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制电路板酸性蚀刻废液的膜电解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精细化线路和高层数印制电路板产量的增加,导致酸性蚀刻废液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对环境的负荷也随之增大.介绍了酸性蚀刻废液膜电解再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中试规模的应用研究,并与其他电解再生方法进行技术与经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槽电压为5V、电解时间为2h的条件下,酸性蚀刻废液的氧化还原电位由480 mV升至540mV,所...  相似文献   

2.
采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酸性蚀刻液阴、阳极电化学行为,并构建了离子膜电解反应体系,考察了在线再生酸性蚀刻液及回收铜的效果。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过程发生浓差极化,存在极限电流密度,Cu+含量越高,极限电流密度越大;阴极还原分4步反应进行,存在极限电流密度;强化溶液传质可有效提高阴、阳极极限电流密度,有利于避免电解过程中析出氯气和氢气;在线实验表明,通过监控阳极液ORP,可避免析出氯气;分步降低电流电解有利于避免析出氢气,形成致密的金属铜块;在电流为9~24A范围内分4步电解23.5h可再生酸性蚀刻液23.5L,同时电沉积回收510g铜,纯度高达99.98%。阴极电流效率达到95.2%,吨铜电耗3251kWh。电解过程中无氯气和氢气析出,无废液排放,表明膜电解法在线再生酸性蚀刻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Lix54—100从印刷电路板蚀刻废液中回收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Lix54-100萃取剂萃取铜氨料液中铜的性能做了研究,发现其具有动力学速率快,饱和容量高,分离效果好,反萃容易及不萃氨等特点,并把其应用于印刷电路板蚀刻废液中铜的回收,在铜初始浓度为156.96g/L,相比为2:1条件下,用80%Lix54-100-煤油经过三级错流萃取,铜的浓度可下降到26.88g/L,三级总萃取率达82.87%,由此设计推荐了无废排放工艺流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Lix5 4 10 0萃取剂萃取铜氨料液中铜的性能做了研究 ,发现其具有动力学速率快、饱和容量高、分离效果好、反萃容易及不萃氨等特点。并把其应用于印刷电路板蚀刻废液中铜的回收 ,在铜初始浓度为 15 6.96g/L ,相比为 2∶1条件下 ,用 80 %Lix5 4 10 0 -煤油经过三级错流萃取 ,铜的浓度可下降到 2 6.88g/L。三级总萃取率达 82 .87%。由此设计推荐了无废排放工艺流程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考察N910、Lix84-I、N902和RE609 4种不同类型的萃取剂从高浓度铜氨溶液中萃取铜的效率,选取萃取效果较好的N910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研究其从铜氨溶液萃取铜的萃取性能。实验发现,N910具有萃取速率快、饱和容量高、分离效果好、反萃完全及不易萃氨等特点;并用80%N910+煤油溶液,在pH=9.5,温度25℃,相比(O/A)1∶1条件,进行真实料液萃取实验,振荡10 min,萃取中铜离子的浓度达到69.66 g/L。因此,N910能够作为一种高效的铜萃取剂,从碱性蚀刻废液中回收铜。  相似文献   

6.
膜电解工艺处理碱性含铜蚀刻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对碱性含铜蚀刻废液膜电解工艺处理的可行性开展相关研究,考察了槽电压、电解时间和阳极液pH值等因素对膜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槽电压3.10 V、电解时间2 h、阳极液初始pH值9.20。在上述最优工艺条件下,膜电解电流效率达91.5%。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操作方便、简单可行,是处理蚀刻废液、回收铜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乳状液膜法从镀金废液中回收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用乳状液膜法从镀金废液中回收金的研究,分析了各种工艺条件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经一级间歇式液膜分离在内水相获得纯度为99.9%的单质金,收率为99.1%,本法具有流程短、速度快和效率高的特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零排放新工艺处理蚀刻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某化工厂开发出一套对线路板蚀刻废液进行大规模集中资源化处理的零排放处理新工艺,该工艺通过在固相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并用重力分选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克服了原有工艺的缺陷,使废液中所有的成分能够在较低的处理成本下全部分离回收,无三废排出,达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对其工艺条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Ag/Cu合金触点废料回收铜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g/Cu合金触点废料含Ag量在30%(质量分数)以上,含Cu量在60%(质量分数)以上、含Sn量在2%(质量分数)以上.先将Ag/Cu合金触点废料中的Cu分离,然后采用葡萄糖预还原、水合肼再还原制得了粒径在0.3~O.6 pm的类球形超细铜粉(纯度≥99.9%).研究表明,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加入有助于超细铜粉粒径均匀且形貌趋于一致;量佳反应温度为70℃;抗氧化剂苯并三氮唑可以有效防止超细铜粉的表面氧化.  相似文献   

10.
康昀  曲丹  封莉  程翔  张立秋 《环境工程学报》2015,9(12):5763-5768
采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工艺(DCMD)浓缩处理高浓度发酵废液,在热侧温度65℃、冷侧温度30℃条件下,连续运行21 h,考察了浓缩过程中产水通量、产水侧COD和TOC浓度变化及蛋白质浓缩效果.结果表明,产水通量随运行时间延长而下降且降速较快,15 h内由17.1 kg/(m2·h)降至8.9 kg/(m2·h);经去离子水冲洗,产水通量可恢复至56.1%.产水中COD和TOC浓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大.此外,原水与膜蒸馏出水中GC-MS分析结果也表明,随运行时间延长,原水中有更多种类的有机物进入产水侧,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对膜内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发现,膜内表面有块状沉积物出现,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含有少量的无机物.DCMD运行21 h后,废液体积浓缩8.3倍,有用组分蛋白质浓缩6.9倍,COD和TOC的去除率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在铁内电解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的铁镀铜滤料构成的催化铁内电解反应床,并以酸性红B为目标染料,研究了催化铁内电解反应床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pH条件下,催化铁内电解反应床对水中酸性红B的脱色效果均优于单一铁内电解反应床。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 h,进水pH值为7.2,汽水比为1∶30的条件下,催化铁内电解反应床对100 mg/L酸性红B的平均脱色率为88.5%,高于单一铁内电解反应床约9%。另外,适当增加曝气可以增加铁内电解反应床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添加晶种对沼气发酵液磷回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畜禽养殖废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沼气发酵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曝气吹脱调节pH的处理方式。晶种采用海泡石粉、沸石粉和凹凸棒石粉3种天然矿物材料。考察了不同pH条件、晶种添加量和不同初始磷负荷对磷回收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X)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3种晶种材料中,凹凸棒石粉对磷回收的促进效果最好。在pH从7.5到8.5之间海泡石粉、沸石粉和凹凸棒石粉均可将Rp(t)提高10%以上,8.5到9.5之间,添加海泡石粉和沸石粉对Rp(t)的提升幅度降低,添加凹凸棒石粉可以达到14%左右的提升幅度。海泡石粉和沸石粉添加量增大后Rp(t)有小幅的提升,但变化不规律,凹凸棒石粉的最佳添加量为0.92 g/L。初始PO43--P为90 mg/L时凹凸棒石粉对磷回收有最好的促进效果。添加凹凸棒石粉的产物在SEM图片上可看到明显有晶体覆盖,EDX图上出现了明显的强度较大的P组分峰,从微观的角度证实了添加凹凸棒石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机械化学法处理废旧锂电池,选择性地回收金属锂,同时将钴转化为钴铁氧体(CoFe2O4)功能材料,并重点考察了不同供氯体和操作参数对Li回收率和Co转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价类的供氯体不适于Li的回收和CoFe2O4的制备,离子类的供氯体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不仅可以促进Li的氯化,同时还可以保证Co完整地保留在反应残渣中转化为CoFe2O4。将LiCoO2与Fe粉和NaCl混磨,既可以保证将Li转化为水溶性的盐,又可以在球磨过程中将Co与Fe进行晶格重组,保存在球磨残渣中形成磁性功能材料。确立的最佳操作参数为:m(LiCoO2):m(Fe):m(NaCl)为1:2.5:5,球料比50:1,球磨转速600 r·min-1,时间12 h,此时Li回收率达到92%,Co与Fe保留在残渣中转化为CoFe2O4。对产物的晶相组成、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发现,所得CoFe2O4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饱和磁化强度Ms为56.1 emu·g-1,剩余磁化强度Mr为25.8 emu·g-1,矫顽力Hc为1 165.3 Oe。本研究为废旧锂电池的资源化回收提供了一条清洁环保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废手机线路板碱性矿浆电解资源化过程中电解液带来的污染问题,采用氨-氯化铵碱性矿浆电解液循环回收废手机线路板中金属,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研究了氨-氯化铵碱性矿浆电解体系从废手机板制备阴极铜的过程中,电解液循环对Cu的回收率、电流效率、Cu纯度以及Cu和Ni、Zn、Pb等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经过7次电解液循环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液循环对Ni、Zn、Pb等金属分布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但Cu的分布、纯度及回收率基本不受影响。Cu主要分布在电解液和沉积物中,其他金属则主要在电解液与阳极渣中;8组实验获得的沉积物中Cu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高于99.9%和90%。基于碱性矿浆电解回收废手机板中金属工艺中,完全可以实现电解液的循环利用。本研究可为碱性矿浆电解废线路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已有的糠醇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回收工艺进行了改进。将糠醛液相加氢生产糠醇产生的废渣于 130℃真空蒸馏回收废渣中的有机混合物 ,经过精馏获得糠醇与糠醛 ;剩余的固体废触媒与纯碱混合 ,经反射炉焙烧、水浸取、掺加石灰除硅、过滤得到铬酸钠水溶液 ;剩下的粗氧化铜经碱溶除铬、溶于硝酸得到硝酸铜溶液 ;将铬酸钠溶液、硝酸铜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加氨水搅拌 ,分离出的沉淀经传统方法焙烧活化、造粒制得新催化剂 ,回用于糠醛液相加氢生产糠醇。有机物、铬组分和铜组分的回收率均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悬浮电解法回收废旧电子印刷线路板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废旧电子印刷线路板中的金属铜为处理对象,采用悬浮电解法制取纯铜粉。选择了4个影响铜粉的纯度、脱落率和电流效率的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铜的浓度、氯离子的浓度和电流密度对铜粉的纯度、脱落率和电流效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正交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最优的电解条件,在此电解条件下可得到铜粉的纯度99.8%、脱落率99.6%和电流效率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