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凌河矿回采巷道交叉点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出小凌河矿回采巷道交叉点处的支护方案,建立了FLAC3D数值模拟模型。针对南票煤电集团小凌河煤矿-580 m南翼溜煤道处于大倾角、受动载影响的地质条件,理论分析了交叉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特点,通过FLAC3D数值模拟与工程类比确定了联络巷支护方案。分析了巷道交叉点围岩应力分布和位移规律分布,确定了巷道交叉点处的补强支护方案,顶板采用钢筋托梁组合锚杆支护,并进行锚索补强。交叉的两条巷道在保持原有支护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顶板锚索的根数来提高支护强度。结果表明,在顶板采用钢筋托梁组合锚杆支护和锚索补强,可有效控制围岩离层和结构面变形。数值模拟和传统方法相比,针对性强,更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12,(3):74-74
本刊讯2012年2月2日,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针对煤矿充填开采、大倾角开采、悬移支架放顶煤、顶分层综采、火成岩下安全开采等技术难题展开科研攻关,开展综采面安全高效过断层、掘进迎头超前支护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使矿井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保障了煤矿的生产安全。图为该矿职工对一套即将服役的新型综采支架进行调试。(王道玉)  相似文献   

3.
淮北朱仙庄矿机电科压风机房保机组职工,认真履行精细化作业班查日检职责,定期进行压风机设备预防性检修工作,投产25年来,实现安全运转无事故。  相似文献   

4.
用钱平均不到30元,就能换回一条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整改。这是2003年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开展群众安全监叠活动的“投入”与“产出”比。去年,该矿30%的隐患就是通过“群监网”反馈来的,虽然矿上为此发放了两万余元奖金,却使736处隐患及时得到了消除。对于一个开采区域南北长达10多公里、且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双突”矿井来说,每一处小的隐患部可以酿成大的灾害。为此,该矿在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安监队伍,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走专管与群管相结合之路。针对职工在井下时间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安全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始终将“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开展安全工作。农场安委会把安全工作纳入到党委工作日程,采取主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分口抓、各级领导分层抓、各部门联合抓的综合措施,层层签订责任状,交纳风险抵押金等措施,使安全工作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片、不  相似文献   

6.
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探索性地运用三相泡沫新技术,预防和控制煤层自燃发火取得成功,日前,该项成果获得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探索性地运用三相泡沫新技术,预防和控制煤层自燃发火取得成功,日前,该项成果获得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把治理塌陷区作为建设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矿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先塌陷、后治理、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复垦还田新方法,最大限度减少了土地浪费。到目前,该矿共复垦回填各类土地140余hm^2,复垦回填率达31.5%,其中64.6hm^2塌陷区变成当地农民旱涝保收的“米粮仓”。  相似文献   

9.
安徽淮北朱仙庄矿致力于节能减排,用经济换取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投入千万元对矿井生产产生的污水、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综合利用。13年来,累计处理工业废水1200多万m^3,实现了矿井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朱仙庄矿按照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班组安全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注重以提升班组长素质为主要手段,突出做到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强化管理,以班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了矿井管理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1.
在舒兰矿业集团公司五矿-30m水平十六层运输道,利用可拆卸式锚杆支护掘巷600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这种可拆式锚杆的作用机理与其它锚杆相类似,但它具有杆体可拆卸回收复用的特点,可以降低巷道支护成本,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深受现场施工人员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鉴于巷道锚杆支护服役状态安全监测的需求,考虑回采巷道恶劣环境条件和锚杆埋入煤岩后不可见的局限性,基于FBG传感器技术自主研制了锚杆FBG应力传感器.通过实验室标定和现场试验,实现了对回采巷道服役锚杆杆体应力准分布高精度的连续动态监测,从而基于技术手段实现了锚杆支护状态的安全监测.在浅埋薄基岩煤层回采巷道,应用锚杆FBG应力传感器,随工作面推进,监测了周期来压过程中服役锚杆杆体的应力变化.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虑锚杆布置位置与推进工作面之间的空间联系,揭示了回采巷道服役锚杆安全状态及演化规律.由监测数据发现,顶板、巷帮、顶角顶板、顶角巷帮及底角巷帮锚杆安全状态各不相同,且存在深浅部位锚杆安全状态不同的情况.锚杆杆体的轴力变化值表现为顶板锚杆增加,巷帮锚杆减小,顶角顶板和顶角巷帮锚杆的浅部减小、深部增加,底角巷帮锚杆中间增加、两端减小.对监测结果综合评判表明,回采过程中一旦满足条件,巷帮锚杆会最先破坏而引发安全事故,顶板锚杆最为安全,顶角顶板、顶角巷帮及底角巷帮锚杆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安徽淮北朱仙庄矿加强防治水工作,积极构建管理、投入、科研、培训并重的防治水安全保障体系,投产24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淹面或突水伤人事故,实现了安全开采。据统计,仅最近5年,该矿就在“水帘洞”或“天窗区”解放煤炭250多万t,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超前支护中容易出现单体支柱滑动的问题,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单体支柱垂直顶板支护时的受力情况,指出单体支柱滑动失稳是由于该支护状态下逆时针的力矩3.18×105N·m远大于顺时针的力矩1.27×104N·m,支柱自身无法保持平衡造成的。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大倾角回采巷道支护调斜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研发了新型的尼龙柱帽调斜装置,并对3种支护方法进行现场工业性对比试验,证明了该装置的适应性与优越性,解决了百灵煤矿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超前支护的难题,为相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综合确定多种因素影响下回采巷道的锚杆支护效果,提出评判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效果的改进突变级数法.首先,多层次分解影响巷道锚杆支护效果的因素,根据离差最大化法改进突变级数法中的指标重要性排序问题;然后,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锚杆支护效果评判模型,计算得出巷道锚杆支护效果评判级数;最后,对20个样本进行巷道锚杆支护效果评判...  相似文献   

16.
浅埋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破坏分析及支护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神东矿区浅埋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巷道维护效果不佳等问题,以神东矿区某矿105工作面胶运顺槽为工程实例,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对巷道围岩破坏机制和围岩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并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巷道支护的主要对象是巷道塑性区内圈松散破碎煤岩体;巷道顶板、副帮、正帮松动破坏范围分别为3.42 m、1.51 m、1.36 m;巷道锚杆锚固段未全部处于深部稳定煤岩体中,锚杆锚固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是导致巷道围岩变形量大、锚固失效的根本原因。基于巷道围岩松动圈实测和数值分析结果,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现场应用表明,巷道支护方案优化后,锚杆支护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巷道表面位移降幅明显,巷道维护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大安山矿已经进入深部开采阶段,高应力、大变形巷道支护问题日益突显.为维护矿井深埋巷道稳定,引进高强让压锚杆支护技术控制深埋巷道大变形.根据轴10下槽煤层回风巷道实际情况,运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高强锚杆和高强让压锚杆支护条件下围岩响应情况,并在现场展开让压支护技术试验.对比分析模拟与试验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与现场实际较为一致,高强让压锚杆支护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深埋巷道应力状态,有效控制深埋巷道大变形,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职工学校内多了一个以群监员命名的讲堂,该讲堂以"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矿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倪龙命名,叫做"倪龙群安讲堂",成为全国首个以群众安全工作为主的讲堂,为该矿培养了一批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沿哨兵"。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断面动压回采巷道大变形问题,以成庄矿近20 m~2的强扰动回采巷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围岩破坏特征、变形规律以及稳定性控制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断面尺寸的增大及强回采扰动迫使巷道发生非对称性变形,内部发生分区破坏;采掘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于大断面动压回采巷道稳定控制,单一的传统支护方式已难以奏效,需采用新型"三高"锚杆及注浆加固等分区协同支护技术;实例中采用该技术支护巷道后,底板底鼓量减少450 mm,两帮移近量减少800 mm,巷道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应用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和现场实测,分析了采动底板应力传播规律及其对底板巷道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煤壁前方应力增高区附近底板压应力分布呈现"球根"状,随着埋深的增加,垂直应力先增加后减小,剪应力浅部采场边界高度集中,是引起层状底板剪切滑移的根本原因。张集矿1113(1)工作面回采过程,活化了已回采稳定的两工作面层间似连续-非连续-散体结构,导致非连续结构的剪切滑移失稳,和散体冲破相互咬合摩擦力的移动,引起了1113(1)工作面轨道巷广距离失稳。相邻采区开采顺序由上下煤层间隔同采调整为上下煤层顺序开采后,巷道表面位移显著降低,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煤层群开采采区设计、底板巷道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