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跟上以城市经济改革为中心的改革形势,开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这是1985年1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中心内容。在闭幕会上,李鹏副总理作了重要指示,他说,环境保护要跟上改革的形势,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环境管理,各级领导干部每年应在环保方面抓几件实  相似文献   

2.
国家环境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入 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迅猛,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社会经济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共识。全面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确保国家环境安全 ,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根本保证。为明确未来 10年环境科技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确定“十五”期间环境科技工作的重点、推进环境科技创新、保证国家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出《国家环境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1 “九五”期间环境科技不断发展,为环保事业发展做出了贡…  相似文献   

3.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对各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为环保这一课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为促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展望未来,必须正视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污染治理的长期性,更要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要使科技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提出了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战略决策,把十四大提出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这一形势给我们环保科技工作及环保科技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曹风中  刘亿 《环境保护》1991,(10):6-7,15
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方针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不等于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生产力。曲格平局长最近谈到,环保科研管理工作必须把工作的中心转到科研规划、计划和科研成果的评价、筛选、推广工作上。这也就是说必须加强“转化”这一环节,环境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让环境科技工作尽快为改变我国的环境状况服务,为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服务。一、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环境署倡议的绿色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内容看,绿色经济既是解决当前全球多重危机下经济发展困境和维持经济增长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机遇,是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一条新道路,其提法符合当前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大方向,与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形势和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5,43(1)
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后,处于升级与转型中的环境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本文通过分析环境产业内外部发展的变化,指出环境产业在政策、需求、市场等方面面临发展新常态,在结合新常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我国环境产业的七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成相对系统的环境科技研究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环境科技创新成果,为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控、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必将发生深刻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环境科技做全面支撑,环境基础和前沿研究有待加强,环境保护"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亟待突破,对此,环境科技要提前谋划做好支撑工作。我国环境科技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做到"六个融合",提升创新维度和手段,落实好体制机制保障,以全面提升环境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9.
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要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积极开展环境情报工作,为环境管理为环境科研,为污染治理服务.要面向全国,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情报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面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势,全国环保科  相似文献   

10.
从跨世纪前夕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环境科技的主要任务及其改革重点,展望了环境科技机构在市场经济中新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为推动环境科技发展的主要资金渠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深刻影响了环境领域。当前,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已与世界各国融合为"命运共同体",把握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形势,对我国"十三五"期间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渡,这种新的形势,对我们过去制定的环境管理政策和制度需要重新审视,发现其不足,进行调整和充实,赋予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此,本文仅就“谁污染,谁治理”这一环境管理政策进行讨论,并提出调整的建议.70年代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这一原则分清了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使那些不顾环境容量,为追求局部或自身的利益,而肆意污染和破坏环境,并把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推给社会的企业受到了强有力的经济约束,同时也解决了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来源问题.我国借鉴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3.
陈志远 《环境》2000,(2):22-22
最近几年,中国的环境科技在向生产力转化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有的已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这标志着中国的环境科技在环境与经济的结合上找到了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鲁北化工创造了海水综合利用模式。海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环境污染。例如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在这之中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人的日常生活。正因为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各个国家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并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法律手段等来提高环境质量解决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环保工作,成了当今企业界的热门话题。在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做好企业的环保工作,应在深化改革中加强环境管理,做到“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大量实践证明:抓好环境管理与增经济效益互为因果,应变成所有企业的自觉行动。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转变职能是改革的关键和重心所在。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力量在我国科研体系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以研究型大学教师为主的科研队伍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个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研究型大学面临着新的科研环境,科研工作重心也必然发生转向,这就对其科研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型大学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出台新的措施,做好内聚外联工作,在国家重大专项方面发挥自己的长处。  相似文献   

17.
构建流域经济环境综合形势指标体系及控制区经济环境综合诊断形势指标体系,采用指标权重法及和环境基尼系数法,以松花江流域为例进行经济环境综合形势研究,发现2007-2012年松花江流域经济环境形势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经济与污染排放形势和经济与环境质量形势都有所改善。进一步对比各子指标发现,流域污染排放行业差异形势有恶化趋势,而且水环境质量形势改善程度不大,是造成流域经济环境综合形势一般而且改善速度慢的主要原因。3个控制区的经济环境综合诊断形势差异较大,吉林控制区形势好转速度最快,黑龙江控制区形势好转速度较慢;内蒙古控制区诊断指数变化不大。建议松花江流域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污染排放强度,改善流域水环境形势。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政策框架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政策具有明显的计划体制特征,并正处于向市场体制过渡的阶段,江苏省社会经济发达,增长速度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环境形势的变革,环境保护政策面临新的发展和调整,提出江苏省环境保护政策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一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在全国大的形势下仍然承负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阵痛,仍然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改革的深入,管理的逐渐规范,流通市场低迷的严峻发展形势。全国大、中城市再生资源行业也面临历史上低谷的经济形势、步履维艰。但是这支坚持在全国再生资源行业前沿阵地的主力军─全国大、中城市再生资源行业经过几年的磨炼对严峻的局面具有一定足够的估计。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必要的信心。在新的一年里振奋精神,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开拓市场,加强管理,注重科技加工,搞联合规模,建集团,兴产业,开创着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更看重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使得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恶劣,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环境污染出现越来越多新的特点,环境监测水平和监测能力逐渐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环境监测工作正面临新的挑战,笔者主要从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谈到环境管理必将成为现代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十分有力的保障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