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变压器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流程和评估模型。模型有效地计算了不同容量下10 kV油浸式与干式变压器从“摇篮”到“大门”的碳排放,得到不同类型变压器碳足迹组成及变压器容量不同时各零部件生产过程碳排放的变化,明确碳减排重点关注单元。形成供应商碳足迹核算报告标准范本,为形成典型电网物资产品碳足迹的权威数据库奠定基础,确定减少变压器碳排放的关键措施,有助于实现产品的低碳化。通过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推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相关产品全供应链参与,内在驱动整个供应链协同创新和持续改进,改变全过程的资源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2.
交通碳足迹是旅游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旅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一。提出了一种具有开放性、可比性的旅游交通碳足迹模型,首次将区域生态环境的固碳能力作为时空差异性因子纳入模型,并在实证分析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根据模型测算结果,2013年我国民航、公路、铁路和水运公共旅游交通碳足迹总量为357.6×108kg,其中东南沿海区域和中心城市较高,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碳足迹相对较少,叠加碳排放承压时空差异因子后,高纬度内陆地区旅游交通碳排压力等级有所提升,而东南、西南等植被固碳能力较高区域的旅游碳排放压力等级有所降低。基于以上测算结果,提出应从旅游交通技术设施、管理水平、宣传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促进低碳旅游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近14年主题为土地利用和碳排放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主题的演进依次是微观层面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机理认知研究、土壤碳和植被碳的有机碳核算、建立不同的模型模拟或仿真碳排放变化、生物燃料利弊分析;国内研究主题的演进依次是建设用地和农业碳排放的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相关关系、特殊区域的碳蓄积变化与土壤碳核算、不同省份或地级市的碳足迹核算,以及城市土地、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视角的碳减排研究;减少森林采伐和森林退化碳排放和生物燃料的相关研究成为国外最新的研究前沿,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低碳交通和低碳发展成为国内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4.
聚焦辽宁省电力行业现阶段发展现状、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情况,提出基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减排策略,指出辽宁省面对严峻的碳减排形势,应对老旧电厂进行淘汰或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方式,不断降低火电比重;将燃煤电厂与CCUS技术结合形成碳捕集电厂;形成“一圈一带两区”,分区域发展新能源及CCUS技术的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创新性提出使用产品碳效比作为衡量装备产品低碳性能的技术参数,即以产品碳排放总量与其功能单位总和之商来衡量装备产品低碳性能。比较分析碳效比(CER)、碳足迹(CFP)的异同,及其在评价装备产品低碳性能上应用效果的优差,并以装备产业的典型产品为实例,使用不同技术参数评价装备产品低碳性能,为碳达峰理论探索提供数据验证实例,明确了碳效比(CER)的合理性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对河北省建筑的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营整个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对河北省2010—2020年建筑进行碳排放趋势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0年河北省建筑碳排放呈现波动式增加趋势,河北省建筑碳排放主要由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构成,河北省应着重关注如何降低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河北省开发建筑降碳产品具有较大的降碳和经济价值潜力。为推动河北省建筑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应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建筑节能降碳价值实现交易体系、增强居民节能消费意识和行为、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吕丹  万玉秋 《环境教育》2011,(12):50-52
低碳旅游强调在旅游的过程中降低碳排放并增加碳汇,目的在于减少旅游的碳足迹。南京市发展低碳旅游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进一步加快南京市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评价与核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产品进行碳足迹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提供的碳计量方程,如GHG Protocol、ISO14064、PAS 2050、TS Q 0010等。在介绍相关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碳足迹的评价步骤,最后利用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PVC产品为例,给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B2B模式的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案例。为企业及相关机构开展碳足迹评价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低碳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诸如低碳社区试点、低碳城镇试点等城市建筑群的低碳示范试点。设置节能减碳目标、出台政策举措和评价试点成效的前提是对碳排放的定量评估。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核算模型综合借鉴了IPCC方法学、《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WRI《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1.0、2.0)》和国家发改委《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等碳核算方法学,基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高度集聚、来源复杂、边界模糊等特征,对相关方法学进行了适用性修正,并通过某高教园区碳核算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模型可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核算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为规划制定、目标设置、政策出台和成效评估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低碳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诸如低碳社区试点、低碳城镇试点等城市建筑群的低碳示范试点。设置节能减碳目标、出台政策举措和评价试点成效的前提是对碳排放的定量评估。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核算模型综合借鉴了IPCC方法学、《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WRI《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1.0、2.0)》和国家发改委《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等碳核算方法学,基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高度集聚、来源复杂、边界模糊等特征,对相关方法学进行了适用性修正,并通过某高教园区碳核算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模型可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核算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为规划制定、目标设置、政策出台和成效评估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工业园区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方法,是园区科学推进低碳发展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剖析了园区碳核算的复杂性,明确了园区“双碳”工作的核心要义,建立了“一芯四核”互馈式园区碳核算方法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用目标与范围定义、流分析与排放清单建立、碳排放计算、结果解释与决策支撑四个核心环节,四“核”间相互作用、迭代优化,根据园区发展实际进行具象化,并充分考虑向上与所在行政区域碳核算清单、向下与企业碳排放核算兼容,最终服务于准确把握低碳发展内涵、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一关键内“芯”。进一步地,研究阐述了“一芯四核”方法框架各主要步骤,分析了园区碳核算实践中面临的园区边界、核算范围、清单建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难点,提出了基于检验清单的各环节工作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为“千园千面”的工业园区提供了科学统一的碳核算理论框架,可为工业园区在低碳转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供决策支撑,为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奠定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快递以及外卖给学生群体的校园生活带来便捷,产生的外卖以及快递的包装垃圾也给校园的低碳建设带来阻碍。选取阳江地区某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外卖、快递次数及其垃圾处理情况,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法计算所产生的碳足迹,在碳足迹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它们的碳足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低碳校园建设中,为其他高校的低碳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推进,全球碳市场的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立国家或地方层面的碳交易体系。油气企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做好碳资产管理成为其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国际和国内碳资产政策现状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发展态势,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碳税实施的影响,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进入碳市场的交易方式和国内外大型能源企业参与碳资产管理的发展形势。结合油气企业碳资产管理特点,文章提出油气企业应加强碳排放管控水平、夯实碳排放量数据基础、组建碳资产开发专业机构以及推动CCUS项目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等发展建。  相似文献   

14.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原理绘制浙江2003—2012年纺织产业碳足迹规模和碳强度的变化轨迹,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和判定纺织产业碳足迹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果表明:浙江纺织产业的整体规模对碳足迹总量有着重要影响,而能源结构的变化也显著影响到碳足迹和碳强度,纱、布、呢绒等细分产业是影响碳足迹的关键领域,具有很大的减排空间。因此,应从关键领域着手,综合施策,实现浙江纺织产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碳足迹分析法的湖南省低碳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碳足迹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碳足迹计算模型.运用湖南省各市州2005-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碳足迹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从低碳发展机制、能源结构、低碳生活方式、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推进湖南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温室气体(GHG)浓度的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社会共识,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是主要排放源之一,其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量不容忽视。基于生命周期(LCA)评价理论,界定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评估范围,构建了相应的评估体系。根据该体系评估了四川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情况,结合评估结果,探讨了减少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的途径,为其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雄安新区致力于建设成为绿色低碳之城,公众参与低碳生活以减少碳排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目前还没有适合雄安新区实际情况的生活低碳管理制度.碳普惠制作为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的拓展是一种新型减排机制,旨在将公众低碳生活行为量化并赋予价值,以促进公众落实低碳生活,减少生活领域碳排放.在研究分析现有城市碳普惠制实践经验基础上,结...  相似文献   

18.
郑军  刘婷 《中国环境管理》2023,15(4):18-25,43
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各国利益。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负责任大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归纳分析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碳达峰的经济社会特征、碳中和的路径共识,系统梳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经验举措,对比分析中国国内进展和差距,并提出重点借鉴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研究发现,中国已经逐步具备实现碳达峰国家的基本特征,但相比发达国家,在降碳效果核算评估、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构建、碳价格传导机制设计、低碳技术创新和新业态模式打造、法规制度系统化构建等方面仍有差距,仍需加强政策驱动和重点国际经验借鉴,进一步优化“双碳”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要目标,有序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能源资源市场化价格调控,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创新,加快构建形成系统性推动“双碳”目标的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现有研究基于多种宏观政策探讨了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但对碳排放权交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关注不足。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周边企业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2)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轻污染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及溢出效应;(3)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的减税、市场融资约束的缓解和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丰富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为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以生命周期为原理的碳足迹评价方法,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出游客在2000-2011年交通、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六个方面所留下的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和游购娱的碳足迹总量占比重较大,说明大理州旅游业依然停留在传统观光旅游阶段.通过分析大理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些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理州低碳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