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对中国西部地区沙漠化现状和危害的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路建设的特点,阐述在西部公路建设中开展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原则、对策与措施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及其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依据沙漠化普查数据,论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的类型、程度、面积与分布,介绍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危害及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简要阐述了其驱动力,并按照当前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政策及其优先领域,提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应是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分析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对策、途径、技术手段与措施,同时探讨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任务、优先项目与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程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4)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是环境恶化的生态标志,亦是国土资源开发整治的重要内容,其成因的生态复合性要求必须以区域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工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黑龙江土地沙漠化的具体情况,提出转变思想,完善土地沙漠化区域立法等措施,从而实现防治黑龙江土地沙漠化目的. 相似文献
5.
6.
7.
8.
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程度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在内蒙古的半干旱草原及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及工矿业的发展,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对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动力地质作用原理探讨沙漠化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沙漠化从岩石记录中可以追溯到中生代中期,第四纪以来南北两半球各存在一条中纬度沙漠带,中国的沙漠化是这个全球沙漠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沙漠化是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联合控制的地质事件。是岩石圈与大气圈、生物圈及水圈强烈作用在地壳表层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与演化是漫长的和具有周期性的,不会因为局部的条件变化而发生整体意义上的突变。人类活动是局部的,在整个地球沙漠化进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加速剂的作用。沙漠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物理风化与沙源积聚阶段、风沙作用阶段和沙漠化阶段。沙漠期后沙丘沙经过固化生草、胶结成岩阶段后即形成风成砂岩。 相似文献
10.
利用晋西北地区1975,1991,2000,2015,2019年遥感影像,采用转移矩阵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趋势,其中1975~1991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495.10km2,非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506.12km2);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89.0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1098.72km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365.85km2,中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0569.56km2);2015~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1.3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非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909.93km2).空间上呈现先偏南、后偏西北的迁移趋势,其中1975~1991年、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重心总体上偏南方向迁移,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19.26,20.06km;2000~2019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为30.29km.1975~2019年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大风日数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介绍了包头市达茂旗部分土地植被生态系统由于逐渐退化为沙漠化已不适宜种植庄稼,加之该地区生蓄超载过数,草牧场沙化、退化严重的问题采取了改造措施,其目的使土地沙漠化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东胜矿区的流动沙丘设置油蒿沙障、乔灌造林和围封管护的技术方法,治理井田强度沙漠化面积65.94km~2,初步遏制住了目前100km~2开发建设区域的沙漠化危害,已获得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包头市四市区地下饮用水源地调查结果,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为了保护地下饮用水源地,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障碍:妨碍城乡差距的缩小;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因此,分析影响农村环境的成因及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易损性和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难恢复性,但它与发生石漠化并没必然的联系,喀斯特石漠化是岩溶生态系统退化的结果,而不是喀斯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必然表现。故所指的喀斯特石漠化,特指人为加速的石漠化,属于人为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但强调喀斯特石漠化的人为成因性,并不是否定自然背景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石漠化土地的分类既要能反映出石漠化发生的严重程度,也要能体现石漠化土地的成因和岩性地貌等地质背景对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因此,作者提出以“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岩性+地貌+石漠化程度”对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中石漠化土地进行类型划分,以正确评价石漠化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