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通过对重庆市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结合现行的国家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 ,提出了适合重庆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为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绿色蔬菜基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徐州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徐州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进行了采样监测 ,对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 11个基地土壤的 7项污染指标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 ,该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 ,完全能满足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将环境质量标准,平均值,标准偏差以及样本容量综合进行考虑,提出了污染分界线的计算公式,并以表格形式给出了不同显著性水平下,不同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样本容量所对应的污染分界线,对污染分界线与样本容量及相对标准的偏差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提高监测精度和适当增加监测数据个数,可以使污染分界线接近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以大气环境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建筑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4个评价指标和13个评价因子为主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常州市6个典型住宅小区的监测评价,了解了目前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揭示了影响居民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智  魏忠庆 《生态环境》2006,15(1):198-201
在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能力五部分组成,子系统层由16个指标组成,指标层由43个具体指标组成。利用统计分析法(Delphi)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同时,针对本指标体系结构提出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设置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综合性指标来全面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城区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该城区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万家寨引黄工程引水中化学毒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介质环境目标值和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就万家寨引黄工程水源地水中检出的和终端水预测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对健康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引水工程输水模式对水质影响的情况下,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度(TAS)均大于1,同时,有机污染物中的苯,特别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明显超过国家标准。在考虑输水模式对水质影响的情况下,引水中有机污染物的TAS低于1,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仍然超过国家标准。在考虑输水模式的情况下,引水终端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中Ⅲ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无公害果品生产现状,基地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对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参26.  相似文献   

8.
环境基准研究与环境标准制定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基准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难题,环境标准制定与修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根据国际上该方向近年来的发展,对环境基准和环境标准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论述,对过去的认识进行了纠正,指出:环境基准不等于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基准应该包括环境质量基准和污染环境修复基准2个方面;相应地,环境标准则应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环境修复标准2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国际和国内有关环境质量基准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列举了法国(作为西欧的代表)、加拿大(作为美洲的代表)和意大利(作为中欧的代表)在环境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先进做法,介绍了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在污染环境修复基准研究与污染环境修复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进展。最后,对我国今后环境基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热开发利用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热能资源的特点,结合实验调查与研究结果,探讨了地热开发利用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化学污染、热污染、地面沉降以及其它社会和经济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地热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程序,指出环境质量评介在地热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建立反映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存量,质量,结构与变动度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功效系数法对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力图为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南开区实际情况 ,对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详细论述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及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解决煤烟型污染、防止道路施工扬尘、解决风沙尘的侵袭和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四个方面 ,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郊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对杭州市郊4个主要蔬菜基地的土壤中的重金属铅、锌、铜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来评价杭州市郊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发现如以自然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则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超过污染指标,污染程度为Pb > Cu > Zn;如以国家《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为评价标准,则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未超过污染指标,污染程度为Zn > Cu > Pb;在4个调查区中,拱墅区土壤重金属大于其它3个区。  相似文献   

13.
城市各类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客观地评价城市各功能区的大气环境状况,是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的基本依据。本文运用模糊集理论,论述了城市各类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问题。并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例,对该市各类功能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分别进行了模糊评价,为马鞍山市大气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物种敏感度分布是一种基于单物种测试的外推方法,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阐述了物种敏感度分布在生态毒理学的应用背景,以及其基本内涵与研究步骤,同时介绍了物种敏感度分布在生态毒理学中应用的两个方面:制定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和对污染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价,并对物种敏感度分布的不确定性和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余广彬  刘义  俞慎  李桂林 《生态环境》2011,20(3):480-484
应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京杭大运河苏南三城市段(常州、苏州和无锡)表层沉积物对Cu和Zn的吸附行为,并结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估算运河城市段表层沉积物对Cu和Zn的理论环境安全吸附容量(QⅢ)。结果表明:大运河表层沉积物的Cu和Zn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表层沉积物Cu最大吸附量(Cu-Qmax)为5.20~9.03 mg·g-1,Zn最大吸附量(Zn-Qmax)为2.40~5.07 mg·g-1;最大吸附量与沉积物的性质密切相关,但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无关。根据Langmuir拟合方程估算,在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标准阈值时,Cu的理论环境安全吸附容量为沉积物总Cu量的19倍以上,而Zn则为2~6倍。因此,Zn对三城市段大运河沉积物的环境风险要高于Cu。  相似文献   

16.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选用SO_2(s)、NOx(N)、TSP(T)、降尘(D)为评价因子,得因素集μ;在确定PSI值与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值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将大气环境质量分为五级,作为本评价的依据,于是得评价集y。由因素集μ与评价集y进行级别隶属度运算的结果建立总体模糊关系矩阵R。 采用污染物超标程度为计算权重值的依据,由计算,给出每个测点μ集合上四个污染物的权重值矩阵A。根据权重值矩阵A和总体模糊关系矩阵R,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理论,通过模矩阵复合运算,给出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状态,依最大隶属原则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分析了环境质量评价中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评价方法与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质量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应用于黄山风景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文章将模糊聚类与层次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宣州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综合指数法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的缺点,较好地反映了环境质量分级界限的模糊性,并且较好地解决了权值分配问题,使评价结论更合理,可靠,是一种有价值的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区域土壤Cd污染及其对农产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天津市土壤Cd元素区域分布特征,依据本次土壤调查背景参数特征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农田土壤Cd污染进行了分级评价,天津市农田土壤存在不同级别的Cd污染。其中中-重度污染区面积约116km2,占调查面积的1.07%,主要集中在东丽区大毕庄、荒草坨,津南区双港,西青区邓店、楼家院等。在不同污染程度区农产品的调查结果表明,Cd在中-重度污染地区蔬菜中有富集和超标现象,应加强污染区土壤监测和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流域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域“健康”的概念,澳在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建立了一套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10项环境背景指标来分析流域的总体质量或功能水平;用10项环境变化趋势以及9项土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指标来分析流域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本文就指标选择的原则和建立的指标做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