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搜索     
《环境》2012,(7):56-57
"里约+20"开启新起点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共同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强调建立5130亿美元可持续发展资金,并由各国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共同承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大会发言中说道:"‘里约+20’峰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不只是宣言,更是切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于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对会议的成果,虽然联合国官方人士认为会议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很多国际机构、民间团体和公共媒体做出了尖锐的负面评价,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会议或"闹剧"。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再一次改变着中国。2011年2月25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关村"1+6"政策和规划纲要动员大会上,《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正式印发。在《规划纲要》中,中关村的战略定位被概括为"三区两地":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和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4.
里约大冒险     
王艳 《世界环境》2012,(4):42-43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于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而此前在16日正式开幕的,被称作"人民峰会"(Civil Societyevents)的可持续发展对话,则被誉为推进大会谈判进度的重要推手。所谓的"人民峰会",其实是由9个工作组(majorgroup)召集的诸如私营企业、NGO、科学团体、妇女组织等,参与各种重要的会议议题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立场。北京时间15日晚,笔者随中国NGO代表团奔赴天使之城里约热内卢。  相似文献   

5.
腈纶废水中含有氰化物、单体聚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碱性氧化法、酸性回收法等处理含氰废水,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上海某腈纶厂采用硫氰酸钠一步法和二步法湿纺工艺生产腈纶,废水处理采用"加药混凝沉淀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氰化物、氨氮、COD、BOD5去除率分别为94.5%、89.9%、88.2%、97%,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吸收水溶液中Cd2+过程的阳离子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吸收水溶液中Cd2+时根系与水环境的阳离子交换.考察了紫花苜蓿分别在0、1、2、4、8、12、24、72 h对0~10 mg.L-1 Cd2+体系中Cd2+的吸收效果,体系中Na+、K+、Mg2+、Ca2+、NH 4+阳离子的浓度变化,以及溶液pH变化.并以SPSS 13.0多重线性回归建立Cd2+吸收量与阳离子变化量模型.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体系中Cd2+有一定吸收作用,72 h时对0.1、1、5、10 mg.L-1 Cd2+的吸收率分别为85.86%、52.14%、15.97%、7.81%;紫花苜蓿对Cd2+的吸收过程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除NH 4+外体系中Na+、K+、Mg2+、Ca2+离子浓度随时间均有一定的增大,分别增加了11.30%~61.72%、21.44%~98.73%、24.09%~48.90%、37.04%~191.96%;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体系中Na+、K+、Mg2+、Ca2+的变化规律,在Cd2+浓度为1、5、10 mg.L-1时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NH 4+变化规律的拟合也是合适的;紫花苜蓿对Cd2+吸收过程中体系pH下降,H+可能作为Cd2+竞争离子,影响紫花苜蓿根系对Cd2+的吸收能力;三元线性回归方程证明紫花苜蓿对Cd2+吸收量主要与Ca2+、Mg2+、Na+变化量有关,且其交换主要发生在Cd2+与二价阳离子之间.  相似文献   

7.
萃取第三相形成过程中废水处理的去污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漏斗试验法研究了[β-萘磺酸+劳伦酸(钠)]-水-三辛胺(煤油)体系的萃取去污机理,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除水溶性β-萘磺酸和劳伦酸的可溶部分各自与三辛胺萃取剂反应生成胺盐,并进一步聚合后形成萃取第三相外,劳伦酸的悬浮颗粒部分被第三相粘结除去,劳伦酸钠以分子形态被第三相吸附除去。并在合适的萃取条件下所涉及体系以COD计的去污率可达到95%左右。由此提出"萃取-混凝-浮上"的去污机理。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加油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的CFD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家庆  张男  王金惠  朱玲  尚超 《环境科学》2011,32(12):3710-3716
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机动车加油过程中所产生的油气排放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机动车的加油过程进行研究,而国内迄今尚处于空白阶段.对机动车加油过程所涉及的"加油枪喷嘴+加油管+油箱+回气管"物理体系进行适当简化,采用商业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中提供的VOF气液两相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在基于Gambit软件确定网格划分方案和进行适当的边界条件设置后,建立了合理可行的加油过程气液两相流动CFD数值模拟模型,讨论了加油速度对油箱内气相空间静压力的影响,揭示了汽油在加油管内的回流现象.结果表明,加油枪的流量越大,油箱内气相空间的静压总体上也逐渐增大;同时油箱内气相空间的静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较为明显的阶段.而当加油流量较大时,往往会引起汽油在加油管油帽段内回流,从而使得加油枪过早跳枪.本研究为国内自主开展机动车加油以及油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方面的研究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对大麦(Hordeum vulgare)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33,自引:1,他引:133  
研究了6种重金属(Hg2+、Cd2+、Pb2+、Ni2+、Cu2+、Zn2+)对大麦幼苗生长及根尖细胞遗传学毒害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大麦种子的萌发率、根生长速率和有丝分裂指数下降.1×10-2mol/L的Hg2+、Cd2+、Pb2+处理24h后完全抑制了细胞分裂,Hg2+、Cd2+和Pb2+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Ni2+、Cu2+和Zn2+.用5×10-3—5×10-4mol/L的Hg2+、Cd2+、Pb2+处理24h和Ni2+处理48h后,核仁结构发生分解,形成许多核仁颗粒并进入细胞质中,而Cu2+、Zn2+对核仁结构没有影响.6种重金属对大麦的细胞遗传学毒性顺序为Hg2+>Cd2+>Pb2+>Ni2+>Cu2+>Zn2+.文中还讨论了重金属对植物细胞的毒害机理.  相似文献   

10.
周俊  周立祥  刘奋武  任云  王电站 《环境科学》2011,32(11):3400-3404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不同硫杆菌及其复合生物沥浸对含固率为3.4%的沼液脱水性能的影响.设置了如下5个处理:①原始沼液(作对照);②4 g.L-1 Fe2+(不接菌);③2 g.L-1S0+25 mL A.t;④4 g.L-1Fe2++25 mL A.f;⑤2g.L-1 S0+4 g.L-1 Fe2++12.5 mL A.t+12.5 mL A.f.考察了不同的处理生物沥浸过程中的pH、Fe2+、Fe3+、总Fe、比阻、毛细吸水时间(CST)、沉降性能及沉降12 h后上清的浊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原始沼液+Fe2+、原始沼液+Fe2++A.f和原始沼液+Fe2++S0+A.f+A.t这3个处理沼液的比阻和CST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综合沼液的脱水性能、沉降性能以及沉降12 h后的上清液浊度,结合经济成本分析,建议选择原始沼液+Fe2++A.f作为沼液生物沥浸处理比较合理.生物沥浸后沼饼中的有机质、N、P、K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14%、0.09%、0.05%、0.1%,不影响肥效,对沼饼中的重金属Cu、Zn的去除率分别为63.2%和91.3%,同时对沼液中的总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超过了99%.可见,生物沥浸技术为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浮选法脱除电镀废水中Fe~(2+)、Co~(2+)、Ni~(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杰  周定 《环境保护科学》1997,23(6):7-8,12
研究了用电浮选法去除电镀废水中Fe2+、Co2+、Ni2+的影响因素,利用此法可将含Fe2+、Co2+、Ni2+各100mg/L左右的电镀废水处理至0.04mg/L(Fe2+)和0.01mg/L(Co2+、Ni2+).  相似文献   

12.
采用等温吸附实验和土柱实验,探讨了重金属镉、锌在青岛地区三种主要土壤(棕壤、潮土和砂浆黑土)中的静态吸附特征和在石英砂、石英粉中的动态迁移特性。在静态等温吸附实验中,棕壤和潮土对Cd^2+、Zn^2+的吸附量相近,而黑土对Cd^2+、Zn^2+的吸附量明显高于棕壤和潮土。Cd^2+、Zn^2+的吸附比率随着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动态迁移实验中,Cd^2+、Zn^2+的迁移特性受介质质地、加入浓度、背景浓度和pH值的影响。由实验可知:Zn^2+的迁移性比Cd^2+强;随着pH的升高,介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容量和固持力增加。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保护过程中外部性的存在要求引入各种生态补偿措施,但传统生态补偿的实施面临着补偿标准量化难、约束性差、主体模糊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很多问题。采取生态共建的新补偿模式有助于克服传统问题,但其自身也存在固有的实施瓶颈,包括"面临区域发展冲突"、"要素支撑力限制"、"与现有产业的矛盾范围广"、"投入大、持续时间长"等。在对这些瓶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克服生态共建的制约因素,应进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从"统一的组织领导"、"有效的交流机制"、"共建目标细化和项目具体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公众参与"这5个方面保障生态共建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2011年,"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同样是在2011年,"小悦悦"、"郭美美"、"毒奶粉"、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11日召开的"全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现场会"上透露,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将建成由"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和"重点区域预警平台"组成的装备精良、覆盖面广、项目齐全、具备国际水平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2012年5月,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空气质量新标准"三步走"实施方案,环保部开始着手部署第一阶段(2012年)空气质量新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膨润土对Cu^2+的吸附及其它金属离子对Cu^2+的竞争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膨润土对重金属铜的吸附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加先快迭增长而后趋于缓慢最后达成平衡。饱和吸附量为34.10mg·g^-1。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均能拟舍实验结果,但Temkin方程拟合为最佳。pH是影响膨润土对Cu^2+吸附的主要因素。低pH值不利于膨润土对Cu^2+的吸附。引入竞争离子,膨润土对Cu^2+的吸附量明显降低。Ph^2+、Cd^2+、Ni^2+对Cu^2+的吸附产生不同程度的竞争作用,其竞争力为Pb^2+〉Cd^2+〉Ni^2+。在竞争离子存在的情况下,Cu^2+的吸附依然遵守等温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从34.10mg·g^-1下降到16.93mg·g^-1(Pb^2+)、19.21mg·g^-1(Cd^2+)、26.08mg·g^-1(Ni^2+)。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海绵铁填充的SBR反应器,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外加Mg2+、Mn2+、Cu2+、Zn2+和Al3+等金属离子对生物海绵铁体系去除污水中COD、NH3-N、TP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g2+、Al3+对生物海绵铁体系对COD、NH3-N、TP的去除效率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较良好的水平;Zn2+对体系去除NH3-N及低浓度的Mn2+对体系对TP的去除都存在时间-浓度累积效应;Cu2+对生物海绵铁体系对COD、NH3-N特别是对TP的去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科学动态》2014,(6):74-7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依据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办刊宗旨,创新设置"理论战略探索"、"政策专题研究"、"法律法规研讨"、"典型案例解析"、"研究动态瞭望"、"研究成果报道"、"生态文明之窗"等栏目,紧跟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形势开展前瞻性选题,运用提前发布和集中选题形式,以重点课题(项目)为基础开展组稿工作,充分发挥学术期刊优势,办刊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容量与离子性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灿  王建龙 《环境科学》2007,28(8):1732-1737
利用金属离子毒性评价和预测领域中的QSAR方法,探讨了重金属离子性质对生物吸附容量的影响.选用啤酒工业废弃的酿酒酵母为生物吸附剂,进行了10种金属离子Ag^+,Cs^+,Zn^+,Pb^2+,Ni^2+,Cu^2+,CO^2+,Sr^2+,Cd^2+,Cr^3+的生物吸附实验.选用22种参数来表征金属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了金属的离子特性与生物吸附容量之间的关系.利用Langmuir方程计算得到酵母吸附金属离子的理论最大吸附量qmax,由大到小排序为Pb^2+〉Ag^+〉Cr^3+〉Cu^2+〉Zn^2+〉Cd^2+〉Co^2+〉Sr^2+〉Ni^2+〉Cs^+.离子性质与吸附量之间的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共价指数Xm^2r与qmax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共价指数越高,离子吸附量越大,金属离子与吸附剂表面官能团共价结合所占比重越大,键结合越牢固.对金属离子进行分类(按价态或离子的软硬性质)可以改善拟合效果.极化力Z^2/r、水解常数|lgKOH|、电离势,尸等多种物化性质与不含软离子的离子之间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也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麦秸杆对水中Pb(2+)和Cd(2+)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谭光群  袁红雁  刘勇  肖丹 《环境科学》2011,32(8):2298-2304
以农业废弃物小麦秸杆为吸附材料,探讨了小麦秸杆对Pb2+、Cd2+的吸附特性,重点研究了吸附时间、离子浓度、溶液pH值等对小麦秸杆吸附Pb2+、Cd2+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吸附的影响大,在pH 2.0~6.0范围内,吸附量随溶液初始pH值的升高而升高.小麦秸杆吸附Pb2+、Cd2+的速度快,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