧.  相似文献   

7.
经过13天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终于在丹麦时间2009年12月19日下午闭幕,初步达成了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尽管国际社会对该协议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化作为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对于各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已经或正在而且将来会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据新华社哥本哈根电(记者尚军刘晓燕)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12月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相似文献   

9.
2009绿色预想     
张毅 《世界环境》2009,(1):26-27
200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COPl4)在波兹南召开,虽然许多的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各国代表积极参与,但COP14还是在平淡中闭幕。辞旧迎新之际,亲临会场参与斡旋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再次表达了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对2009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期望。本文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自COP14会场的新闻稿综合整理而成,期待能给读者带来2009年的绿色期待。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巴厘行动计划,联合国气候谈判须在2009年末对2012年后的气候协议达成新一轮共识.简要介绍了当前气候谈判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近期国际气候制度呈现的更加复杂状态.为避免在哥本哈根出现无效协议,建议另择途径突破僵局.指出当期谈判应以经济恢复为兴趣点,促进主要经济国家双边气候合作,并推进技术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11.
陈济 《世界环境》2014,(6):26-27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在里约联合国环发大会上签署,并于1994年生效。公约为之后20多年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判进程推动建立的一系列机制为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认为公约框架下的多边机制效率低下、与应对气候变化紧迫性要求不符的质疑声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围绕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谈判的开启,又出现了认为公约已经不适应新的世界格局和形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低迷谈判的泥潭难拔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第1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框架大会(COP)于2013年11月11日至22日在华沙召开。各国政府将刺激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目标,气候变化的问题被放置在次要的地位。华沙正式谈判大会前的预备会议缺乏充裕的时间就许多重要的议题取得进展,留给华沙大会谈判的时间不多。波兰政府对主办气候变化谈判大会(COP19)低调,波兰政府在欧盟成员国中,对气候变化的减排目标和行动持保守立场,不会强力推行某  相似文献   

13.
邹晶 《世界环境》2009,(4):42-43
自2008年12月世界瞩目的气候变化波兹南会议以来,联合国气候谈判就一直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以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和6月,联合国又在德国波恩举行了两次全球气候谈判会议,但似乎都并未带来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即将到期,特别是全球肆虐的金融危机的“添乱”,将于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2009联合国气候变化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成为人们期待的“最后稻草”。  相似文献   

14.
<正>一、国际气候资金谈判的背景介绍1992年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国际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唯一的多边合作机制。根据《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气候资金援助。  相似文献   

15.
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即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这次会议在气候变化领域和全球政治进程中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其被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下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离开了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但美人鱼凝神沉息的神情仍深留在回忆中.两年来,全世界的人们都注视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公平、公正、有进取心和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强制性减排目标、技术和长期资金等问题上能有实质性的承诺.而哥本哈根最终达成的协议远远低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且没有约束力,令全球各地关注这次会议的人们深感失望.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新年伊始,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刚结束不久,全世界又继续遭受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影响。后“哥本哈根”时期,气候谈判的走向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目光的关注下,在夜以继日的谈判与等待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7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为在2009年年底之前达成一项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确立了明确的议题和时间表,以接替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此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3次缔约方大会的最终成果。随着这份宝贵的路线图通过,印度尼西亚环境国务部长维图拉尔宣布,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幕。  相似文献   

19.
<正>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科学和政治、环境和发展、社会和伦理等诸多内涵的复杂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国际社会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研究和漫长的谈判。经过不懈努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当前,围绕确立2020年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各方力争达成一项能够得到最多认同的新协议,在此背景下就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谈  相似文献   

20.
马军 《世界环境》2023,(6):30-32
<正>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Global Stocktake)达成共识,明确全球要以公正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转型脱离化石燃料(transition away from fossil fuels)”,同时要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两倍;中国积极参与所有议题的讨论和谈判,为本次气候大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