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煤粉尘产生和危害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新建和改建的煤炭运输港也在日益增多。煤炭从装卸—运输—贮存—运输—装卸整个工艺过程中,由于煤的位移,振动,碰撞以及自然风的扰动影响。将大量引起煤尘的飞扬,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典型的煤炭运输港,产生的尘源点多达20处左右,粉尘污染范围广,使整个港区作业环境处于煤雾之中、煤尘的浓度从200~1000mg/m~3,有的甚至还要高。由于煤尘的影响,使得港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荷显著增加,港区的陆域环境受到污染,也影响到周围城市的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在六大类空气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我国煤炭运输状况,指出发展水陆联运和完善港口配套设施是解决北煤南运的重要环节。由于港口装卸运输煤炭时存在煤尘污染问题,作者结合多年参加秦皇岛港煤码头生产中有关防尘技术工作的实践,也综述了有关防治煤尘的条件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镇江建港指挥部环保人员配合建港主体工程,在大港港区,开展了如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消烟除尘方面 1.镇江建港指挥部一期工程共建四个二万五千吨级的泊位。其中1~#泊位是煤炭专用泊位。煤尘污染是该港口的主要污染之一。为了减少煤尘飞扬,在煤码头和煤堆场采用湿法防尘。其一,在10000多M~2的煤堆场上安装了17只环境保护专用防尘喷头PYDH40;并且在每只防尘喷头的防尘管路上装上了DF型电磁阀,能根据每天煤堆起尘量的多少、定期、自动向煤堆场喷水,使煤炭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煤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港是一个老港口,煤炭运输历史悠久。煤炭吞吐量1982年已达1600万吨,新建煤码头投产后,至1985年将净增三千万吨。因此煤尘已经成为港口主要污染物质,并引起重视。从1976年以来,积累了一些监测数据,现将这些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以便研究秦皇岛港煤尘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有清 《交通环保》1999,20(1):18-20
论述了煤炭港口大气降尘与煤尘污染的关系。通过对秦泉岛港煤一、二期码头及附近区域大气降尘的长期连续监测以及对资料进行整理、对比,分析了大气降尘的分布特征。从而得到港口投产以来的煤尘污染变化及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有清 《交通环保》2000,21(4):8-10
论述了煤炭港口大气降尘与煤尘污染的关系。通过对秦皇岛港煤三、四期码头及附近区域大气降尘的长期连续监测以及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大气降尘的分布特征,从而得到港口投产以来的煤尘污染变化及趋势。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煤港的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具有其特殊的污染因子,煤尘,并且,由于煤炭在装卸过程中的产尘不同于其它生产或堆存过程中的产尘,煤港的大气环境质量同其他区域的环境质量存在着差异。交通部所属煤港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表明,港区内大气环境质量,绝大部分难以达到国家对本区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值。虽然各港在防治上都花费了较大的资金,但仍不能满足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因而有必要制定一个适合于煤港特点,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并能保护港区和周围环境的煤港区域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圆形仓在燃煤电厂专用煤炭码头应用较多,由于电厂储运规模较小,煤炭周转期相对较短(一般720天),作为环保型贮煤设施,比较适合燃煤电厂的煤炭储运。煤炭公用码头储煤特点是存储时间长、存储量大、品种多,配煤工艺复杂。圆形仓作为公用码头储煤设施,存在安全性隐患、配煤设备利用率低及职业卫生差等方面先天不足,把它作为公用煤炭码头治理粉尘、雨污水的环保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较差。防风网是在煤场四周设置特殊结构的挡风、抑尘墙,建设防风网后对减少煤尘污染具有显著作用,满足国家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煤粉尘污染是煤码头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本文就工程实例,对煤码头的防尘设计作一探讨。 一、序言 连云港庙岭煤码头工程是交通部重点工程之一,它担负着数省的煤炭中转及出口任务。港区建有3.5万吨级泊位一个,1.6万吨级泊位一个,一次堆存容量为60万吨煤炭堆场一座,并有卸车和装船的专用机械,年吞吐量为900万吨~1000万吨,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设备较  相似文献   

10.
圆形仓在燃煤电厂专用煤炭码头应用较多,由于电厂储运规模较小,煤炭周转期相对较短(一般7~20天),作为环保型贮煤设施,比较适合燃煤电厂的煤炭储运.煤炭公用码头储煤特点是存储时间长、存储量大、品种多,配煤工艺复杂.圆形仓作为公用码头储煤设施,存在安全性隐患、配煤设备利用率低及职业卫生差等方面先天不足,把它作为公用煤炭码头治理粉尘、雨污水的环保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较差.防风网是在煤场四周设置特殊结构的挡风、抑尘墙,建设防风网后对减少煤尘污染具有显著作用,满足国家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位于海河下游段及其入海口处,是渤海湾中与华北、西北地区内陆距离最短的港口,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根据<天津市统计年鉴(2010)>,2009 年天津港口货物吞吐量3.81 亿吨, 位居世界港口第五位,国内港口第三位,北方港口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为870 万国际标准箱,位居世界港口第十六位,国内港口第六位.随着天津港的飞速发展,港口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煤尘、矿尘的污染,交通尾气的增加等."十五"期间,天津港实施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北煤南移"战略调整,对北疆港区的煤炭货场进行整合,把防尘设施较差的场区陆续关停,将煤炭等大宗散货移至南疆港区,同时,加快南疆煤炭一批专业货场、码头建设,使港区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庙岭煤码头是交通部重点工程之一,它担负着煤炭的中转及出口任务。该煤码头转运的煤种达十余种,其中极易扬尘、较易扬尘的煤种占全年总运量的90%左右,煤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与周围环境都有很大危害,根据在连云港老煤码头无风情况下煤尘实例取样测定,平均煤粉尘浓度为11.8mg/m~3,皮带机坑道内的煤尘浓度远远超过上述数值;同时从经济上来看,煤炭的散失量也是十分可观的,国外有资料介绍说,物料的散失量约占堆存量的0.3~0.5%。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煤炭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避免煤尘对大气的污染,国外正大力发展煤炭管道运输。这种运输方法是从石油运输方式得到启发而提出的,其做法是把煤炭粉碎,混水搅拌,使煤寓于水,形成煤泥浆,然后利用泵和管道来运输。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港煤码头一期工程系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年通过能力为1000万吨煤炭的一条自动化流水作业线。建设的全过程中坚持了环保“三同时”的原则,干、湿法除尘设施配备比较齐全,作业中的煤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由于装卸起尘煤种比例较大,作业环节多,地方区域性气候因素复杂,煤尘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还是比较严重的。  相似文献   

15.
三年前曾发生过严重污染事件的武汉港江岸港埠公司,认真接受教训,变压力为动力,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狠抓煤尘污染的综合治理。经过几年的努力,煤尘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得到交通部、武汉市环保部门和煤货场附近群众的好评。江岸港埠公司是武汉港所属的一个水陆联运作业区,主要担负煤炭、钢铁、粮食等货物水陆联运中转任务。煤炭年吞吐量约占全公司货物年总吞吐量的77.6%。过去在码头建设中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认识不够,考虑生产布局和效率较多,考虑环境保护较少。全公司五  相似文献   

16.
煤尘污染是煤港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煤港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煤尘,污染港区及其周围的大气,带来很多危害或危害威胁。如小颗粒煤尘被人们吸入肺内,可引起煤肺等损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煤尘落在植物叶片上,会减少叶子的透气性,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植物细胞的坏死,煤尘落到住宅、衣物和公共建筑上,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煤尘在名胜古迹和风景区降落,会对大家为保护历史文物和旅游事业所做的努力,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大气中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还可能引起爆炸;煤尘的逸散,会对煤炭资源带来不可低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能源构成以煤为主,北煤南运和外贸出口煤炭量很大,港口煤炭运输任务越来愈重,现有码头和设施能力已不能满足运煤的需要。加之铁路货运任务紧张,汽车长途运煤业务日趋繁忙,国内一些没有专用煤码头的港口先后将原杂货码头改成临时性煤与杂货共用码头。某港从去年下半年来,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之一,每年有大量煤炭出口,北煤南运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煤炭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受风力和机械的扰动极易起尘,使周围大气环境遭受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对植物生长、文物古迹和景观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粉尘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煤炭码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开展港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主要部分,治理城市的生活污水是我国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区域的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放,对改善城市水质,保护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上海港港区的生活污水一般都直排黄浦江,港区、码头数目较多,排放的废水量也较大;在排放的污水中,一些主要污染指标中有很大一部分超出国家排放标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  相似文献   

20.
煤堆场粉尘浓度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北票码头在现场开展煤尘监测,气象参数测定,尘源鉴别和煤尘扩散预测。通过实例研究.较系统和深入地阐述了煤尘污染程度和扩散范围,周围其余尘源的叠加影响以及采样和评价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