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好氧堆肥过程中的氧气变化及其监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氧气和通气性是影响好氧堆肥过程和堆肥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堆肥过程中,氧气供应充足可以加速有机质分解、缩短堆肥时间,加速堆肥初期温度的上升速率,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氧气的消耗速率可以作为判断堆肥稳定性的依据。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氧气监测手段,限制了堆肥中有关氧气的研究工作,因此对堆肥过程中氧气的变化过程目前了解得很少,研究工作亟待加强。近期,我国已开发出堆肥氧气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堆肥实践,这对堆肥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二次性好氧堆肥化工艺的若干设计方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二次性好氧堆肥化工艺是基于将堆肥化过程中高温微生物和中温微生物在分开的、各自适宜的环境中 进行不同基质降解和稳定化的一种较新工艺.通过实验,由物料平衡式结合微生物反应动力学 建立了 城市垃圾二次性好氧堆肥工艺的若干基本设计方程式:一次发酵阶段的生物降解方程, K Av 值高的易降解物具有一级反应的性质,试验求出的比率常数 Kd 为0119 d - 1 ;一次 发酵阶段的堆肥减量二元线性方程,减量主要与挥发性固体降解率和水份蒸发量有关;一次 发酵动态反应器容积和二次发酵构筑物有效面积的计算式,计算式主要考虑了减量、容重变化及堆肥返料量的影响;一次发酵阶段所需理论通风量的计算式,通风量主要由微生 物需氧量和水份蒸发量所需的空气量组成,后者需气量往往大于前者,有时高达2 ~6 倍.  相似文献   

3.
提高猪粪和城市垃圾堆肥质量的菌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发酵菌剂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彩色云芝(Palystictus versicolor )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3种菌剂对促进猪粪、城市垃圾腐熟最有利。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除臭作用员明显的分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青雷属真菌(Penicillium sp.-1)和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菌剂。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污泥是一种富含作物生长需要的多种养分的生物固体废弃物,但重金属问题又成为影响污泥农用的关键因素,而重金属的生物活性、迁移性及毒性不仅取决于总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存在的形态.该实验通过调节城市污泥的水分和C/N比,利用笔者所在课题组自行开发的好氧堆肥反应器进行城市污泥堆肥处理,经过为期20 d的好氧堆肥处理,研究堆肥前后污泥中的重金属总量和化学形态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堆肥处理由于添加能源调理剂等,使堆肥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于原污泥,符合了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同时堆肥也改变了重金属的化学形态,降低了剧毒性的Cd的生物有效性.对污泥及堆肥的重金属形态研究发现:大部分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生物毒性很小,农用时的重金属污染度也很低.  相似文献   

5.
时红蕾  王晓昌  李倩 《环境化学》2018,37(2):209-215
为了探讨抗生素对好氧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及堆肥腐熟的影响,添加四环素(TC)的人粪便与锯末进行好氧堆肥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CK(不添加TC)、TC100(100 mg·kg-1 DW(干重)TC)、TC500(500 mg·kg-1 DW TC)和TC1000(1000 mg·kg-1 DW TC).研究了堆肥温度、pH、水溶性碳、种子发芽率、脱氢酶和脲酶在21 d的不同堆肥处理中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堆肥中四环素浓度的增加显著抑制了堆料中温度的升高,降低了pH值,增加了水溶性碳的残留,减少了种子发芽率并阻碍了脱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堆肥的参数如堆肥温度、pH、水溶性碳和种子发芽率等指标都可以用来表征堆肥的腐熟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堆肥中四环素浓度高达1000 mg·kg-1时,四环素阻碍了粪便处理的好氧堆肥过程并影响堆肥产物的腐熟.  相似文献   

6.
室内发酵菌剂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 :细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microflavus)、彩色云芝 (Polystictusversicol or)和假单胞杆菌属 (Pseudomonassp .) 3种菌剂对促进猪粪、城市垃圾腐熟最有利。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 ,除臭作用最明显的分别是绿色木霉 (Trichodermaviride)、青霉属真菌 (Penicilliumsp .- 1)和细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microflavus)菌剂。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垃圾及其处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产生和处理的现状,探讨了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指出了当前城市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体制、资金和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木质纤维素降解是中草药渣堆肥的主要难点.在前期小试的基础上,接种纤维素降解菌剂,将1 t新鲜药渣直接进行好氧堆肥.腐熟度指标T值和种子发芽指数(GI)显示,堆肥19 d左右就已经腐熟.堆肥过程中接种组(JZ)和对照组(CK)的纤维素平均降解速率分别为0.73 kg/d和0.64 kg/d,JZ比CK纤维素降解总量提高了13.39%,木质素降解量提高118.18%.第30天时,堆肥的含水率、p H、总养分、重金属等指标都达到有机肥料标准(NY 525-2012).接种菌剂提高了堆肥温度,加速了水分散失,促进了纤维素和木质的转化,有利于堆肥腐熟和提高肥料品质.因此,在中试规模上堆肥中草药渣生产有机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垃圾堆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施垃圾堆肥并种2季蔬菜的潮土、黄棕壤及红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亚硝化菌数量,纤维分解强度,呼吸强度和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土壤本身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多于或少于垃圾堆肥含有的微生物数量时,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会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本身含有的微生物数量与垃圾堆肥相同时,垃圾堆肥用量大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大。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含量,呼吸强度及纤维分解强度均随垃圾堆肥施用量提高而增加,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垃圾中酞酸酯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酞酸酯生产厂排污沟中分离到4株酞酸酯降解菌,分属镰孢属(Fusarium sp.)、醇母属(Saccharomyces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黄单孢菌属(Xanthomonas sp.)。在酞酸酯剂量为50、25μg/mL水平的纯培养条件下,4株单菌对酞酸酯的降解率达到72%-77%,混合菌的降解率还可提高近10%。在垃圾堆肥中酞酸酯剂量为197μg/g的水平下,将降解菌回接堆肥后,不动杆菌属和混合菌对酞酸酯的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72%和69%。  相似文献   

11.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已经成为各国越来越重视的方法。堆肥化处理是通过控制堆腐过程条件,使废弃物在短时间内最有效地达到稳定,杀灭病原菌,使产品可以安全地使用。本文对堆肥的原理及基本机理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堆肥过程的重要参数( 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 C/ N 比、p H 值、通气量等) 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城市垃圾管理综合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漳州为例,分析我国城市垃圾政策体系,管理体制、资金状况、产业市场调控机制的现状,提出城市垃圾管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负担性、社会可接受性的基础上,以清洁生产、最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为指导思想,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垃圾管理新体制;依靠市场和政府双重动力,全方位、全过程、开放垃圾产业;建立多元化项目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预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前进行有效的预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处理量,提高处理的效果,而且可以回收部分资源性物质。由于垃圾的特性多变及处理方式的不同,统一的处理系统不仅难以达到处理垃圾的要求,而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文章针对垃圾焚的需求以及垃圾的特点,分析了垃圾焚烧炉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设计设备参数的确定,并介绍了与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配套的预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农村蔬菜废物高温好氧降解协同性及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湖流域农村典型蔬菜废物进行了高温好氧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好氧降解d14末有机物降解率大小顺序为:叶菜皮>竹笋壳>叶菜皮 竹笋壳>叶菜皮 茭白壳>茭白壳.对于混合物料,叶菜皮 竹笋壳组有机物降解后期(6~14d)存在非协同降解关系,其主要是由于其难降解组分后期降解存在抑制导致而成;叶菜皮 茭白壳则呈独立降解关系.蔬菜废物高温好氧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速率常数在0.036~0.100d-1之间,各不同组物料降解速率大小顺序为:叶菜皮>笋壳>叶菜皮 竹笋壳>叶菜皮 茭白壳>茭白壳.统计分析表明,降解速率与物料纤维素初始浓度相关性最好,指数模型拟和效果最优,可作为蔬菜废物高温好氧降解速率常数的经验公式.图3表6参16  相似文献   

15.
高固体厌氧消化法处理城市垃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垃圾处理方法──高固体厌氧消化法的概念、优缺点、发展历史、现状及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章简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工艺参数、炉型结构、烟气处理、用地面积、设备配置、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内容的选择原则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方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社会公害”之一的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而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关键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详细分析了实施分类收集的6个前提条件。此外,还研究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和实施程序。  相似文献   

18.
城市垃圾处理的新动向——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技术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基于传统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不足,介绍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及其对垃圾和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阻滞机理,总结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降低渗滤液污染强度、增加填埋场有效容积、提高产气量、加速填埋声稳定、降低垃圾处置成本等优势,概括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设计和操作支行要素,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模化有机垃圾,在炉膛内径为0.5米,有中心转轴翅片推动垃圾前进的焚烧炉中,对焚烧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影响焚烧炉中NOx、SOx生成和燃烬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焚烧炉在控制NOx、SOx的前提下稳定操作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组分动态变化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滤液(Leachate)是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MSWLF)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掌握其水质变化规律是研究填埋场对环境污染的首要问题。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使用垃圾淋滤的方法模拟大气降水,利用实验结果建立模拟模型,揭示了渗滤液组分随降水的变化规律。可以预测垃圾填埋后渗滤液污染组分的浓度变化。为研究填埋场渗滤液组分变化及确定其处理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