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们一定不要慌乱,保持头脑冷静。主要脱险途径有:1、拨打“119”电话报警,告知准确的火灾地点和火情,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如果声音实在不易被人听见,也可用手电筒发光、挥动鲜艳的衣物或向楼下扔东西等方法,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2、冷静地判明建筑物内安装的疏散指示标志的指向,与被困的其他人员有序向安全地带撤离,千万不要搞错方向,更不能前推后拥,造成恶性踩踏事故。3、切断电源,以防电线着火助长火势蔓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4、在保障自身安全条件下,利用附近现有条件灭火,疏散物品,切勿贪恋财物。5、逃离火灾现…  相似文献   

2.
楼梯着火,楼上的人如何脱险楼梯上着火,人们往往会惊慌失措。尤其是在楼上的人,更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旦发生这种火灾,要临危不惧,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办法就地灭火。如用水浇、用湿棉被覆盖等,如果不能马上扑灭,火势就会越烧越旺,人就有被火围困的危险,这时应该设法脱险。有时楼房内着火,楼梯未着火,但浓烟往往朝楼梯间灌,楼上的人容易产生错觉,认为楼梯已被切断,没有退路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楼梯并未着火,完全可以设法夺路而出。如果被烟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贴近楼板或干脆跑走。即使楼梯被火焰封…  相似文献   

3.
此时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同时,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住户应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着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门下楼。●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就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离大,…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 ,结构越来越复杂 ,学生密度大 ,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 ,当发生火灾时 ,逃离比较困难。一旦楼房着火 ,应当按以下方法逃生 :1、当发现楼内失火时 ,切忌慌张、乱跑 ,要冷静地探明着火方向 ,确定风向 ,并在火势未蔓延前 ,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2、起火时 ,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 ,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 ,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防止吸入毒气 ,并将身上的衣服浇湿 ,以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 ,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 ,防止烟气刺眼睛和吸入呼吸道 ,并采用弯腰的低…  相似文献   

5.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20%以上的火灾属于电气火灾.那么在发生电气火灾后,应该如何应付呢?   首先,要大致观察一下火势,当火势不大时,可用水浇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但是当火大烟浓时,就必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地面上爬行找出路,因为爬行不易遭烟薰窒息.起火后千万不要坐电梯,以防断电,使人被卡在电梯内.如果楼梯被烧断,通道被封锁,那么应马上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话,应向门窗上烧水,以延缓火势的蔓延.值得注意的是,在尚未断电时,切忌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如室内烟雾很浓,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同时用打开手电筒、抛出小物件的方法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当上述方法都无效,而火势又逼近时,要先用被子、毛毯等将小孩、老人、病人包扎好,再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窗帘等撕成布条连接起来往下吊,使他们尽快脱险,然后自己用绳子、布条连接起来拴在门窗等固定物或重物上顺着绳子或布条往下滑.如果这一切都来不及,除了跳楼别无选择时,那么首先要往地上抛一些棉被等物,并尽可能往汽车驾驶室顶篷、沙堆等处跳,以增加缓冲,并应注意不要站在窗台上跳,可以手拉着窗洞往下滑,这样既可保证双脚先着地,又能减少高度.但如果是高楼层,就千万要慎重考虑,不能冒险. (邵阳)  相似文献   

6.
1、万一着火了,一定要及时报警,喊起邻居,呼叫逃生.2、打电话报告“119”,请消防队救援,按响报警器,使警铃动作.3、要及时播放事故广播,指导人们避难脱险.4、要引导人们按安全疏散路线撤出险区.5、在居室内要准备三件东西:手电、钥匙、湿毛巾,入睡前放在床头柜上.6、用湿毛巾把鼻子和嘴捂上,可以阻挡烟雾和毒气的侵袭.7、沿着太平门的方向疏散,最好采取低位姿势撤离.8、千万不要搭乘电梯.  相似文献   

7.
一、勿下楼 火势由初起到狂烧,正常情况下只需十几分钟,而烟气封堵楼道则更快,仅三四分钟而已。所以,待楼上的人闻到焦糊味时,楼道就无法通行了。火灾中的烟气、毒气很浓,可以使人致命。下楼时,虽然可以避开火烧,却无法避开毒气。所以,楼下失火不能下楼。 二、闭门窗 见到汹涌而来的烟气,最要紧的是紧闭门窗。楼下失火,烟道对烟气的抽拔力很大。若门窗敞着,就等于烟囱壁上被凿了洞,一部分烟气就会改道进入室内。如果哪一家液化气罐因受热发生爆炸,液化气便会  相似文献   

8.
夏季防雷     
进入夏季 ,冷暖气流相交对垒 ,很易形成瞬息万变的雷雨天气。据科学家分析研究 ,全球每天平均发生 80 0万次闪电 ,每秒就有近百次雷电落地。在人类尚不能用智慧征服雷电之前 ,它作为一种灾害不时地肆虐着人类。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遭受雷击的经济损失 10亿美元。那么 ,夏季如何防雷 ?第一 ,遇到雷雨时 ,人们应尽快地进入室内避雨 ,迅速关好门窗 ,脱掉淋湿的衣服 ;远离门窗、电线、电子设备系统和易导电的物体 ;尽量不要随便使用电视及电子计算机或收听收音机 ;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若不便收起则应将天线接地 ,变成一根避雷线 ;不要接触煤气管道、…  相似文献   

9.
开门,关门。生活中一件自然不过的平常事。上班、下班、外出。迎客,顺手一拉,门开了,信手一推,门关了。然而要是你一觉醒来,闻到烟味,意识到着火了,这时你切勿跳起开门。应先摸摸门的上端,如果是热的,千万不要开门;要是门或门柄不烫,可小心地开门。先用肩顶住门(以便情况不妙时能即刻关门),再把手掌放在门头缝处.将门开自约30厘米,要是感觉门外有压力或热气冲到手上,赶紧关门,以防火灾的热烟气冲进室内。在一次特大火灾中,一户住在六楼的居民发现大火袭来已无法冲出,他们马上关紧门窗,浸湿被褥、毯子、棉衣裤等把门窗…  相似文献   

10.
氢气瓶的使用 使用氢气瓶的场 所,是一种危险作业场 所,必须提高革命警惕 做好保卫工作,严防敌 人破坏。同时工作人员 也应严格执行安全规章 制度,防止发生事故。 在使用氢气瓶时, 开启瓶咀阀门一定要慢,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容易引起氢气着火事故。为什么开启阀门过快就能引起氢气着火呢?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由于静电造成,也有的说是由于磨擦生热造成,到底是什么原因还不太清楚,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开启阀门时所用的搬手,一定要用铜的,不要用铁的,铁的与钢瓶碰击易产生火花,这也是氢气瓶在开启阀门时着火的一个原因。着了火怎么办?不要惊慌,…  相似文献   

11.
逃生指南     
目前我国的火灾次数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火灾中丧生的人每年都数以万计。在这些死难者中,很多人就是由于缺乏消防知识,在慌乱拥挤或逃生方法失当中毙命的。为此,当火灾发生后,如何在紧急的情况下采用正确的逃生方法和措施,是减少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所列举的一些注意事项及选择方法,也许对你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火灾发生时,千万不能随便开启门窗。因为当房间着火时,如果房间的门窗是紧闭的,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气相对不足,火热燃烧较缓慢。但假如门一旦打开,新鲜空气便大量进入,火势便会迅速发展。同时由于空气…  相似文献   

12.
一是要看电梯内有没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在有效期限内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电梯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才能保障安全;二是进出电梯时应看清楚轿厢的位置,不进黑暗或与楼不平层的轿厢;三是电梯不能超载,报警时,一定要等下一趟,不能有侥幸心理;四是当电梯门快要关上时,千万不要强行冲进电梯,阻止电梯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这种场所也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一要知道安全出口在哪里;二是如果出现火警,要按照提示、安全指示疏散,不要跌倒和踩踏,不要乘坐电梯;三要用身边的物品如衣服或者是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四是如果烟火封门,大家一定要千方百计寻找避难场所,一个是阳台,还有楼顶平台,如果进入房间,立即关闭门窗等待救援。"这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今年"两会"期间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这样的开场白,跑其他行业的记者可能觉得"新奇",但经常参加国家安全监  相似文献   

14.
<正>在地铁内发生爆炸怎么办(1)迅速按下列车报警按钮,使司机在监视器上获取报警信号;(2)依靠车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3)列车在运行期间,不要有拉门、砸窗、跳车等危险行为;(4)在隧道内疏散时,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向邻近车站撤离;(5)寻找简易防护物,如衣服、纸巾等捂鼻,采用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撤离;(6)受到火灾威胁时,不要盲目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摸,要注意朝明亮处迎着新鲜空气跑;  相似文献   

15.
刘永亮 《安全》2022,(10):36-40
针对某既有办公建筑改造时前室门宽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的问题,本文基于现行消防设计规范,对人员数量和所需前室门宽进行核算,分析安全疏散风险和改造难点。运用Pathfinder疏散软件建立疏散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人员疏散至前室内的所需疏散时间,比较分析不同前室门宽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室门宽0.8m时各层人员疏散至前室所需时间比1.2m时显著加大;整楼疏散时楼梯间出现拥挤,与分层独立疏散相比,各层疏散至前室所需时间增长较大;模拟得到的疏散所需时间比依照规范计算得到的时间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6.
常识     
小美 《安防科技》2013,(8):43-43
Q:哪些物质着火不能用水扑救?A:救火时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有:碱金属。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反应后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熔化的铁水和钢水。因铁水和钢水的温度约为1600℃,水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火灾时,正压防烟带入的大量新鲜空气被送入着火层并稀释了烟气,降低了机械排烟效率。采用垂向组合控制的模式,对高层建筑内烟气流动采用双方程三维紊流模型,通过实验和模拟对比分析各排烟模式的排烟效果。结果表明,对条形走廊,单独设置空气幕能有效阻挡烟气进入前室,但防烟时间相对较短,同时采用空气幕和正压时,挡烟时间至少增加了60 s,且挡烟效果和单独前室正压相同,但所需新鲜空气量却减少了1/3,且此模式下的烟气在空气幕和前室正压作用下经过两次降温,温度下降效果明显,在竖井中容易形成滞止状态,使烟气在中性层上方向其他楼层扩散的趋势降低,对整栋楼内人员疏散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入冬以后,天气转寒,门窗关闭,以御寒冷。由于室内新鲜空气流动不畅,一定要注意避免发生煤气中毒。 人们常常认为煤气中毒一定要有煤烟气味,若室内闻不到煤味就以为不会发生煤气中毒。其实不然,煤气(也就是一氧化碳)是一种看不见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常常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中毒。一般当室内空气中的煤气含量达到0.04—0.06%,就有可能引起中毒。因此,我们要随时注意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煤气中毒的常见的原因: 1.室内燃用煤炉取暖,煤炭燃烧不全。 2.在浴室内安装煤气热水器。 3.长时间在室内用炭火锅或煤气…  相似文献   

19.
1.进入房间和车内打开空调后,不要急于封闭门窗,最好过一刻钟以后再关闭门窗。2.打开空调后,要注意合理调整室内外温差,室温宜设定在24℃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否则出汗后入室,将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3.使用空调的时间不能太长,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即使高温季节,需连续使用空调,也要经  相似文献   

20.
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变冷,室内工作场所多关闭门窗。一些作业场所由于没有使用通风设施,致使其间的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冬季遭受粉尘污染和毒物污染的工人明显比其他季节增多,提醒广大读者,冬季要谨防职业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