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多变的高浓度难处理有机废水。本研究采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并讨论了适宜的磁载体、凝聚剂和絮凝剂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填埋场设计阶段,渗滤液产量计算结果往往偏小.参照山谷型填埋场,建立了一个长400 m,宽500 m的水量平衡计算模型,模型中垃圾体高50 m,分5个填埋阶段,每阶段填高10 m,用时2 a,共填埋10 a.利用该模型,分阶段计算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对渗滤液来源组成和总产量的影响.渗滤液总产量由降雨入渗量和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组成,初始含水率越高,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和渗滤液总产量越大,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所占渗滤液总产量的比例也越高.当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分别为27%、40%、50%和60%时,日平均渗滤液总产量分别为272、583、823和1 063 m3.d-1,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分别为-144、168、408和647 m3.d-1.垃圾初始含水率高于50%时,自身渗滤液产量占渗滤液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成为渗滤液总产量的主要部分.目前中国规范中采用的渗滤液产量计算方法,未考虑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当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较高时,计算结果偏小.基于上述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的修正计算公式,并通过2个大型中国南方填埋场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面临着技术升级改造问题.分析了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路线出发,探讨了垃圾渗滤液不同处理技术环节的发展方向,提出对现有技术的升级改造与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填埋场加速稳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垃圾渗滤液回流对垃圾填埋场稳定的影响.填埋层中引入空气和采用渗滤液回流会明显促进垃圾填埋场的稳定,并改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结果表明,在空气、温度和渗滤液回流等影响填埋层稳定的因素中,空气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程设计中,将空气引入填埋层,可以大大缩短填埋场生态稳定的周期,有利于填埋场土地的尽快利用.  相似文献   

5.
MBR工艺应用于垃级渗滤液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宇  杨宏毅 《环境工程》2004,22(2):69-71
结合我国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利用MBR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发现按常规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重金属离子会在反硝化反应器中富集,从而影响处理的效果,需要在MBR运行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尽量减低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经过调整后的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风填埋层原位脱氮:回灌渗滤液和垃圾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的垃圾组成和回灌渗滤液性质对间歇通风填埋层原位脱氮的影响,在固定的间歇通风条件下,对新鲜垃圾填埋渗滤液自身回灌、分别以新鲜和部分稳定渗滤液回灌部分稳定垃圾填埋层的氮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新鲜垃圾填埋渗滤液自身回灌的氮溶出率(82.4%)和总去除率(61.4%),高于新鲜和部分稳定渗滤液回灌部分稳定垃圾填埋层;而部分稳定渗滤液回灌部分稳定垃圾填埋层的氮总去除率(58.0%)和渗滤液氮净去除率(32.2%)又高于新鲜渗滤液回灌同样的部分稳定垃圾填埋层(氮总去除率38.2%和渗滤液氮净去除率21.3%).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垃圾的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填埋层内氮负荷与通风供给的硝化可利用分子氧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设计,对防止渗滤液污染扩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控制系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填埋场防渗处理,最大限度地使处理设施齐全,把二次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环境科技》2005,18(Z1):55-56
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作了全面分析,对填埋场渗滤液的渗漏速率控制作了进一步阐述,并提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有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渗滤液的同质与异质回灌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承受回灌封场单元的稳定化程度、渗滤液与回灌载体的同质或异质关系,提出了渗滤液在其母体垃圾体中回灌的同质回灌概念和渗滤液在非母体垃圾中回灌的异质回灌概念.在异质回灌中,渗滤液可以引到稳定化程度较高的非母体填埋单元回灌,从而明显提高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质回灌中,渗滤液与回灌垃圾载体性质相似,处理效果较差,其回灌意义基本上是自然蒸发减量化.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4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冰冻期较长,渗滤液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为了考查该气候条件下渗滤液产生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回灌对渗滤液产生量的影响,在室外建立2个处理同类生活垃圾的模拟垃圾填埋场,其中1个渗滤液不回灌做为对照,另1个带有渗滤液回流装置,进行全年渗滤液产生量的跟踪监测.在对垃圾渗滤液产生量预测模型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基于全年降雨量和渗滤液产生量的实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确定了经验公式法的模型参数,通过模型预测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分析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从而为寒冷地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的预测、收集和处理系统的设计以及渗滤液回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自行研制的交变脉冲电源为基础,在自制的磁场-电化学场一体化水处理反应器中,使用铝片为可溶性电极,并同时施加磁场和交变脉冲电解电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在磁感应强度为0.08 T,脉冲峰值电流密度为5 A/dm2,平均脉冲峰值电压为2.0 V,脉冲电流周期为3 s及处理时间为90 min的工艺条件下,相对于相同电化学条件的单一交变脉冲电絮凝处理,新鲜垃圾渗滤液的CODCr与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41%和6.56%;老龄垃圾渗滤液的CODCr与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01%和7.82%.表明磁场与电化学场的协同作用明显地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探测"双星磁性仿真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TC-1、TC-2卫星(双星)为研究对象,对双星的磁性状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计算。通过磁性耦合试验,论证了卫星整星的磁矩等于卫星部件偶极子矩通过坐标变换后的矢量和。同时,建立等效磁多级子模型,对双星的部件和整星分别进行了磁场和磁矩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3.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率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占地少、投资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随着超导高梯度磁分离技术以及磁分离器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其在水处理领域极具潜能.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和总结了目前主要磁分离技术(例如,磁场直接应用、磁絮凝-磁分离、磁吸附-磁分离、磁催化-磁分离及磁分离耦合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磁分离技术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的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推广现状,分析了磁分离技术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优势和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限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虽然磁分离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一项广泛应用的分离技术,但在机理研究、特异性磁种制备、磁体技术与磁分离器设计、磁分离工艺优化及实际的工程应用推广上仍存在一定的滞后,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何连生  刘鸿亮  朱迎波  席北斗 《环境科学》2005,26(5):200-200-204
养殖场污水田间处理会引起土壤表面径流和渗出液中的磷组分流失.磷组分中有机磷比无机磷酸盐迁移能力强,构成地表水体富营养化重要的磷源.本文通过一组实验来探讨养殖场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渗出液有机磷成分和数量特征.实验设计9个地块,其中一组4个地块加入45kg.(hm-1·a)-1的过磷酸钙(以P计,下同),然后4次分别加入100、200、300、400t.(hm2·a)-1猪场污水,相应地施磷量分别为6.2、12.4、19.2、24.8kg.(hm2·a)-1;另一组4个地块只加入同样猪场污水.渗出液物化分析表明渗出液中颗粒态难反应磷居多,占TP的77%~90%.31P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难反应P主要以有机磷的单酯和二酯形式存在.在磷酸酶活性实验中,渗出液自身含有的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可以水解9%~29%有机磷,这表明P在迁移过程中,部分磷酸单酯和二酯可以水解成无机磷.对于施肥处理P45+F200而言,有机磷组分酶水解显示难反应磷主要含有33%的易反应单酯磷、17%的肌醇磷和9%磷酸二酯(磷脂和核酸).易反应单酯磷、肌醇磷和磷酸二酯是渗滤液有机磷流失过程能矿化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垃圾填埋场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近年来,垃圾渗滤液的污染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为防止渗滤液的污染,首先应该解决好削减其产量的问题,然后通过工程手段对已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因此,本文提出了防治结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思路,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水质特点和处理现状,削减渗滤液产量的管理和工程措施,概括了垃圾渗滤液常规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电磁监测卫星磁洁净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卫星磁洁净控制的主要方法,覆盖从卫星可行性设计到最终系统级磁试验的各个阶段。结合电磁监测卫星的研制流程,介绍了在可行性论证、方案阶段和初样阶段卫星磁洁净控制工作的进展。开展的工作表明,卫星平台在绝对磁场校准装置位置产生的磁场干扰不确定量可以控制在0.5 nT,能够满足卫星在轨科学探测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磁絮凝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磁絮凝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确定适宜的磁粉和絮凝剂、助凝剂的加入量,以及加料顺序和搅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并进行了普通絮凝和磁絮凝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含油量为100~200mg/L时,反应最佳工艺参数:磁粉加入量为280mg/L,PFC和PAM加入量分别为25、0.5mg/L,磁粉和PFC同时先于PAM投加,且投加时搅拌速度以250r/min为宜。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Landfill is still the m ost com m on w ay to treat m ore and m ore m unicipal solid w aste (M SW ) in all over the w orld, especially in C hina (Feng and C hen, 2000). H ow ever, the leachate produced from landfill is very com plicated and 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