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正《净水技术》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上海市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处理专业刊物,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和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昭》(CSA)、中国学术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台湾华艺线上图书  相似文献   

2.
水厂在净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水,为了有助于解决排泥水污染问题.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经几年研究攻关,终于获得成功."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课题目前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上海市净水技术研究会和深圳南加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于1990年12月3日联合举行测氧技术报告会,介绍由深圳南加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OX-10型溶解氧测定仪的性能及应用。会上共有4个报告,即上海化学工业专科学校张悌衡教授和潘安健的《水中溶解氧的各种测定方法比较》和《应用测氧仪测定BOD》、南加公司冯强生高级工程师的《测氧仪的原理和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南京建工学院徐玉缪教授的《测氧仪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供水系统水质生物稳定性与细菌生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某水厂实际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水源、水厂净水工艺到输配水管网对城市供水水质生物稳定性与微生物生长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水源污染和常规净水工艺局限性,水厂出水水质不能保障生物稳定性,在输配管网中,BDOC、浊度、余氯、异养菌数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控制出厂水有机物含量,保持管网免受二次污染和强化消毒可有效减少管网中微生物繁殖生长.  相似文献   

5.
在含油污水处理的发展中,逐步引入了气浮净水技术,它的广泛应用逐步改掉了污水处理的众多弊端,不断加入新的污水处理元素改变污水处理中的污染问题,把处理技术发展为新的具有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让气浮净水技术发展为最具科技能量的多导体技术,为净水技术的研发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吴立金 《环境》2007,(10):62-64
净水市场风生水起,表现一年比一年突出.别的不说,仅就每年举办的各种各样的环保展会,特别是水主题展会上,各大环保商家不断推出新研发净水技术与新生产的净水器设备,净水概念更是与时俱进,日日更新.从中,我们便不难从某个侧面看到这一市场的热闹景象.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市黄浦江和青草沙长江原水为对象,研究了两大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含量变化、分子组成特征及其在常规净水工艺中的去除效果,并对DON与常规水处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原水以DOC、DON和UV254表征的有机物含量均以小分子量(<5kDa)和亲水性有机物为主;微污染黄浦江原水中同时存在外源性及内源性污染,而青草沙长江原水中内源性污染占主导地位;饮用水常规净水处理工艺对黄浦江原水中DON的去除率为40%,优于长江原水DON的去除率16.7%;黄浦江和长江原水DON浓度与DOC和UV254相关性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2和0.74,0.51;鉴于常规处理对DON去除效果有限,而DON是导致强三致特性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总前体物,因此水厂应通过强化常规、深度处理等手段改善DON在净水工艺中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污染水源中溶解性有机氮组成规律及其水处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市黄浦江和青草沙长江原水为对象,研究了两大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含量变化、分子组成特征及其在常规净水工艺中的去除效果,并对DON与常规水处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原水以DOC、DON和UV254表征的有机物含量均以小分子量(5kDa)和亲水性有机物为主;微污染黄浦江原水中同时存在外源性及内源性污染,而青草沙长江原水中内源性污染占主导地位;饮用水常规净水处理工艺对黄浦江原水中DON的去除率为40%,优于长江原水DON的去除率16.7%;黄浦江和长江原水DON浓度与DOC和UV254相关性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2和0.74,0.51;鉴于常规处理对DON去除效果有限,而DON是导致强三致特性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总前体物,因此水厂应通过强化常规、深度处理等手段改善DON在净水工艺中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生化净水工艺和传统净水工艺系统进行了受污染姚江水源水的对比试验研究,以探讨生化系统节约的混凝剂和液氯用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净水条件下,生化工艺系统处理污染原水比传统净水工艺节约混凝剂硫酸铝50%以上,节约液氯75%~80%,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该文综述了超滤膜在饮用水净水工艺中的技术优势;重点分析了膜污染的机理及防控措施;提出超滤膜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了上海市某黄浦江水源供水系统中2-甲基异莰醇(M1B)、土味素(GSM)和余氯的迁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浦江源水及其各级净水工艺处理水、管网水和二次供水系统末端水中均含有MIB和GSM,分别在2~18 ng/L和2.68~5.06 ng/L之间;其浓度经水厂各级工艺处理后明显下...  相似文献   

12.
藻细胞特性对净水工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藻细胞的基本特征为基础,概括了目前净水工艺除藻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分析阐明了藻细胞特征对净水工艺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水资源污染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等生活用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工农业生产用水等也都需要净化处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净水技术也得到了提升,新型的化学净水手段被不断研发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4.
碱改性净水污泥对水中氨氮的吸附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氧化钠浸渍法改性净水污泥,研究了碱改性净水污泥对水中NH+4的去除性能.同时,考察了模拟废水pH、吸附剂投加量、NH+4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弱酸性或中性,投加碱改性净水污泥20 g·L-1时,在室温下对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NH+4模拟废水振荡吸附120 min,可达到氨氮排放二级标准.将实验数据分别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发现净水污泥对NH+4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净水污泥对氨氮的吸附包括静电吸引和离子交换两种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仇顺华 《环境保护》1992,(12):12-12,8
一、原理概述气浮净水技术是国内外正在深入研究和推广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在待处理水中,通入大量密集的细气泡,使其与废水中杂质、絮粒相互粘附,形成矾花,矾花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从而矾花依靠浮力上浮到水面,完成固、液分离,是一种新的净水方法.二、日处理量2000t混凝气浮处理印染污水流程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饮用水水源遭受有机污染现象日趋普遍和严重,传统净水工艺已难以满足生产合格饮用水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受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来源、分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和饮用水处理技术特别是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浅谈饮用水微量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饮用水遭到有机物的污染现象日趋严重.传统水处理工艺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通过对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对水质的影响,提出了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为研究和开发新的净水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要比较了污水和净水培养水生植物(芦苇、香蒲)形态特征的改变,测定了污水和净水培养的水生植物体内(根、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析判断了水生植物对长期污水浸泡所采取的响应的途径和方式.结果表明,与天然净水培养的芦苇相比,长期污水浸泡致使芦苇的植株高度显著变小,平均值之差为71.1cm;芦苇叶片长度显著减小,叶片长度平均值之差为11.3 cm,最大叶片宽度减小,叶片最大宽度平均值之差为0.62cm;植株密度明显增大,增幅达4倍以上.长期污水浸泡显著影响了香蒲根部POD活性,使其比净水培养高73.51U·g-1·min-1;污水浸泡对芦苇和香蒲叶片CAT活性影响显著,污水培养芦苇和香蒲的叶片CAT活性分别较净水培养芦苇和香蒲低0.068、0.1071mg·g-1·min-1.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水体经历了从重度污染到微污染转变的过程中,生态浮岛技术具有投入少、操作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湖泊、池塘、景观河道等微污染水体治理中被广泛应用。分别从净水系统的构建、污染物去除机制、净水效果与成本分析、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功能分析方面来阐述生态浮岛的发展现状。提出今后有关浮岛技术研究中应阐明浮岛的建造及运行成本、发掘微生物信息,解释浮岛微生物降解机制,为进一步优化浮岛运行效果、为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动态模拟方法,对污染原水的净水工艺进行现场研究。探讨了常规处理工艺和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合理工艺参数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对臭氧活性炭工艺的推广应用,作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