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胜利油田采油废水污染现状及达标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油田采油外排污水的污染现状,并对油田主要的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调研结果表明:油田采油污水的外排量较大,处理达标率很低,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采用的大部分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已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的需求,必须研究开发新的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氧化塘技术处理桩西联采油废水和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孤岛采油废水的工程实验获得成功,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才能回注,为尽快将油田污水处理合格后回注地层,吐哈油田先后采用重力式污水处理流程,以及现在的诱导浮选——全自动双德料过滤等方法进行了现场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实践,处理后水质达到低渗透油田回注标准,并实施了回注。概述了都善油田污水处理系统试运行及技术改造的实践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2014,(8):70-70
正由辽宁华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低渗透油田精细注水水处理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采油污水处理回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悬浮物等污染物高效分离的特性,在采油污水处理工艺中引入膜技术来确保处理后出水达到油藏地质条件对回注水水质的要求。首先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采油污水水质条件的膜及组件形式,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相应的运行工艺和化学清洗工艺,形成适应采油污水水质特点的成套工艺技术和系统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4.
采油污水外排处理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采油污水的危害、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了采油污水外排处理技术,包括:混凝沉降法、高级氧化法、电化学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法、植物湿地法。生物处理技术在采油污水处理上有明显的优势。提高采油污水的可生化性以适应生物处理技术,是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各项回注水和外排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纵观国内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按照主要处理工艺过程可分为重力除油工艺、压力除油工艺、气浮除油工艺和精细过滤工艺等;外排采出水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和植物湿地法。为了降低成本,实现更有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采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适当的组合或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油田高含水期处理污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外河油田聚合物驱采油技术大面积应用,含聚合物(聚丙烯酰胺)污水大量产出。针对含聚污水黏度大、含油多、乳化稳定,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标准的问题,在对海外河油田含聚污水水质分析和微生物处理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生物处理实验,实验表明:经生化处理的污水满足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油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才能回注。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二采油厂岔南联合站建成投产后,采取了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改善加药方法等措施,使岔南联合站污水水质得到较大改善,达到了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并同时收到了减少电耗和化学药剂使用量,节约成本的效果。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本文介绍了该站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改造的试验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聚合物驱采油技术为我国东部各油田的原油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因对聚合物驱油采出水的处理难度大而制约了油田的发展。对油田含聚污水的处理工艺、回注可行性以及HPAM降解方法进行了分析,综合论述了含聚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中原油田产生的钻井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矿化度、色度、悬浮物及含油量均比较高,直接外排将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采油污水混合处理又将导致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标准,因而采用将钻井污水处理后再与采油污水混合的方法,这种混合污水进入采油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钻井污水与采油污水配伍性良好,净化水无结垢倾向,处理后的净化水与杀菌剂、缓蚀剂相容性良好,其主要指标均达到部颁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所采用的早期注水采油开发方式,由于给地下以足够的压力,使油田生产能力保持旺盛,对油田生产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作用。但是随着油田开发年限的增长,原油的综合含水不断上升,从开采的原油里脱出来的含油污水量也不断在增加。如果对这部分水不加以处理利用,注意排放,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油田广大科技人员,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实验研究,找到了将含油污水处理回注的方法。这个处理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工艺实验阶段(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九年):是通过试验确定了适合大庆油田特点的自然除油~混凝除油~石英砂过滤处理工艺流程,并将处理合格的污水用于回注试验。 2.工艺完善与推广阶段(一九七○年  相似文献   

11.
长北天然气处理厂气田采出水处理系统自投运以来,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采出水悬浮物含量高、油份处理效果差的状况,回注水中含油、悬浮物较高,回注泵故障频发,回注压力高。分析水质变差原因,同时对现有采出水处理系统进行分析,优化缓蚀剂加注方案,制定加药程序,引入新设备、新工艺提升采出水处理效果,使回注水含油量、悬浮物含量达到回注标准。  相似文献   

12.
长北天然气处理厂气田采出水处理系统自投运以来,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采出水悬浮物含量高、油分处理效果差的状况,回注水中含油、悬浮物较高,回注泵故障频发,回注压力高。分析水质变差原因,同时对现有采出水处理系统进行分析,优化缓蚀剂加注方案,制定加药程序,引入新设备、新工艺提升采出水处理效果,使回注水含油量、悬浮物含量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水驱气藏产出污水排海而引起海洋污染问题,开展了水驱气藏回注能力评价技术研究:以物质平衡为基础,确定不同气水界面和饱和度分布下的可注入总量;建立井筒管流模型,确定不同注入量下的摩擦阻力、井底流压,预测注入泵压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回注指标优化图版,可快速优化回注井的瞬时注入量。研究成果已初步应用于靶区首次污水回注试验,单井日注水规模达100~250 m3,回注总量为1.06×104 m3,有效避免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和新环保法的实施,油田开采过程中耗水量大和污水处理问题是我国油气田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从污水余热回收、污水回注、压裂液重复利用、钻井废水再利用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油田产出水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污水余热再利用应用范围不广、回注污水利用不合理、化工原料未回收利用等主要问题。并通过文献调研,展望了油田污水再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需从污染源头防控入手,研发更加经济环保的液体配方,并深入研究从污水中取热、取水及取化工原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水质及污水配伍性实验评价标准,实现从源头至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油田污水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污水资源化处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后期,采出液将进入高含水、高腐蚀期。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油田污水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污水资源化可采取如下策略采用阴极保护法,以延缓铁质处理罐的使用寿命;应用非金属管材技术,增强管线的耐腐蚀性;加强生产助剂研究,减少二次污染;改进工艺,提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6.
TR-01稠油乳化降粘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河南油田井楼区块稠油,自制TR-01乳化降粘剂,通过实验研究了其降粘性能、稳定性,确定了降粘剂TR-01最佳浓度为0.3%、最佳油水比为70∶30。实验结果表明:TR-01乳化降粘剂对井楼区块油井的普遍适用性较强,具有较好的乳化降粘作用(降粘率达到99%以上),地层水对其降粘效果影响不大。其中的纳米成分能增加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对油田污水处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国内油田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今后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某油田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1500 m3/d,实际处理量630 m3/d,处理工艺为“微生物接触氧化+加药絮凝沉淀+二级过滤”,在运行过程中投加的混凝剂等药剂成本高,且二级过滤器使用年限过长,其处理后出水无法达到Q/SYTH 0082—2020《油田注水水质规定》中油小于5 mg/L、悬浮物含量小于3 mg/L、粒径中值小于2μm的注水水质要求。该油田污水处理站开展了“特种微生物+低能耗管式膜”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并完成现场中试试验,处理后膜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基本稳定在1 mg/L,出水水质达标,表明此工艺处理油田污水是可行和可靠的,为该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陇东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陇东油田含油污泥及其处理现状,重点介绍了陇东油田在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上的探索与实践。一种方法是将含油污泥经过化学剂处理后作为调剖剂用于注水井调剖,达到了增油降水效果。另一种方法是对大量的含油污泥采取规模化的焚烧集中处理,最终达到含油污泥的规范、合理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