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核工业总公司七一一矿,井下有大量高温地下水涌出,是典型的湿热型热害严重的矿山。本文根据该矿30年来积累的治理矿井热害的经验,探讨一下治理矿井热水危害的途径。一、矿井热水危害状况七一一矿一号井田总涌水量1160m~3/h,水温47~54℃、。由子热水的涌出,使井下空气温度和湿度升高。据测定,掘进工作面气温达35~41℃,相对湿度达90%以上。矿井热水的危害,主要是使井下高温区作业人员的体温和脉博明显提高。七一一矿  相似文献   

2.
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笔者分析了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 ,并探讨了对其防治的相应措施 ,建立井下适宜的作业环境 ,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保证矿山生产安全、稳定、高效地向前发展。笔者旨在提醒人们对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尽量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采取一切有效办法 ,尽快解决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温环境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高温高湿环境对煤矿工人的生理心理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非高温矿井中,粉尘和噪声的影响居于首位,而在高温矿井中,高温成为影响煤矿井下工人生理和心理的首要因素。疲劳主观症状问询结果显示,高温矿井工人在身体症状、精神症状和感觉症状方面的反应都明显高于非高温矿井工人,尤以采煤工种更为突出。调查结果提示,煤矿井下高温高湿对工人的生理心理影响是相当严重的,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高温危害,保护广大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矿井高温高湿热害对矿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矿井热源以及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选取等效温度(TET)和综合温度指标(TZ)作为热应力指标,调查研究矿井高温高湿环境造成的矿工疲劳问题和烦恼问题。提出在矿井特殊环境下导致矿工疲劳和烦恼的临界预防点—TET指标临界值和TZ指标临界值分别为28.48℃和26.14℃,并给出矿井临界深度745 m。结果表明:提出的临界预防值与国内外已经制定的标准有一定的一致性。矿井开采超过临界深度后,矿工疲劳、烦恼影响程度将随开采深度急剧增加。不同深度矿井应该采取不同的降温标准。  相似文献   

5.
深部开采的矿井由于地热等热源的作用,使井下气温高达30℃以上,且由于井下湿度在90%以上,甚至饱和,这就形成了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因此,深部开采作业环境的最主要问题是高温高湿,作为对井下气温发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深度已是限制地下采矿发展的极重要的因素。一、作业环境生理指标深部开采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辐射强度不大,因此决定深部开采作业环境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目前,用以决定环境条件的舒适程度及建立井下劳动能力的适当标准,计有湿球温度、卡他度、等感温度、预测4小时流汗量、热应力指数与湿球黑球温度等六种  相似文献   

6.
在深部矿井的开拓和采矿作业中,经常出现高温。特别是遇到高温地下涌水的地段,情况更为严重。高温高湿的地下环境将给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矿井高温状况,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本文以某矿为例,就此类问题进行探讨。一、矿井高温的产生及对矿井大气的影响某矿区位于地下水相当丰富的含水层带,由于水中含硫较高,硫氧化时放出大量的热,构成所谓的温泉。地下涌出水的温度可达65℃以上,水从泉眼中流出后的温度可  相似文献   

7.
辐射防护水平1.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防护水平根据对重点厂、矿空气中有害物质总平均浓度及合格率(1963~1985)的统计资料,铀选冶厂空气中有害物质总平均合格率,约比矿山井下高24~38%,其中氡、氡子体总平均浓度约为矿井的1/21,但矿尘总平均浓度则比矿井高2.8~4.3倍。这一情况说明,矿山辐射防护的主要问题是矿井大气  相似文献   

8.
矿井高温高湿环境危害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高温高湿环境会严重危害矿工的身心健康,使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极易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结合三河尖矿提出了治理措施,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和矿工身心健康的需要,同时为其他矿井治理热害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局下辖14个矿18对并,共80多个回采工作面、170多个掘进工作面,煤尘极易爆炸,爆炸指数40~50%,煤层自然发火期不等,1~12月均有,除2个矿井为高沼气矿井外,均属低沼气矿井。下面分七个部分介绍我局防尘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10.
根据通风系统的风阻与风量的变化关系,以象山矿的局部通风图为例,对井下复杂的通风网络的敏感度进行研究.经过实例运算,以图形的形式得出敏感区域,然后对这些敏感区进行重点调风,这样不但可以在新建或改建、扩建矿井时减少工时工料,还可以加强对井下通风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预防煤矿事故,研究高温高湿环境对井下工人生理、心理的影响。挑选60名矿工和5名在校学生作为被试者,通过试验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矿工心理和生理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再对收集的4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最后将每组的15份数据作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人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认知能力都下降;高温高湿环境使人疲劳加重、动作出错率明显增加。温度37℃、湿度80%是矿工忍耐临界值。  相似文献   

12.
赵楼煤矿煤层处于二级热害区域,井下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产生过高的热应力,破坏人体的热平衡,使人感到不舒适,导致事故率增加,且生产率降低,严重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矿井在建立井下集中降温的基础上,针对季节性热害的特点提出了矿井全风量降温系统与方法,通过多种热源作用下的风温预测,确定矿井冷负荷。矿井建立地面集中式全风量制冷降温工艺,通过水源热泵机组实现了对送入井口空气的降温处理,整体上改善了矿井通风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高温热害矿井最多的国家。矿井热害不仅影响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还严重地影响着井下的安全生产。 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就是一个饱受热害威胁的矿井。目前,华丰矿开采深度已达到一1100m,深部采区由于受围岩放热和采掘生产的影响,环境温度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14.
烧结厂的返矿通廊,即烧结返矿料经给料装置落到混合料皮带后,被运至一次混合机润湿混匀的这一段皮带运输通廊。生产工艺要求在返矿皮带上加入大量的水。600~700℃的烧结返矿遇水后,产生大量带有粉尘的水蒸汽,使通廊内尘雾弥漫。其特点是:高温(>100℃),高湿(相对湿度>80%),高尘(粉尘浓度8~21克/米~3),环境十分恶劣,给除尘带来很大困难。过去,曾采用喷淋式除尘装置,即在自然排气烟囱上(或另设一箱体)装喷嘴喷雾,污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高温高湿作业环境下人员劳动强度对生理、心理指标的影响规律,在实验室建立了高温高湿环境模拟体系.试验人员选择年龄相近、身体状况相仿的50名在校大学生,设定了微风(风速小于1.5 m/s)及湿球黑球温度(WBGT)为26℃、33℃、35℃、38℃以上4种环境条件,试验人员按事先规定的运动方式从事极重体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负荷训练,实时监测人员心率和评价主观疲劳程度,计算人员心血管负荷(CVL)和主观疲劳程度,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不同劳动负荷、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柱状趋势图.结果表明,在同等劳动负荷下,人员心血管负荷和主观疲劳程度与环境温度(WBGT)存在正相关性.根据人员心血管负荷预警级别,提出当作业环境温度(WBGT)达到35℃及以上时,应立即停止人员重体力和极重体力劳动负荷作业.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从事高温高湿作业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劳动和作息,加强水盐及营养的补充,加强个体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6.
四面八方     
曹庄矿投入使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本刊讯为对矿井井下工作人员实施准确的安全监控、跟踪定位,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矿从2月上旬开始,正式投入使用KJ69N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沂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造成了矿山深井开采高温高湿环境。为有效治理铜井分矿井下湿热,调查测定了铜井分矿井下环境参数,在分析通风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选定采用多种技术措施结合治理、多级机站通风的深井湿热治理方案,以风量平衡、网孔风压平衡和阻力定律为理论基础,根据矿山实际情况自行开发了通风网络软件,克服了传统软件的不足。应用结果表明,铜井分矿井下湿热状况明显好转,达到井下作业的环境条件,设计方案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探究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利用环境舱模拟高温高湿环境并开展人体热应激试验,以获得试验数据。试验温度分别为34、36、38和40℃,相对湿度(RH)分别为60%、70%、80%和90%,综合口腔温度tc、心率(HR)、皮肤温度tsk3个生理参数和热感觉投票(TSV)、疲劳程度得分(FS) 2个主观参数,提出综合生理指标F,根据各被试的F得分,应用聚类分析法对试验环境工况分类,用判别分析法建立判别函数确立分段界值。结果表明:由4个试验温度和4个相对湿度两两组合而成的16个高温高湿环境被分成了3类,此3类环境的F得分范围分别为28.14~39.76,39.17~45.21,44.13~52.39,将此3类环境划分为一般恶劣环境、中度恶劣环境和重度恶劣环境3个等级。  相似文献   

19.
矿井风流流经井下热水、干热岩、火灾地点等局部高温区域时,风流吸收热量使其内能增加,高温风流在巷道内流动时会产生热阻力。针对如何确定井下风流加热流动时巷道内热阻力的实测范围这一问题,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巷道内热阻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由压力场的模拟结果得出风流加热流动时,所产生的热阻力不仅存在于加热区,高温风流向加热区下风侧流动时热阻力仍然存在。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水平等截面管道,风流流经加热区时,风流速压增加,加热区内风流的静压降幅大于全压降幅;流出加热区的风流向管道出口处流动时,高温风流不断克服阻力做功,并与管道内的新鲜风流、壁面进行热交换,风流温度逐渐下降,当测定区间为加热区入口至模拟管道出口时,风流的静压降幅与全压降幅近似相等。研究结果对井下巷道、隧道及实际工程应用中热阻力的分析与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Fluent软件对高温高湿巷道内的热湿交换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模拟实验探讨风流温度、风流速度、岩石导热系数、原岩温度以及巷道当量直径对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巷道一致,均与通风时间呈负相关,但通风时间为1 a的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较普通巷道增加了12.5%。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风流速度、岩石导热系数和当量直径与不稳定换热系数呈正相关。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影响程度为:岩石导热系数>当量直径>风流速度>风流温度>原岩温度。利用SPSS软件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不稳定换热系数的计算模型,拟为高温高湿巷道内热负荷计算及井下风温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