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控制生产中员工不安全行为,需研究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涌现程度和趋势。在探讨了员工不安全行为作为复杂系统一种涌现现象的基础上,将复杂性科学的涌现理论和CGP建模方法应用到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中。先分析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因素,构建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模型;再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动态模拟管理者、员工、组织、环境各因素对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程度和趋势的影响。通过改变环境氛围、领导意识和员工素质等因素,对模型进行了基准模式和分析模式下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一种涌现现象;不同因素对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能力、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环境、组织安全理念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程度和趋势。在安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控制和调节各种因素,以降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涌现程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预防由安全注意力衰减引起的虚假安全问题,构建员工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采用多主体建模法并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分析个体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主要受熟悉程度和安全意识的影响。同时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对管理者的危机意识有反馈作用。安全信号强度、频率、员工对安全信息的期待和任务难度以及管理者的监督有效性,均影响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如何有效控制上述调节因素并提高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基层员工是最需要安全的群体,他们需要了解工作场所、生产过程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需要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的方法,需要理解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路,需要参与安全活动。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五点建议,浅析如何提高基层员工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一是管理者要在思想上纠偏,转变安全管理思维,要突出基层员工的安全主体地位,让基层员工有机会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比如管理者在编制安全管理制度的时候,就可以邀请部分基层员工代表加入编写小组,重视他们的思考与建议。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让基层员工感受到自身建议的重要性,多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问题,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编制的安全管理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时候,我们总在思考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怎样让他们循规蹈矩地作业,即要他们怎么做,而忽视了管理者本应去引导他们如何做。要想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加强其对规则的遵守,需要管理者发挥他们的安全领导力和影响力。在多年的安全项目咨询和培训工作经验中,笔者总结了以下12项管理者的安全影响力。安全承诺的可视化。写出管理者的安全承诺并让员工能够看见,这样能表明管理者的决心,展示正面的有感领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煤矿安全诚信管理与安全行为的关系,建立煤矿安全诚信管理与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个煤矿开展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安全诚信文化对员工行为态度和安全意识具有正向影响;管理制度建设对员工行为态度和员工安全意识具有正向影响;教育与培训对员工行为态度和员工安全意识具有正向影响;员工安全意识对安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煤矿安全诚信管理通过影响行为态度、安全意识和主观规范作用于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基于行为安全模型,从管理者、班组长和一线员工3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对行为安全有关键影响的因子群。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研究构建行为影响因子之间的依赖关系矩阵,揭示安全投入程度、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安全处罚适当性等因子对员工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并形成煤矿员工行为方式影响因子的四分图。结果表明:安全投入程度是煤矿员工行为方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原因因子,管理者行为影响因子均是其原因因子,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企业安全状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在人们生活和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因不恰当场合使用手机而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控生产中员工因使用手机而导致不安全行为,需研究员工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现状、程度及影响因子。通过分层抽样和方便取样法对某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和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员工手机使用现状、动机,探讨了手机使用特点,并分析了手机使用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员工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现象很普遍;手机使用与手机类型、年龄的关系显著;与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关系不显著;使用手机的动机强度依次为接打电话、看时间、接发信息、娱乐、工作交流;管理者与员工就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安全性在认识上有一定差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强于员工。在车间适当位置增加时钟、安插禁止使用手机的安全警示牌、加强安全教育等措施对抑制员工使用手机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影像资料的充分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员工和现场HSE表现水平的提升。通过在实际HSE监督管理、行为安全沟通等过程中,管理者们摸索如何利用影像资料,对规范员工日常行为、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岗位员工和现场HSE表现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论述影像资料在提升HSE管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管理者与员工在不安全行为控制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很多煤矿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者的不恰当控制行为有关。如果管理者对不同控制措施和手段的认识存在偏差或错误,势必影响其控制行为选择的科学性,进而影响实际的控制效果。通过对煤矿管理者和员工的问卷调查和研究,实证地分析了管理者和员工对不安全行为控制问题的认识,及其在该问题上的认识差异。研究表明,管理者在一些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和手段的认识上与员工存在偏差,管理者选择的控制行为与员工认为应该实施的控制行为间存在差异。要提高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效果,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的认识来选择自己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逐步成为独立承担职业危害的实体及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的主体。因此,在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同时,应研究和运用好员工激励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安全意识的加强和安全措施的到位,从而确保企业的安全、高质、高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促进员工的安全行为,向鞍山某企业员工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16.0分析和校验所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研究该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揭示各因子的影响作用和员工的安全意识现状。结果发现该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总体得分指数为77.8,表明其安全意识水平总体状况相对不错。此外,企业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文化氛围建设有待加强,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员工"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模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2.
王宏军 《安全》2008,29(5):44-46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整个过程当中,如何做好体系文件的宣贯工作,全面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如何保障体系文件的均衡贯彻,全面提升管理者和员工履行安全职责的自觉性?如何做好体系文件的实践工作,迅速改变旧的安全管理方式?本文在建立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对解决上述问题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员工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而良好的安全氛围对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建筑企业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选取安全氛围中的管理层承诺、工作环境和安全意识3个维度,分析其对员工安全行为的作用路径,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作环境和安全意识对员工安全行为有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而管理层承诺对营造安全氛围起主导作用,并通过工作环境和安全意识作用于员工安全行为。研究表明,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管理层承诺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从而有利于员工安全行为的改善,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行为安全观察是企业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改变员工行为的有效安全管理活动,要想此活动推行成功,除了要建立无指责的安全文化、高层领导要带头做等之外,管理者在现场与员工的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例如张三在现场违章不戴安全帽,管理者可以上去说他两句,狠狠批评一顿。但这种方式很难让他从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HVB)形成演化机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习惯领域(HD)理论和多主体建模方法(ABMS),构建HVB动态演化模型。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设计仿真试验,动态模拟不同作业情境中组织、管理者、群体、矿工等多主体间的交互行为及其对HVB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工HVB形成演化系统是一个多主体交互作用的CAS;各主体对HVB的形成和固化作用效力有差异,安全执行力、安全督导和安全奖惩、示范性规范、安全意识对HVB形成和固化的作用效力较大。企业可通过调节各主体行为,实现HVB治理的自然演化和强制演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知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意识到底是什么?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方法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呢?安全意识是一种态度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安全意识是指人的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总和。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地区的20家较大型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设计企业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关系的分析模型,对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加工企业中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中的责任行为、学习行为存在中度关联;与员工安全行为中的互助行为存在中度关联;安全氛围中的领导承诺与员工安全行为中的分享行为存在低度关联,而安全氛围中的工作环境、安全意识与员工的分享行为不相关。因此企业安全氛围成熟度越高,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也越大,同时明确了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预防企业的事故发生,而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则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根基,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立员工安全文化层次渐近模型,分析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5个层次,即安全的无意识、体制约束下的安全意识、自我的安全意识、自我的可控安全意识、超越自我的安全意识。从中得出,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相互协作的结果。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标志,它需要良好的氛围,并且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本质。因此,培养员工安全文化意识对解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保证企业安全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供电企业操作岗位员工安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胜任力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采用系统编制的供电企业操作岗位员工安全胜任力调查问卷,对供电企业操作岗位员工进行整群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对346份有效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构建供电企业操作岗位员工安全胜任力的5因素模型;重新发放问卷,对141份有效数据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该模型因素结构的合理性;再次重新取样,对120份有效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层回归分析,检验5个安全胜任力因素对违章行为的影响。供电企业操作岗位员工安全胜任力模型以职业素养、安全意识、职业技能、身心健康和情绪稳定性5个因素为基本结构,其中,职业素养、安全意识、身心健康和情绪稳定性4个安全胜任力因素对违章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安全意识在保证员工安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深入探索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外部环境和组织管理3个层面分析选取调查指标,并结合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现状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获得数据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结合开放式访谈结果对公因子进行验证和调整,得出建筑工人安全意识主要受到安全技能知识、安全心理、企业安全态度、员工安全关注度和安全管理5个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建筑工人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建筑工人的参与积极性,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