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多年地下水水位监测点动态资料,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及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焦作煤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成因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焦作煤矿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动态,分析了焦作市的地下水污染状况,找出了地下水污染的四条途径,讨论了浅层孔隙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矿坑排水形成水位降落漏斗、污水灌溉及河渠渗流等,研究了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典型的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地区,目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新疆准噶尔盆地天山北麓是人类活动极为频繁的地区,也是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高的区域。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多年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区域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强度逐年减少,人为因素对其影响强度越来越大,可以说地下水开采动态已成为区内地下水的主要动态类型,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中氮的表现形式及其污染的微生物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地下水环境中氮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下水污染的途径和特点,提出了利用人工诱变得到的高效除氮菌来进行了地下环境除氮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模拟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同时,细菌除氮效率,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方法应用过程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论证了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地下水中氟元素的背景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氟元素的背景特征和形成与地下水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的酸酸度及迳流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矿业城市浅层地下水污染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污染物对矿业城市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机制,重点阐述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分布形状、主要污染物及其性状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水化学监测,将莱州湾南岸平原浅埋古河道带及冲洪积扇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环境分为3大区域,即北部的全咸水区、中部的咸淡水过渡区和南部的全淡水区.在3个系统的浅埋古河道带内的全淡水区,仍有水化学特征的南北向差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具有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咸水入侵和人工污染,保持良好的地下水水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岩溶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特征出发,结合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分析了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常用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指出:基于达西公式的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包括解析法、数值法和部分经验公式法,不适合以岩溶管道和暗河为特征的隧道的涌水量预测;目前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应该以水均衡法为主,通过加强隧道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特别是暴雨过程地下水动态的监测,以进一步提高隧道涌水量的预测精度;此外,还应探索分析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在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曾照华 《环境科技》1998,11(4):12-16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镍元素的背景特征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下水镍元素含量与地下水含水介质的镍含量、地下水的迳流条件和酸碱度以及地下水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氯元素的背景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含水介质成分、地下水迳流条件以及矿化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混合交换的重要区域,该混合特性也是识别其范围的难点。为确定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的识别方法与变化特征,选取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明显的武汉市汉江-府河河间地块冲湖积平原为研究区,构建了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得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流场轨迹,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和局部的水流系统,总结了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模式,并结合MODPATH模块追踪地下水流运动轨迹,识别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完全混合交互带的范围在汉江顺流方向由40 m不断拓宽至180 m,沿长江流向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整体缩小但保持在70~100 m范围内;粒子运动轨迹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与交互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表水形态、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该研究结果可为确认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Zn元素的背影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成分、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迳流条件和地下水酸碱度之产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Zn元素的背景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成分、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迳流条件和地下水酸碱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冀中及邻近地区地下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根据氢、氧稳定同位素和~14C、He/Ar比年龄值,讨论了该区地下水的起源和形成时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和排泄途径,以及地下水的同位素资料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Mg元素的背景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土层性质、地下水迳流条件以及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市地下水中铁、锰变化规律及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5年来对大庆地区地下水中铁、锰的监测结果,总结出地下水中铁、锰变化规律,并浅析了其形成。  相似文献   

17.
山东淄博孝妇河流域地下水污染及环境对其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孝妇河流域地下水的主要污染途径、污染组分及其空间的分布特征,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评价;同时研究了地貌条件,河流与含水层之间接触关系及河水的水质等环境条件对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泾惠渠灌区的地下水动态特征,探讨面积-高程积分在地下水动态分析中的可行性,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计算了灌区地下水面积-高程积分数据,绘制了不同时期的地下水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分析了灌区地下水水位与储存量动态特征。结果显示:1978?—?2012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面积-高程积分值为0.46、0.44、0.38、0.39,表明地下水水位与储存量整体呈下降趋势;1991?—?2012年,410.00?—?446.19 m水位区间面积由1978年的2.54下降为0,342.51?—?360.00 m水位区间面积多年持续增加,中等水位区间存在演化差异性,反映出不同时期地下水开发强度具有空间变异性;以1978年为基准,至2012年地下水储存量减少约7.08×10~8 m~3;降水、地表水引水量、人工开采是影响泾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的重要因素,补排失衡是引起灌区地下水储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可以表征地下水水位空间结构特征和储存量的变化情况,利用面积-高程积分值能够近似估算地下水储存量变化量,证明了面积-高程积分在地下水动态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采量逐渐增加,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地下水水质超标的情况日益严重,引发了天然植被退化、海水入侵等生态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严重威胁着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及其相关的生态问题。并提出节约用水、加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沿海地区充分开采利用海水、已形成严重漏斗区建设利用地下水库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曾昭华 《环境科技》1998,11(3):12-15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汞元素的背景特征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汞元素含量与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酸碱条件以及钠、氯元素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