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些单位习惯于使用“奖罚”手段。诚然,将奖励与处罚纳入安全管理之中,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有利于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只有有奖有罚,才能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查找出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将事故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2.
文一 《安全与健康》2004,(12S):26-26
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一架客机11月21日在包头失事,导致包括整架客机及乘客53人和地面人员2人共55人遇难,民航总局随即两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行业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同时,“将派出检查组,赴各地进行安全大检查”。如此,这起巨大悲剧竞成为民航部门启动其严格安检程序的引擎或按钮了。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组统计数字引发了笔的一点思考,深感安全生产,“狠抓”不如“恒抓”。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年”和“攻坚年”.刚刚结束的全省安全生产会议上仇和副省长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上狠下功夫,见到实效。可见,“落实年”就是要“抓落实”。“落实”这一环节抓不好,再好的决策、制度、措施都将是一纸空文。近年来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地区和单位,有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工作不落实。工作不落实,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怎样使“抓落实”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站着吃面”与“坐下读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可近日笔者读一位作家的海外游记.不由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据媒体报道:雅典奥运会之后,刘翔为了那些“躲都躲不掉”的庆功会,有四五天没有训练,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庆功会的频密程度让他感觉“比训练还累”,刘翔表示,近期再跑出12秒91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相反,某企业在日前实现党员安全生产6000天的历史最好成绩时,不开“庆功会”,却开起了安全“反思会”,深入一线“翻箱倒柜”查问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庆功”方式所带来的结果不言而喻。庆功无可厚非,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是过去一段时间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业务素质的如  相似文献   

8.
正安检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发现许多设备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促进基层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但是,许多检查人员只是为"检"而"捡",查出了问题,却没有将清除隐患的方法告知或没有完全告知,更别说帮助解决,使安全检查的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安检别为"检"而"捡",安检应将重点放在清除隐患上。安全隐患多种多样,由于基层条件有限,只能整改一些小的轻微隐患,有些复杂的隐患是无法快速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技  相似文献   

9.
10.
11.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一些人,本身不是安全评价机构成员,却挂靠在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上,有的还挂靠几个机构。他们具有一定的评价常识,幽灵似的游走在各地企业之间,堂而皇之地搞起安全评价,但大多以骗取钱财为目的,我们称之为“游评”。  相似文献   

12.
13.
安全检查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安全检查更具实效,笔者认为应该在“切忌”与“提倡”上下点功夫。  相似文献   

14.
章鸣 《安全与健康》2004,(2S):46-46
针对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是安全生产一项重点工作。重点是指同类事物中的重要的或主要的。它是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多重点”,就会湮没主要矛盾,模糊主攻方向,结果等于“没有重点”,到头来只会事倍功半,影响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论“安全”及“安全性”的概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当前有关安全概念的多种定义均存在内涵或外延不准确的问题进行研讨;将与安全问题相关的客观事物区分为"可遭受损害事物"和"可导致损害事物",并分别对应于"安全"概念和"安全性"概念;在明确所涉及对象事物的基础上,对安全概念与安全性概念准确把握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分别给出用"属加种差"方式描述的定义。笔者认为:安全是"具有特定功能或属性的事物,在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下,足以保持其正常的、完好的状态,而免遭非期望损害的现象";安全性是"某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内,导致其他事物或其自身发生非期望损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每隔一个阶段,不少单位总会对安全工作进行以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为内容的安全盘点工作,以查找差距,堵塞漏洞。但有的单位将这项工作作为一种例行公事对待,满足于盘点以后,将月度、季度的安全奖发放完毕了事,这种只有“盘”没有“点”的情况应该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7.
18.
谈安全管理的到“底”到“边”钟永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向被企业安全人员作为管理经验。然而这“底”和“边”究竟如何才能到,人们讲的似乎并不很多,还有待探求。笔者思忖再王,认为借用体育运动术语“接力”来作比喻较为贴切。但这种“接力”不是“接力赛跑”,...  相似文献   

19.
法规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灵魂和根本。近年来,有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和自身安全工作的需要,制定了不少制度:如十点要求、九项规定、八个不准,等等。然而,有的单位制度制定了不少,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使人有“虎头蛇尾”之感。制订制度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又是一回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意识淡薄。比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来检查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