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九五”期间,我们彬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和中、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为突破口,狠抓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全县环保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环境污染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水质以上标准,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县先后被列入国家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县、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1999年以来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0…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省即将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大会之际,省委书记李源潮分别到沿江、沿海地区和有关部门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调研。他强调,沿江、沿海开发一定要坚持“环保优先”的方针,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先增长”转变,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  相似文献   

3.
这次“十五”环境保护战略研讨会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集思广益,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我们编制好“十五”规划及现实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理清了我省“十五”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下面我就辽宁省“十五”环境保护计划的编制讲几点意见。1关于“十五”环境保护指导思想问题“十五”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门)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能离开经济建设去搞环保规划,要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高度认识出发,把环境与经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朱达 《环境保护》1997,(3):38-39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朱达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精辟地揭示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1环境保护与生产力的概念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1 “九五”及2000年的环境保护工作    (略)      2 “十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和2001年工作安排    “十五”期间,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是环境管理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时期,是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时期。    “十五”期间,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有许多机遇。一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江总书记交办的“四件大事”,市委、市政府对此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搞好环境保护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可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四是加入WTO,给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促使我市企业按照有关国际规则实施清洁生产,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全市环保战线的干部、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力拼搏,务实创新,使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是河北省迁安市转型攻坚、科学发展、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也是打造“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攻坚时期。编制好《迁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对扎实做好“十二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发展的核心是科技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也明确指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90年代,我国环境保护的最薄弱环节亦由环境管理向环保科技和环保投入转变。但迄今科技进步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所起到的作用和贡献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数量衡量指标。本文运用科技进步计量测算模型,对江苏省1980 ̄1993年科技进步在控制环境污染中的影响程度和贡献份额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  相似文献   

8.
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光 《环境保护》2006,(2B):33-36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即从”环境换取增长”的阶段转向“环境优化增长”的阶段。所谓环境优化增长,就是指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目标。一旦环境优化增长的理念得到认可.“国家意志”在环境保护上的表现就会与以往大不相同——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环境保护的从属,滞后、补救性质的地位,上升到主动,优先.预防的地位。因此.与时俱进地认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充分揭示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和贡献,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做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作通讯》2012,(10):63-64
镇海区是浙江省宁波市6个中心城区之一,素有“浙东门户”、“院士之乡”等美誉。作为宁波市重要的石化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镇海区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全社会实现生产总值(GDP)560.39亿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镇海区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努力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绵阳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以“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为理念,以人为本,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重点,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相继建成“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之后,近年来又以坚实的步伐朝着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在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常态的同时,环境保护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重大机遇。文章梳理了昆明市的环境保护形势,提出了昆明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构想。在“十三五”期间,要积极努力将昆明市环境保护的改善和提供民生环境福祉作为核心目标,重点围绕大气、水、生态、环境风险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设计战略任务,并建立夯实法律基础,突出经济引导相融合的环境管理新模式,开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张全 《环境保护》2008,(3):30-32
环境保护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上海将按照“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各方面创新环境管理模式,以更大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着力解决影响上海长远发展和市民健康的环境问题,促进上海又好又快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而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07,(8B):9-10
北京市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建设力度,重塑北京的碧水蓝天,为保证“绿色奥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6月5日,省委书记李建国在《陕西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发表标题为《在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中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长篇署名文章。李建国指出,加强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环境保护更具有重大的意义。环境保护是实践“三个代表”的一项基本内容,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科技含量、低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乃至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观念、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风…  相似文献   

16.
开展生态环境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青 《环境导报》2001,(6):23-24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从单一的点源治理向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污染防治战略发展。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抓紧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建立健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江苏省目前申请和已获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共有56个。因此,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江苏省今后环保重点工作将日益得到加强。作为环境保护基础的环境监测工作,如何在生态建设中充分发挥监测职能,必将成为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一个崭新课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科学手段,对生态环境各要素…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既说明国家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也说明“环境”本身已具有它不容忽视的重要性。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经七届人大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经国家主席22号令颁布,从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显然,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环境是资源,资源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众所周知,对环境的冲击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及有毒、有害物等的污染。而煤炭开发、加工与利用的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污染  相似文献   

18.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民族和个人。因此,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其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表明环境与生产力、环境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而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9.
2001 年是这“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十五”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一年里,国家将继续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些重大的 决策为一 作创造 了有利机遇。我们要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围绕控制排污总量、改善环境质量、遏制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目标,集中解决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经济发展的重点环境问题,开拓务实,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杨鑫  严维佳 《陕西环境》2003,10(3):44-45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我们三原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和国家及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全县退耕还林还草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3平方公里,县城空气质量全年达二级以上。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立足县情实际,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抓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扩“双赢”,为建设小康三原奠定坚实的基础。1立足县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