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是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要制度。目前,全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建立,全面进入落地实施应用阶段。本文在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方面厘清了“三线一单”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三线一单”体系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编制实施“三线一单”是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是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开展“三线一单”编制成果智能化应用对生态环境日常监管、规划及环评审查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三线一单”智能研判平台。主要阐述了利用时空大数据空间分析、空间叠加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建成一套实现“三线一单”成果数据的集中管理、聚合展示、数据共享以及智能研判的“三线一单”智能研判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推动“三线一单”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战略和规划环评、优化生态环境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落地等提供智能化支撑,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后,线控管理模式将取代先前以量控为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本文以涞水县为例,通过分析涞水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线”)划定中的现实问题,剖析我国当前“三线”划定和实施线控的困境,从探索“三线”划定方法出发建立线控机制,包括“三线”优序管理、线数统管、两级分管和政策保障等内容;通过典型试点、用途管制与用态管治统筹推进线控实践;提出遗留问题处理、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立法、顶层设计等当前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青海省等大部分省份“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已经发布,其余19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线一单”工作也进入成果审核阶段,预期2020年底发布完成。本文在成果表达和地方实践的基础上梳理了“三线一单”的作用和功能定位,认为“三线一单”实现了生态环境空间管控落地,是适应“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发挥源头预防作用的重要举措。“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凝结了源头预防生态环境风险的空间管控思路,技术逻辑从问题和目标导向出发,形成区域开发的“框子”和“规矩”,确保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功能健康性和过程持续性。基于技术逻辑和已发布成果的案例分析可知,“三线一单”实施能够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地方立法等领域的绿色化发展水平,支撑生态环境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三线一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在源头预防体系和环境管理中的定位及二者的空间拓扑关系。从技术方法、评价思路、评价尺度、评价重点和产出成果等方面对比解析了“三线一单”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评价体系。从参考、落实、简化、细化(完善)、反馈5个环节分析了“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并以某高新区为例梳理分析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衔接落实“三线一单”成果的方式。最后,从明确“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在园区层面的定位和空间拓扑关系、完善二者衔接落实的技术方法体系、健全衔接落实的应用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方得天独厚的宝地:煤、铁、铅、锌、锰等30多种矿产蕴藏于乌蒙山脉。经过“三线”建设以来40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被誉为“十里钢城”、“江南煤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2020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经济日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指出“三线一单”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框定了生态环境管控格局,用“线”管住空间布局,可逐步解决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问题,用“单”规范发展行为,为生态环境保护关口前移提供了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8.
“八五”期间乃至整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使经济发展从“速度型”向“效益型”,从“物资投入主导型”向“科技投入主导型”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适应经济形式的发展,企业的环保工作重点应抓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较长一段时间,谈到企业的环保工作,不少同志把眼光紧紧盯在“三废”治理上,回头看看企业污染治理的现状,不难发现,多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治标未治本。许多治理项目多采用尾部治理(末端处理)的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产业园区类型和规划类型、园区扩区后的规划环评范围、规划环评审查主体和审查权限、规划环评主体责任,以及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和项目环评联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当前园区规划环评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和对园区规划环评工作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规划环评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针对当前规划环评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衔接要求等方面逐一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推进解决当前规划环评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实园区规划和规划环评工作、细化园区规划环评相关要求、动态调整“三线一单”成果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85年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布的《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考核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成果的指标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这个考核制度具体列出了国家考核的主要污染物有10种,但没有生态保护的指标或条文,而在为数不少的“三线”企业里还包含着艰巨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工业企业不适当地排放“三废”,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也就成为环境管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解决“三废”污染问题,我国工业企业经过了一番曲折,走过了一些弯路。早期,着重寻求“三废”处理途径,想建设一些“三废”处理设施来解决问题。一度带来了企业“三废”治理和整个环境保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三线一单”的成果出口,是未来落实空间环境管控和准入的直接依据,也是提升“三线一单”有效落地实施的重要抓手,要达到适用、实用、管用的要求。通过总结梳理当前已发布和编制中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情况,本文发现各省(区、市)在构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层体系、制定“三线—单元—清单”逻辑链条和解决区域重点环境问题中形成了较好的经验,但同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编制和应用中还存在各层次缺乏连通、管控单元和清单要求之间存在逻辑偏差、对主要环境问题研判不够和缺乏针对性整改措施等难点与问题。结合各省(区、市)编制组在清单编制中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本文建议在下一步清单细化和优化工作中,首先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管理部门的对接;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以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清单措施与要求;最后开展成果的实践应用试点,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清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放管服”背景下以环评为核心的环境准入体系面临工作周期长、制度效率低、结论可验证性差、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诸多挑战。本文针对“三线一单”具有的早期介入和共享区域基础信息的工作特征,认为将“三线一单”纳入环境准入体系后可以更好地发挥系统性预防作用,提升政府的决策能力和环评工作效率,实现环境准入体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在重构环境准入体系方面,提出了“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制度衔接的关键环节:明确三项制度不同的职责定位和责任主体、厘清三项制度的衔接环节,以及完善三项制度间的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14.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国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总的来说,成就举世瞩目,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然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回顾30年来的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是进一步加强资源管理体制事业建设、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重申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这项方针对于企业环保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环保工作与企业经济活动不仅是“必须同步”,而是“必然同步”。不如此,企业的整体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阻碍。作为环保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国情、厂情出发,清醒地分析企  相似文献   

16.
在第十八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陕西省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现代欧亚大陆桥的主要枢纽,提出深入推进“气化陕西”工程。截至6月底,西二线已累计向陕西省供气10.51亿m^3。即将开工建设的西三线甘陕段,也将加入“气化陕西”的队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三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如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三资”企业工业产值超过了国营企业工业产值。“三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又有什么影响?“三资”企业的发展究竟有无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环境保护对策?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塘镇牛仔洗漂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与周边居民的环境问题不断尖锐。介绍了广州市增城区为解决多年投诉顽疾,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手段,先行先试在工业园区尺度上应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在镇域范围开展环境控制性规划探索,在国家统一指导下开展全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对新塘镇牛仔洗漂行业巩固升级改造成果和后续发展提出要求等工作进展,并得出结论,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避免了对牛仔服装行业传统“一刀切”式的环境管理,实现了差别化分区管理,促使传统污染型企业转变成为先进、绿色的现代化企业。  相似文献   

19.
“绿色住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居住概念。在规划设计上,它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项目建设中,采用节水设施、节能环保建材,提高绿化率,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水面;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垃圾并循环利用,将“环保”、“生态”理念融于居住区建设之中。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推出“生态小区”、“环保小区”等绿色概念新楼盘以吸引消费者。但是,这些“绿色”、“环保”、“生态”住宅无统一标准、存在着名不符实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报道,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最近透露,我国将推行“绿色住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在采访与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单位,特别是一些企业中的决策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采取了“消极防御,被动治理”的策略,环境保护工作走进“误区”,致使一些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被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所困扰,这是应当引起人们密切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