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吸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吸附材料制备表征及吸附材料的应用。在研究吸附材料方面BET,XRD,扫描电镜等仪器有广泛的用途,在应用方面,研究吸附机理时红外光谱可分析吸附剂与吸附质结合状态,研究吸附质浓度变化时原子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ICP等可分析污水中重金属的含量。GC-MS联用技术可用于水体污染物的检测。这些仪器都在吸附方面有着很多的用途。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运用吸附材料可以高效地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着重对近两年有关于吸附材料的研究状况进行整合,从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碳质材料3个方面分析了常见各类吸附材料吸附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现阶段研究人员探究的各类新型材料,总结得出有利于确定一般实验操作的最适条件,并就吸附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膨胀石墨吸附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膨胀石墨吸附材料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我们对膨胀石墨吸附性能的研究,重点分析了这种新型吸附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各种用途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因具有较大的孔隙度、比表面积以及较强的吸附能力等优点,在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改良和固碳方面应用广泛.由于大多数生物炭表面带有负电荷,而土壤中的无机砷主要以砷酸盐和亚砷酸盐等阴离子形式存在.因此,生物炭对砷的吸附效率通常较低,需要对生物炭进行改性以提升其对砷的吸附效果.零价铁和氧化铁等铁基材料对砷吸附能力强且来源广泛,通过沉淀法、热解法、球磨法和微生物法等方法将铁基材料与生物炭负载形成铁修饰生物炭,可将二者的优良特性相结合,拓展生物炭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在对近年来有关铁修饰生物炭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常见的铁修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比较分析了生物炭基底、铁修饰材料以及两者对砷的协同作用机制,并简要阐述了铁修饰生物炭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铁修饰生物炭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黄铮  赵宇培 《环境科技》2005,18(Z1):136-138
水滑石类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作为催化及吸附材料应用广泛.本文就水滑石类材料的合成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就水滑石类材料的碱性,阳离子的可搭配性,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等几个方面以及在污染控制中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般性问题     
X70少9702313粉煤灰处理废水机理及应用/张建平…(华北电力大学)//粉煤灰综合利用/河北省硅酸盐学会一1996,(4)一33~35环信X一133 粉煤灰吸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粉煤灰与吸附质间通过分子间引力产生吸附,并受粉煤灰的多孔性及比表面积决定。其吸附特征是吸附时粉煤灰颗粒表面能降低,放热,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化学吸附:粉煤灰存在大量Al、Si等活性点,能与吸附质通过化学链发生结合。其特点是选择性强,通常为不可逆。讨论了粉煤灰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分析了温度、粒度、pH值、吸附质的性质等因素对粉煤灰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磁铁矿、磁赤铁矿、MFe2O4型铁氧体等几种常见的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制备和功能化方法,综述了磁性纳米吸附剂在重金属废水、染料废水、含油废水、含酚废水吸附处理中的新研究进展.根据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并展望了磁性纳米吸附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今后的研究可从吸附剂的制备优化、吸附机理、实用性和再生回用等方面展开探究,以期发挥其在实际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性质优异的吸附材料,石墨烯类材料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多种水污染物均有出色的吸附能力,因此其在水处理和地下水修复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在近几年备受关注.当前的研究总体上尚停留在实验室模拟阶段,在提高材料饱和吸附量的同时,研制出低成本、稳定性强、易于再生利用且环境友好的石墨烯类材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石墨烯类材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他们在水处理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生物碳质吸附在处理水土环境中羧酸类PhACs(药用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通过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电镜扫描对商业水稻秸秆生物碳质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讨论,同时研究了生物碳质对不同初始pH及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五种羧酸类PhACs[KTP(酮洛芬)、IBP(布洛芬)、NPX(萘普生)、ASP(阿司匹林)、SYA(水杨酸)]吸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包括前期快速吸附和后期缓慢吸附至平衡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外表面吸附与大孔及中孔扩散是控制吸附的机制,在第二阶段,生物碳质内表面吸附及基质在微孔中的扩散是影响吸附的主要机制.初始pH为6.0~7.0时,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反映了非均匀性表面的吸附特性.五种羧酸类PhACs在生物碳质上的吸附能力[通过Kd,0.01(特定液相浓度下的单点分配系数)表达]表现为NPX(24.30 g/L)> IBP(15.82 g/L)> KTP(10.44 g/L)> SYA(2.64 g/L)> ASP(1.24 g/L).溶液初始pH变化对所选PhACs的吸附量有显著影响,初始溶液pH处于pKa±1.0范围内时,所选吸附质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随着初始pH的升高,所选PhACs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同时生物碳质表面负电性增加,增强的静电斥力减弱了氢键作用.研究显示,氢键作用在生物碳质吸附PhACs过程中起到主要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受到范德华力及π-π电子供受体等多种作用驱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岩性对氨氮吸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粉砂、粉质粘土、粉土为材料,研究不同岩性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NH4 -N的吸附作用.同时对粉砂、粉质粘土、粉土吸附NH4 -N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岩性吸附N出-N的等温吸附曲线均符合Langmuir模式,且最大吸附量分别为粉砂1.653mg/g,粉质粘土1.735 mg/g,粉土0.358mg/g.不同岩性吸附NH4 -N的能力差异较大,三种岩性的吸附顺序为:粉质粘土>粉砂>粉土.说明粉砂和粉质粘土的防污能力较粉土强.  相似文献   

11.
磁性分子印迹材料对双酚A的识别与选择性吸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Fe3O4@SiO2为载体的磁性分子印迹材料(MMIPs),通过TG、FT-IR、VSM和TEM等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双酚A(BPA)的识别与选择性吸附性能.研究发现印迹材料对BPA有特殊的吸附能力,即能够与BPA上的酚羟基发生键合形成氢键,其对BPA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吸附动力学;且在pH=6时,其对BPA的吸附能力达到最强,为18.37 mg·g-1(温度为25℃,时间为60 min).与其它结构相似的酚类化合物相比,MMIPs对BPA的吸附最强,具有选择识别性;可利用良好的磁性(15.4 emu·g-1)使BPA从溶液中分离去除;并且MMIPs可以循环使用6次;此材料在微量BPA的提取、分离与吸附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工业废弃物,但因其具有呈化学惰性的表面、有限的孔结构、低的比表面积,使得其作为吸附剂应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面受到限制,改性处理可赋予粉煤灰新的吸附特性。文中系统介绍了改性粉煤灰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水中重金属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粉煤灰基材料自身及其在重金属处理应用中的优缺点,重金属包括以Pb、Hg、Cd等为首的高毒性二价阳离子和以Cr、As为首的含氧酸根负离子。得出粉煤灰沸石材料具有应用前景,处理二价阳离子尤为有效,接枝改性有助于有毒Cr(Ⅵ)阴离子的去除。应增加低污染、低成本、高吸附容量的粉煤灰基吸附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实际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水合氧化铈铝柱撑锂皂石对氟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锂皂石为层间黏土原料,通过微波插层反应,制备了水合氧化铈铝柱撑锂皂石新型层柱材料,采用FTIR、XRD、SEM等分析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材料对氟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水合氧化铈铝进入锂皂石层间,形成具有层状微晶结构的柱撑锂皂石材料.随着铈铝柱化剂与锂皂石质量比(Xm)的增大,材料片层结构的层间距扩大、结晶度提高、表面结构更丰富.该材料对F-的吸附率随Xm、吸附剂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当Xm达到0.1、吸附剂用量为0.2g/L时,该材料在60min内对F-的吸附率可达到90%,吸附量达13.5mg/g,该吸附作用受温度、pH值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周玥  李艳  王晓东  王慧  薛冰纯 《环境科学》2024,45(6):3234-3246
有效处理农药残留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是提升河湖水质的关键.采用浸渍法将Fe和Al双金属复合至花生壳粉末,成功制备改性生物质材料(Fe-Al-PS),用于吸附水环境中残留的草甘膦异丙胺盐除草剂.Fe-Al-PS对10 mg·L-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在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分别为0.14 g和1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9.9 %和99.6 %.吸附过程遵循伪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属于多分子层化学吸附.Fe-Al-PS在较宽的pH(2~11)范围内对草甘膦异丙胺盐的去除率均大于95 %.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Fe-Al-PS材料易得、合成简便且能耗低,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重复利用性,不仅可用于实际水体中草甘膦异丙胺盐除草剂的有效去除,还可用于无机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15.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其治理迫在眉睫。吸附法因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耗低等优势成为目前处理VOCs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传统吸附材料如分子筛、活性炭、硅藻土等存在吸附容量小、易堵塞、选择性低且再生困难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效稳定的VOCs吸附材料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比表面积高、孔道结构丰富的新型多孔材料,在VOCs吸附净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针对近10年MOFs基多孔材料吸附去除VOCs的研究,从MOFs的结构和特点出发,详述MOFs的分类及其复合材料的类型,基于MOFs基多孔材料吸附VOCs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其在VOCs吸附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其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装备(产品)环境试验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试验条件、试验对象、试验用途、应用阶段、采用的仪器和设备等方面比较了自然环境试验、实验室环境试验和使用环境试验这三大试验方法的特点和用途;研究了三大试验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应用时机。建议在装备寿命期的不同阶段,综合应用不同的试验方法,以提高装备研制的效费比。  相似文献   

17.
海绵吸附材料因其孔隙丰富、比表面积大、机械性能良好、形状大小可控以及易于固液分离等诸多优势,在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但如何利用海绵吸附材料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并加强其应用的推广仍是研究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归纳了海绵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类型及吸附机理,介绍了影响海绵吸附材料吸...  相似文献   

18.
铁硫改性生物炭去除水中的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磷元素向天然水体中的过度排放引发了严重环境问题.以吸附剂为技术核心的吸附法作为一种有效的除磷方法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研究中,以壳聚糖、硫酸亚铁和硫化钠为改性剂研发的污泥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去除效果良好.批次实验表明在最佳原料配比下,298 K时材料可吸附49.32 mg·g-1的磷.此外,实验模拟表明材料对磷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吸附速率主要受到孔隙内部三维扩散影响;吸附方式认定为物理化学吸附;吸附机制可概括为静电吸引、孔隙填充、表面化学沉淀、氢键结合和配位体效应.本研究证明了合成的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除磷吸附剂,为吸附剂设计以及吸附机制的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型高效改性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原始吸附材料,如微生物、有机或无机材料等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时,通常呈现较低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通常都低于30mg/g。因此,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提高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国内外一些研究者采用新型、高效的物理或化学改性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表面改造,如将高聚物接枝融合到菌体表面、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固定化微生物、酸改性处理有机或无机材料等,与常规材料相比,改性后材料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容量一般可提高到100mg/g以上。随着各种改性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改性材料吸附重金属废水将成为今后研究重金属废水处理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20.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DM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和精细化工产品中间体,工业用途广泛,但DMF有毒性,难生物降解.在此综述了DMF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生物降解、吸附、萃取、化学氧化、碱性水解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展望了DMF废水处理工业化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