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尚英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43-48
依据近40年的气象资料,对西宝高速公路沿线大雾、降雨、降雪、雷暴、低温、高温、沙尘等灾害性天气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沿线各种灾害性天气特征,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分析了这些灾害性天气对高速交通的影响程度,指出西宝高速公路气象服务的关键期,提出了避免不良天气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2013~2017年秋季海平面气压和全风速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结果表明,影响O3的天气类型共有7种,由污染程度高低分为高、中、低3类,对应的平均O3超标率分别为32.3%, 12.0%和4.2%.对比2017年和2016年秋季O3污染天气分型下促发O3污染的气象因子差异,2017年秋季高污染型O3天气形势出现的天数比2016年增多,且中污染型天气形势出现时,2017年的局地污染气象条件更为不利.采用WRF-CAMx模式通过改变气象场输入来量化气象条件贡献,并用实测变化减去气象变化以推算排放贡献.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变化导致O3浓度上升的贡献率为29.8%,而排放的变化引起O3浓度下降的贡献率为7.1%.在2017年秋季开展的O3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指导下的珠江三角洲O3前体物控制措施,有效缓解了部分由于不利气象条件而引起的O3污染浓度上升.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2017年秋季O3浓度升高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严重污染的气象条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严重. 利用河北省AQI(逐日空气质量指数)、气象常规观测数据及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1°×1°格距再分析资料,对此次严重污染事件的气象条件、大气环境背景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地面气象要素表现异常,与历史同期相比,平均气温低1~2℃、相对湿度高15%以上、日照时数少40%以上、降水日数多但量级小. 地面风力较小且多风向、风速的辐合线,地面散度场上河北省中南部为明显的辐合区,致使水汽和污染物汇聚不易扩散,导致雾霾天气异常偏多,大气污染严重. ②边界层高湿区中丰富的水汽与污染物互为载体,强逆温层结、大气低层的干暖盖、边界层下沉运动等均使水汽和污染物存留在近地层且不易向高空扩散;同时,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为雾霾天气和严重污染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境场. ③河北省中南部特殊的地理条件也是雾霾和污染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低空稳定的偏西气流越过太行山后在山麓东侧下沉,在华北平原地区易形成地面辐合线,从而加剧了近地层水汽和污染物的汇聚.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5—2020年广东省102个国控大气环境监测站臭氧(O3)监测数据、广东省21个地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全球气候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5—2020年广东O3污染特征、污染天气分型及局地气象要素影响.结果表明:2017—2019年广东O3污染较严重,4—5月O3浓度逐步上升,6月出现一定下降后7月开始持续上升,峰值出现在9—10月;珠三角O3超标率明显高于全省其他地区,粤东O3超标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浓度平均值高于全省其他地区.基于自组织映射(SOM)方法,将2015—2020年逐日海平面气压和10 m水平风进行分型得到12类环流型,按污染程度分为“污染天气型”、“轻污染天气型”和“清洁天气型”.其中“污染天气型”有台风外围叠加副高型、冷锋前部型、热带系统降水前静稳型、高压底前部型4类.12类天气型所对应的O3浓度与日照时数、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6.
202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东北地区接连遭受三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的影响,历史罕见.这3个北上台风,生成时间集中,生命史长、强度大,其带来的强风雨天气和灾害叠加效应给东北地区造成较为严重影响,尤其是农业灾情严重.盘点这3个台风及其应对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有5个方面经验值得借鉴:提早关注台风的动向和可能影...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逐步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荆门市城区降尘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网格布点法对荆门市城区降尘进行普查性监测,采用类比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荆门市降尘平均水平起主要作用的是地表扬尘,它取决于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地表积尘量(与降雨、城区绿化地面硬化水平及城区环境卫生有关);地表扰动(风力、车流量等自然及人为活动因素)。春季,沙尘天气是荆门城区降尘的重要来源。工业污染源对个别区域影响巨大。根据调查分析提出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藏错那县2007年8月10日暴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本文首先介绍了灾害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然后分析了灾害发生的原因,认为本次灾害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决定,而特大暴雨是引发本次泥石流的直接原因;最后,针对研究区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提出了基本的防灾、减灾对策,主要包括以防为主,进行全县山地灾害调查、区划和必要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污染减排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战略.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省情特点,指出了山东省结构性污染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速度快等影响减排工作的问题,阐述了"十二五"减排工作将面临的压力及困难,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通过阐述气候变暖的源与汇。回顾并分析了前、后100年气候变暖的趋势及风险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变暖的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公路环境评价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八五”、“九五”期间,中国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评价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法规,技术、规范体系比较落后,评价仅局限在环境影响评价层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需从完善公路环境评价体系,完善公路环境法规及技术规范体系,积极探索新技术与新方法,加强佬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公路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7.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人气候外交、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梳理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进展成效,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层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总体形势,并从战略规划、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合作创新等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公路建设中的水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公路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综述了在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应实施的系统的,全方位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并初步提出在公路水环境保护中实施水环境影响后评价及开发GIS技术应用与公路水环境监测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布局的可能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东北三省春播玉米区是我国第一大玉米产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春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域,利用71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和未来气候情景RCP 4.5下2021—2040年逐日温度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和春玉米种植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索性地研究了东北春玉米应对气候变暖应采取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未来2个年代际,东北三省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初日提前、10 ℃终日和初霜日推迟,稳定通过10 ℃日数和积温呈增加趋势,其中三江平原地区变化幅度最大,10 ℃初日将提前约8 d,初霜日推迟约10 d,10 ℃日数和积温分别增加约15 d和300 ℃·d;不同熟性春玉米种植北界在未来 2个年代际的北移东扩速度较过去50 a更快,尤其是中晚熟春玉米可种植区北界到2030年代将北移至49°32′N、东扩至我国东部边境135°E;为应对气候变暖,在不改变耕作制度和更换更晚熟春玉米品种的前提下,预计到2030年代,东北的松嫩平原春玉米播种期可提前或推迟16~20 d,部分地区可超过20 d;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区可提前或推迟8~12 d;南部沿海地区播种期变化范围较小,在8 d以内;同时,亦可通过种植区北移东扩以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带来的热量资源,预计到2030年代,东北三省晚熟、中晚熟和中熟春玉米的种植北界将在现有基础上分别北移2°13′N、1°08′N和近3°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