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采用沉积物捕集器技术,利用切尔诺贝利放射性物质的示踪性,通过海洋中颗粒沉降物的迁移获得该放射性物质在北海及黑海的入海通量。同时对沉降物的组分,沉降物通量与放射性核素通量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X591200502141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放射性污染废水的试验研究/侯立安…(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4,30(10).-47~49环图TU-2X591200502142自然条件下切尔诺贝利燃料颗粒在土壤中的分解动力学=Kinetics of dissolution of Chernobyl fuel parti-cles in soil in natural conditions[刊,英]/V.A.Kash-parov…∥J.Environ.Radioactivity.-2004,72(3).-335~353国图利用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50km区域内于1995年至1997年间收集的土壤中90Sr物种形成的数据,研究了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燃料颗粒分解的动力学。在大量…  相似文献   

3.
瞿磊  王忠  胡慧慧  李晓晓  赵洋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0):1518-1523
为探讨柴油机燃用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降低颗粒排放的机理,采用热重分析仪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重点对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的颗粒形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颗粒的组分、微观结构以及粒径分布随w(正丁醇)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的颗粒呈团簇状结构,随着w(正丁醇)的增加,团聚程度逐渐提高,排列结构更加紧密;颗粒的粒径逐渐减小,柴油、B5、B10〔B5、B10是指w(正丁醇)分别为5%、10%的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的颗粒平均粒径分别为1.43、0.85、0.52 μm;颗粒中的主要成分为碳烟,其质量分数约为60%,随着w(正丁醇)的增加,碳烟和可溶有机物组分的质量分数有所增加,硫酸盐、金属等不易挥发组分以及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 研究显示,添加正丁醇,可促进颗粒转化、改善颗粒的氧化过程,使颗粒向小粒径方向移动;由于颗粒中可溶有机物组分含量增加,因此提高了颗粒在碰撞过程中凝并的概率,致使颗粒的团聚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X591 9603330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漏‘37Cs在苏皖地区湖泊沉积物中的蓄积及时标意义/项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一1996,27(2)一132~137 环信P一8 通过对1991年5月~1992年10月间采自江苏固城湖和安徽女山湖的3个沉积孔柱中人工放射性核素‘37Cs比度垂直分布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该地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漏,3,Cs有明.显的蓄积、其峰值一‘亥武器试验导致的1963年,37Cs时标最大蓄积峰值相当,具有同样的时标意义。因此,在苏皖地区这一’37Cs蓄积峰值对研究现代湖泊沉积、水土流失和区域环境变化等都有重…  相似文献   

5.
车用乙醇汽油是指按照国家标准,用变性燃料乙醇和组分汽油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形成的清洁型燃料.  相似文献   

6.
X591200701013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模拟和实验性研究=Modelling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transfer of radionuclides to fruit[刊,英]/F.Carini…∥J.Environ.Radioactivity.-2005,84(2).-271~284国图作为IAEABIOMASS(BIOsphere模拟和评价)的一部分,1997到2000年的水果工作组计划,旨在改善用于放射性评价的模型的实用性.该工作组完成了许多模拟和实验行动,包括:(1)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实验,田间和模拟信息的总体评论;(2)最近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实验研究的讨论;(3)有关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数据库的开发;(4)有关水…  相似文献   

7.
钴是维生素B_(12)的构成组分,B_(12)中含钴4.5%,是人体和生物体的必须微量元素。许多生物,尤其是海洋生物,均能从其环境中吸收、浓缩稳定性钴和放射性钴。 ~(60)Co是一种感生放射性同位素,来源于核爆炸后放射性落下灰及原子反应堆排放的废液中,也是核电站和核潜艇排放废水中所含的主要放射性核素。~(60)Co半衰期较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ELPI+)对四川省水泥行业、玻璃行业、陶瓷行业、砖瓦行业、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电厂、钢铁行业等典型行业开展排放特征测试,通过组分分析,获取各行业PM_(2.5)成分特征谱.结果表明:①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等建材行业均以Si、Ca、Mg等元素为主要排放组分,双碱法脱硫SO_4~(2-)排放占比高于其他脱硫工艺;②电厂PM_(2.5)中SO_4~(2-)、Ca~(2+)、NH_4~+、Mg和Si为特征组分;燃煤锅炉中OC、Al、Si和Ca等为特征组分;③OC和EC是生物质锅炉PM_(2.5)主要排放组分,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中K排放占比也较高,非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中Cl~-排放占比为所有行业中最高;④钢铁行业中Ca含量最高,为18. 11%,其次为SO_4~(2-)、Na~+和Fe.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预测放射性核素在植物叶面的吸附行为,用化学方法(脱蜡,皂化,酸解)分离得到角质层(PHC1),脱蜡角质层(PHC2),脱蜡-脱角质角质层(PHC3),脱蜡-脱角质-脱糖角质层(PHC4)以及蜡质等红叶石楠叶面角质层组分,研究了角质层组分对Cs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叶片角质层由16.63%蜡质,63.41%角质,12.86%多糖,7.10%角碳组成.PHC1、PHC2、PHC3、PHC4各组分对Cs的吸附30min即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73、1.92、4.67和0.58mg/g.角质层组分的饱和吸附量与其极性和芳香性指数具有显著的二元线性正相关性,其中极性指数对核素吸附具有更高权重的影响.糖类和角质是叶面角质层吸附核素的主要介质,各角质层组分吸附Cs贡献率分别为:糖类(51.45%)角质(38.73%)蜡质(7.51%)角碳(2.31%).竞争离子的存在能显著降低叶面对核素的吸附作用:随着Na离子浓度的增加,叶面角质层对Cs的吸附性能逐渐下降,当Na和Cs摩尔浓度比为100:1时,红叶石楠叶面角质层的吸附量仅为对照的6%.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ELPI+)对四川省水泥行业、玻璃行业、陶瓷行业、砖瓦行业、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电厂、钢铁行业等典型行业开展排放特征测试,通过组分分析,获取各行业PM2.5成分特征谱。结果表明:(1)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等建材行业均以Si、Ca、Mg等元素为主要排放组分,双碱法脱硫SO42-排放占比高于其他脱硫工艺;(2)电厂PM2.5中SO42-、Ca2+、NH4+、Mg和Si为特征组分;燃煤锅炉中OC、Al、Si和Ca等为特征组分;(3)OC和EC是生物质锅炉PM2.5主要排放组分,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中K排放占比也较高,非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中Cl-排放占比为所有行业中最高;(4)钢铁行业中Ca含量最高,为18.11%,其次为SO42-、Na+和Fe。  相似文献   

11.
X591 9501021辽宁省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基本估计/张文志…(辽宁省放射卫生防护所)//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国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一1”4,14(3)一166~168·环信R一101 报告了辽宁省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剂量的综合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各种主要电离辐射对公众所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宇宙辐射电离成分251拌Sv;地表7辐射537拌Sv;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核素310拌Sv;空气中氛及其子体1260拌Sv;医用X射线91.1产Sv;核医学16产Sv,职业照射0.39林sv;放射性落下灰46卜Sv;燃煤放射性排出物及灰份10即Sv,总计2511拜Sv。各类辐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广东沿海8个地点牡蛎的石油组分。牡蛎体中石油组分的分布范围、f_1UCM含量、nC_(16)指数、CPI、∑nC_(14-30)/f_1UCM、nC_(17)/姥鲛烷和nC_(18)/植烷等特征参数值表明,广东沿海牡蛎体中的石油烃组分主要来自燃料油类,并反映出长期、低浓度曝油和已经经历过一定程度代谢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X5912加303284在S目jxvi而n山。植物中’37Cs和卯Sr的摄取和分布=UPtake and distributionof’37Cs and刃Srinsalix石而耐,plants【刊,英〕八.von FirekS.二// J.E~.Radioacovity一2002,63(l)一1一14国图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瑞典中部和北部的农业区受到了放射性核素的污染。研究了Salixvi而nals中’37Cs和如Sr的摄取和内部分布,试验地土壤在1%1年被35.7和13.4MBq/扩的137cs和卯Sr污染过。试验进行了3年,试验点在最初两年进行了印k沙仃Iunz和o,80和翎k沙分hrnz3种施肥处理。’37 Cs活性浓度在植物不同部位不同,范围在140一200以…  相似文献   

14.
上海PM2.5工业源谱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统计了我国目前的PM2.5源成分谱,指出我国本土源谱缺乏的现状.我国主要的污染源类如燃煤源、机动车源、道路尘、生物质燃烧源等,在源解析工作中均有借鉴外来源谱的情况.对上海典型工业污染源进行PM2.5源谱测定.研究发现,混合燃料电厂和燃煤电厂主要化学组分相似,但是Ca、Al、Fe在混合燃料电厂排放中贡献更大,Ca占(8.0±4.7)%,而燃煤电厂排放颗粒物中SO42-的贡献可达(23.3%±3.7%).烧结厂和电炉厂的源谱差距较大,烧结厂中SO42- (22.8%±10.0%)、Cl- (20.0%±4.5%)、K (17.2%±8.5%)、OC(13.0%±11.5%)、Ca(12.7%±4.2%)等物种贡献较大,而电炉厂中Fe(38.2% ±0.6%)、Zn(10.4% ±1.2%)等物种含量丰富.不同源类化学组分的显著差异与其工艺过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气气溶胶中硝基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一类强致突变和致癌物.大气中的硝基多环芳烃主要由化石类燃料燃烧时直接释放,或由前体化合物多环芳烃经光化学反应生成,其浓度远低于多环芳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富集目标组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大气气溶胶中硝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仪器检测限为1.17~2.94pg,硝基多环芳烃指...  相似文献   

16.
X712200602988酒精蒸馏厂综合能量产生与环境影响降低=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and red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t alcohol distillery plants[刊,英]/A.C.Van Haandel…∥Water Sci.Technol..-2005,52(1/2).-49~57国图在巴西,一直以来都在大规模种植甘蔗用于生产酒精作为汽车燃料。酒精是其唯一的产品,但是,还产生大量的气体(CO2)、液体(酒糟)和固体(甘蔗渣)副产品,目前这些副产品具有极低的价值或甚至具有负价值。通过以甘蔗渣为燃料燃烧的汽轮机,可以每生产1m3酒精1MWh的速率产生电能。将酒糟进行厌氧消化可以…  相似文献   

17.
基于隧道测试的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以乙醇汽油(E10)为主要燃料的机动车尾气源和蒸发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于2019年12月在郑州市北三环隧道内展开了连续两周的VOCs采样,并对隧道内车流特征和环境参数等进行在线监测.首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定量出106种VOCs组分,然后采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PMF5.0)-化学质...  相似文献   

18.
肼类燃料污染及含肼类物质污水治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作为火箭推进剂的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三种肼类燃料的毒性,论述了三种肼类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着重对肼类燃料污染治理中的臭氧-γ-活性炭法、自然降解法、离子树脂交换法、TiO2光催化氧化法等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可以模拟放射性核素在不同尺度下的大气输送与扩散,为核电站选址、核事故应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总结了目前广泛用于模拟核素扩散的多种模式,详细比较了各模式对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输送和扩散、干/湿沉降和重力沉降以及辐射剂量等处理方法,总结归纳各个模式模拟的差异性.最后,对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对有针对性地提高模式模拟能力以及明确模式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核泄漏对我国北方典型区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2011年3月日本核泄漏对我国北方典型区域的影响,通过采集北京、青岛两地的TSP和PM10样品,对大气颗粒物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监测,分析其污染水平;并结合气象条件等因素,运用Models-3/CMAQ模式数值模拟和HYSPLIT-4轨迹,分析了日本放射性核素的传输方向及其可能对我国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北京监测点于3月29日开始监测到微量的131I、134Cs、137Cs、7Be,随后几天各核素浓度迅速增加,于4月1—3日达到峰值(在PM10中的浓度分别为1.87×10-3、4.60×10-4、6.52×10-4、8.52×10-3 Bq/m3)后,131I逐渐减小直至检测不到,134Cs、137Cs的浓度则保持在较低浓度水平(<5×10-5 Bq/m3)且稳定,7Be则保持较高的浓度水平(4.23×10-3~9.42×10-3 Bq/m3),并随时间的波动出现峰值. 青岛监测点的各放射性核素浓度特征与北京监测点类似. ②4种放射性核素均保持在较低的浓度水平,从监测数据看对人体健康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③Models-3/CMAQ模式数值模拟和HYSPLIT-4轨迹分析均显示,日本核泄漏期间,福岛的气团均是向其东南、东北方迁移,因此检测到的放射性核素应该主要是通过高空扩散由西向东绕地球一圈后传输到我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