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防止船舶机舱污水和残油直接入海是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防污染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机舱污水和残油的处理方式。 机舱污水处理有船舶自身和外界两种方式。所谓自身方式是指船舶在航行中使用油水分离器,将机舱污水处理得符合规定的排  相似文献   

2.
港口区域排放已成为影响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港口低排区规划是控制港口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港口污染治理起步较晚,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全面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立港口“低排区”已经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用于解决港口空气污染问题的新兴手段和重要措施。以深圳港为例,港口区域排放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大气污染源,该港口的各类污染源的影响从大至小依次为远洋船舶、运输车辆、内河船舶、作业机械,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染排放。通过计算污染物排放的PM2.5当量,可以看出港口低排区方案实施后是所要求减排量的1.2倍。虽然目前中国港口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以进一步推动港口污染控制。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港口低排区方面的管理经验也值得借鉴,以利于港口污染控制方案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船舶油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据美国有关部门估计一九七五年由于油轮的正常作业而排入海洋的石油约为140万吨,另据美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透露:每年约有500至600万吨油品流入海洋,其中船舶排油几乎占三分之一。作为船舶集散场所的港口,由此引起的法律纠纷日趋增多,如何有效地遏止船舶油污染的发生和发展早已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司设司长办公室、环境科学处、环境规划处和环境技术处。 司长负责防污染公约和议定书的修改补充解释,审阅所属各个处起草的报告、文件、并领导全司工作。 环境科学处主管海洋生态掌握船舶排,污,倾废可能引起水质的物理化学变化,收集并整理各国政府交来的倾废资料,记录违章船舶,审议油水分离器和监控装置等等。  相似文献   

5.
石油作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有相当一部分是用船舶运输的。船舶的运油活动带来了船舶排油或溢油造成海洋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系列的公约。这些公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目的是防止或减少船舶排污和油污事件的发生。如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第二类,目的是赔偿油污事件所引起的清污费用和油污损害。如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简称69年责任公约)。但是,69年责任公约并不能在所有情况  相似文献   

6.
按73/78防污公约附则Ⅰ原第十条规定:小于400总吨的非油轮船舶,其废液未经稀释,含油量不超过15ppM,在特殊区域内是允许排放的,但400总吨以上的非油轮船舶,其废液即使未经稀释,含油量不超过15ppM,也禁止在特殊区域内排放(参阅交通出版社出版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第30页)。这一规定显然是有问题的。首先、对同一种类的大小船舶不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排放标准,其次、凡从亚洲经苏伊士运河去欧洲的远洋船舶,当连续航经红海、苏伊士湾、运河和地中海这些特殊区域时,整个航程历时将近半个月,在这样长的时间内,机器处所的舱底水是非排不可的。如果一律不准在海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为73/78防污公约所要求的,来自船舶非法排污的昼间空中监测。监测方法采自该公约和各沿海国及港口国。这些方法包括一般的沿海监测(通过海上及空中交通工具),昼间空中监测(通过专用飞机),以及对污染源的识别。 港口及沿海国已采取大量措施来实施73/78防污公约对船舶排油控制的要求。如用小汽艇巡视沿海区域及港口,空中监视沿海海域以检查任何非法排污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舶烟气中SO2的处理工艺,根据烟气流量、烟气中SO2含量,从塔径、填料层类型和高度、液体喷嘴数量、除雾装置4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参数设计和计算,最终给出了在现有烟气流量和含硫量条件下的船舶用海水脱硫吸收塔的具体参数.同时考虑烟气中含硫量的变化,并保证能够完全脱除烟气中的SO2,设置四排液体喷嘴,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根据出口处含硫量、塔内压力分布和流速分布优化了不同含硫量条件下喷嘴的启停方式.  相似文献   

9.
环球     
《环境保护》2014,(23):11
欧盟:2018年开始监测大吨位船舶碳排放根据欧盟日前通过的新法规,2018年1月1日起,航船运输业将开始监控总吨位在5000以上船舶的CO2排放量。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表示,国际航运业的CO2排放量占到全球总量的3%左右。但如果控制措施不及时就位,到2050年该比例可能会增至18%。虽然此次法案并未实现将航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方便人员上下平台进行日常生产维护,每座海上平台均设有登船平台及靠船构件。靠船构件由橡胶材料制成,可以有效缓冲对平台的撞击力,保护平台及船舶结构,是较为重要的生产辅助设施。靠船构件、登船平台、靠船构件与登船平台连接处统称为靠船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杂散电流导致海水管路快速腐蚀问题,研究50、100 Hz交流杂散电流对海水管路腐蚀的影响,建立交流杂散电流腐蚀控制技术,为船舶海水管路交流杂散电流腐蚀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交流杂散电流频率和电压幅值对海水管路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的影响规律以及直接排流法对海水管...  相似文献   

12.
对船舶生活垃圾和船舶机舱含油废水这两种典型船舶污染源展开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得到太湖流域船舶生活垃圾产生量和船舶油废水产生量,给出了船舶生活垃圾、含油废水和石油类产生量计算模式,构建了分段船舶污染负荷计算模式。成功应用于苏南运河现状船舶污染源强计算,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天津海事局6艘公务船舶获得《船舶能效管理证书》,自2014年9月1日开始实施船舶能效管理,首开国内航行船舶获得能效管理认证并运行的先河。此举将提高天津海事局船舶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船舶二氧化碳排放,也将为国内航行船舶实施船舶能效管理提供借鉴和"样本"。船舶能效管理,是指对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开始正式实施船舶  相似文献   

14.
港口细颗粒物(PM2.5)排放是沿海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港口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包含PM2.5的影响预测及分析,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科学系统的港口营运期PM2.5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文根据我国港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和文献报道,识别出运输船舶、工作船舶、港口机械设备和集疏运车辆的尾气为港口范围内主要的PM2.5排放源,其中运输船舶按照发动机类型和燃料品种进行分类,港内工作船舶和港口机械设备按照发动机功率进行分类,集疏运车辆按照尾气排放标准进行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排放因子;考虑环境评价期间排放源活动水平的数据精度,建立了简化的"自下而上"的港口营运期PM2.5排放量估算方法;根据我国港口环境评价工作经验,选取ADMS模式作为港口营运期PM2.5环境影响预测的模式,从而建立了各类污染源排放速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负责船舶排污的监督和调查处理,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当然,港务监督还有其它职责:贯彻执行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规;制定具体管理法规,并监督有关各方遵照执行。诸如进行船舶登记、签发海员证;对技术海员进行考试、发证;对外国籍船舶进行检查和强制引航,对本国船舶办理进出港签证;对船舶技术、航行、装载进行检查;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对重要水域实行交通管制;监督航道水深和助航标志;组织指挥船舶防台、防冰,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港船舶大气污染排放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核算深圳远洋船舶和内河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2013年深圳港船舶排放可吸入颗粒物1,736t、细颗粒物1,411t、氮氧化物19,992t、二氧化硫13,106t、一氧化碳2,224t、挥发性有机物822t。与全市排放总量相比,船舶排放对细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有重要影响,分担率分别为5.2%、16.4%和58.9%。其中,以远洋船舶为首要来源,占船舶排放总量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桥梁亮化工程对其水域船舶夜航安全的影响,预防桥区水域船舶夜航安全事故,通过对船舶驾驶人员操纵行为的分析,探讨了驾驶人员的认知响应模式,包括感知、判断和响应三个阶段,量化分析了桥区水域光环境对船舶夜航安全的影响,包括航标灯的可识别性和船舶驾驶人员的视觉绩效,并以南京长江大桥的亮化照明为例,对该水域船舶夜航安全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桥区光环境对桥区水域航标灯可识别性的影响不明显;亮化照明产生的眩光对船舶驾驶人员视觉绩效的影响未超过"略感不舒服"的程度;桥区光环境无论是对航标灯的可识别性还是对船舶驾驶人员视觉绩效的影响均随着距大桥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减弱。该研究结果可为桥梁亮化工程水域船舶夜航光环境的量化评价和光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船舶修造行业发展、污染物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船舶行业环保整治工作经验和不足,提出舟山群岛新区环境下的船舶修造业环境技术及管理方法,完善对船舶修造企业的监管和服务,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船舶垃圾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垃圾污染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本文仅就有关资料对船舶垃圾污染的危害、国际上关于防止船舶垃圾污染的规定,以及船舶垃圾的保存,消除和清扫等技术作一概要叙述。  相似文献   

20.
船舶排放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人为排放源,但现有的船舶排放评估研究大多只关注区域尺度的影响分析,而且忽视了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为此,本文利用WRF-SMOKE-CAMQ空气质量模型,定量评估了船舶排放及其不确定性对我国七大沿海港口城市夏季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船舶排放对我国主要沿海港口城市的SO2、NOx和PM2.5浓度贡献范围分别为16.5%~62.5%、21.9%~72.9%和5.9%~26.0%,尤其对宁波、青岛和深圳等港口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显著,主要是由于港口较高的船舶排放以及气象传输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考虑船舶排放清单的总量不确定性,船舶排放对沿海港口城市夏季SO2、NOx和PM2.5的影响分别呈现1.0~3.1,2.1~5.5,0.3~0.9μg/m3的波动;考虑船舶排放清单的时空分配不确定性,船舶排放对沿海港口城市夏季SO2、NOx和PM2.5的影响分别呈现1.9~15.7,5.1~29.3,0.6~2.5μg/m3的波动.可见,船舶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对沿海城市船舶排放贡献影响量化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在评估船舶排放对港口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时,要考虑船舶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时空分配的不确定性.而合理的时空分配能够提高船舶排放清单的质量和对沿海空气质量模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