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深入挖掘地铁施工过程中管理环境对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从管理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SPSS17.0软件对地铁施工管理环境因子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同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所选取的20个变量中提取出5个公因子,利用因子得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提出的5个公因子中,第一类公因子代表施工环境;第二类公因子地质环境;第三类公因子代表规章制度管理环境;第四类公因子代表信息管理环境;第五类公因子代表知识管理环境,这5类公因子对地铁施工管理环境的贡献度分别为34.22%、25.97%、19.85%、14.27%、5.69%。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挖掘地铁施工过程中管理环境对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从管理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SPSS17.0软件对地铁施工管理环境因子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同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所选取的20个变量中提取出5个公因子,利用因子得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提出的5个公因子中,第一类公因子代表施工环境;第二类公因子地质环境;第三类公因子代表规章制度管理环境;第四类公因子代表信息管理环境;第五类公因子代表知识管理环境,这5类公因子对地铁施工管理环境的贡献度分别为34.22%、25.97%、19.85%、14.27%、5.69%。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地铁盾构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的动态演变规律,减少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故,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地铁盾构施工人员安全能力仿真模型。首先,从施工人员个体特质、组织管理以及施工环境3个方面提取盾构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主要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关系;然后,运用SD模型构建地铁盾构施工人员安全能力仿真模型;最后,对成都地铁11号线盾构施工人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盾构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在前8 h缓慢上升,后4 h快速下降;在前5 h,提高施工人员个体特质、改善施工环境以及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均能提高安全能力;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能够减缓后4 h安全能力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安全意识在保证员工安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深入探索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外部环境和组织管理3个层面分析选取调查指标,并结合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现状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获得数据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结合开放式访谈结果对公因子进行验证和调整,得出建筑工人安全意识主要受到安全技能知识、安全心理、企业安全态度、员工安全关注度和安全管理5个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建筑工人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建筑工人的参与积极性,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增强企业对安全信息的使用能力,并进一步为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安全系统和安全信息的研究进展,从安全系统的内部动态联系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企业系统内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借鉴安全信息流动和认知的相关研究,分析安全信息的共享过程,进一步构建安全信息流动过程模型,提炼出影响企业系统内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的安全信息特性、安全信息质量、安全信息环境、安全信息能力和安全素质5个因素,并逐层分析,构建企业系统内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体系。应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构建企业系统内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5个主要因素对安全信息共享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安全信息素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噪声对建筑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的影响,设计噪声作业生理实验。先通过建筑施工作业疲劳分析确定疲劳测量生理指标,再通过施工作业现场噪声测量确定实验中作业环境噪声等级分类。根据实验中被试者心率指标变化率及作业疲劳自我评价量表对噪声作业疲劳程度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工人员作业疲劳受噪声影响;持续作业15min后噪声对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程度影响显著;作业疲劳程度与作业环境中噪声值成正相关关系;施工人员作业后疲劳恢复程度不受作业环境噪声值大小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建筑工人安全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选取6个指标、34个因子,构建安全知识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采用问卷打分形式量化因子,用SPSS,AMOS等软件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加以修正,得到指标对工人安全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路径系数。结果表明:组织氛围、利益刺激、安全培训与专题讨论对工人安全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影响,且组织氛围的影响系数最大。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改善组织氛围、加强内部管理、重视工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完善企业制度等方法,来提高工人之间安全知识分享行为的频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日本2005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从13个常用火灾统计指标中提取出火灾后果总量、火灾发生概率、平均死亡人数及平均经济损失4个公因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若干社会经济因素与4个公因子建立多元线性模型.根据模型的判定系数和各自变量的偏相关系数,分析了若干社会经济因素与4个火灾风险公因子的相关性并对重要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4个公因子意义明确且相互独立,可全面表征城市火灾风险程度.基于分析数据,火灾后果总量公因子与人口总量呈显著线性相关;火灾发生率公因子主要受人员结构、人口流动性及居住条件3个方面影响,与人口总量、经济水平、教育水平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平均死亡人数公因子随消防训练提高而显著降低; 平均经济损失公因子与选用的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都没有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论,从反应、学习、行为、效益4个指标出发,确定了12个评价LNG企业安全培训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LNG企业安全培训的解释结构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各因子的权重。结果表明,多层递阶ISM模型能有效表达LNG企业安全培训影响因素的结构,直观反映各影响因子间的层次关系;确定LNG企业安全培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指标,这为提高LNG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国务院在1981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要把安全生产指标作为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达不到的企业不能升级”。这对促进企业搞好安全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市对申报升级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考评工作是从1988年开始的。几年来,我们先后考评通过的省级先进企业81个;国家二级企业17个,配合省劳动人事厅考评通过了1个国家一级企业。通过升级考评这个有利途径,有效地推动了升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搞好企业升级的安全生产考评工作,我们对考…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一个科学的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客观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及信息沉淀的方式获取影响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各种因素,并基于人因失误理论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构建的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概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描述指标的重要程度,而且可以明确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计算指标权重;随后利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明确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包含组织安全管理等4个子系统的SD仿真模型,将以安全投入为基础的认知纠偏机制应用到SD仿真模型;最后,结合实际工程算例开展SD仿真以及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工程进展,通过增加安全投入,并发挥认知纠偏机制作用,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认知由下降趋势转变为缓慢上升趋势;组织安全管理对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影响程度最大,结果与24Model的基本假设一致,从而验证了SD仿真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1月20日,全国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联合发出《关于企业升级中考评安全问题的暂行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解放军总后等贯彻执行。该暂行规定要求按以下条文对企业升级进行考评。 一、对于生产作业环境危险程度大、能够制订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的行业,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劳动人事部和行业安全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制订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或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如百万吨煤死亡率、万立方米木材死亡率)等安全考评指标,报经劳动人事部同意后执行。死亡率超过规定的企业,不能升级。 二、对于生产作业…  相似文献   

14.
基于SEM的建筑施工企业KPI安全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和服务质量管理以及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探讨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建立基于人的因素、管理制度、施工设备和环境条件四维度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将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引入到评价体系中,构建安全绩效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总结评价的一般程序,并结合实例,从定量的角度对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PI评价体系和SEM评价模型评估得出建筑企业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程度是:人的因素>管理制度>环境条件>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矿工心智游移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从个体、组织管理和作业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矿工心智游移影响因素和研究假设;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12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和AMOS 22.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采用Pearson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影响因素均与心智游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个体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疲劳的影响最大(β=0.60);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破坏性领导的影响最大(β=0.54),破坏性领导不仅直接影响心智游移,还能通过负性情绪(β=0.36)间接影响心智游移;作业环境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作业环境物理特征的影响最大(β=0.36),作业环境物理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心智游移,还能通过疲劳(β=0.41)间接影响心智游移.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伤亡事故频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体系更加完善,结合项目管理中的K-PMMM评估模型和软件行业中的CMM评估模型的特点,将安全文化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构建了安全文化的成熟度模型,把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人和物2个层面,每个层面细化为3个评价指标,同时对各个因素层进行模糊评价分析,量化了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为客观评价企业的安全文化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现场安全施工,提高紧急事件发生时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疏散效率,利用Pathfinder软件进行建模,并结合人员体征、疏散速度和人员比例等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施工现场主体施工阶段预制构件、机械器具等物品堆放数量、位置规划和现场施工人员数量等因素对疏散时间影响。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疏散瓶颈区域为室内走廊和疏散楼梯口处;施工场地内物品堆放数量和位置规划对疏散时间影响较大;每层现场施工人员数量达到一定数值时,需采取限制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疏散通道合理规划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瓦斯抽采钻孔施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钻孔施工安全管理的评价模型,通过对人-机-环境三个角度分析得到各因素对于安全管理的权重值,以此来判断因素对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现场环境管理(0.524 7)是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二级指标中有毒有害气体(0.390 5)、作业前安全检查(0.400 4)、安全防护装置(0.372 9)分别占据最高权重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讨城市水安全的概念,在对兰州市水资源情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PSR模型选取兰州市水安全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选取33个指标,5个级别划分来描述水安全状态;然后计算2000-2007年兰州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序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兰州市水安全状况趋于改善,但压力、状态、响应呈现不同的变化幅度,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建议加强防洪体系的建设;提高污水利用率;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思路冕穿于每个企业乃至整个城市;建立以黄河水安全为主的应急机制;增加兰州市南北两山的绿化率;增加水利工程的投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确保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曹志强 《安全》2020,(3):66-70
为探究小微企业组织内部安全知识共享机制,提高小微企业的安全氛围。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员工群体之间的安全知识共享博弈关系,选取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构建安全知识共享模型,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员工关系融洽系数、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演化结果呈正相关关系;安全知识的分享成本则与演化结果呈负相关关系。并为促进安全知识共享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