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阐述了制定《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背景,论述了制定《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原则,并分别归纳了防治核设施污染、防治核技术利用污染、防治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污染和关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主要规范,最后介绍了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宗和 《环境》2003,(11):6-7
确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思想《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确立了如下指导思想:认真总结我国50多年来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和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强化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在立法中坚持的原则: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第三条);二是既要防治放射性污染,又要促进核能和核技术开发利用;三是建立严格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四是明确法律责任,从严查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筛选出湖北省伴生矿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类型的四个矿点作为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的对象。本研究对典型矿点区域各类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行了全面监测(包括陆地γ空气吸收剂量率、大气氡浓度和氡析出率、气溶胶中总α、总β、固体样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等);对典型矿点区域的放射性污染水平监测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对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提出了防控对策与措施以及进一步探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生放射性矿普查旨在摸清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造成辐射环境影响的矿产类型、分布地区、数量,伴生核素种类、放射性活度浓度,放射性废物排放水平、排放去向,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等,建立健全伴生放射性矿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监管提供依据。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伴生放射性矿普查工作、如何实现普查目标是一个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在普查的各个阶段,严格落实"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将质量保证贯穿始终,使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沿海环境》2002,(10):44-4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我区行政区域内制造、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者辐射技术以及开发利用放射性矿产资源和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产生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自治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区放射性废物的统一监督管理。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具体负责全区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和监测工作。市地、县(市)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包头境内的白云鄂博矿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大型矿山,已为我国大型钢铁稀土联合企业开采利用40余年,白云鄂博原矿平均伴生天然,在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本文从白云鄂博矿资源、资源特殊性,开发利用,放射性废渣及钍核素排放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防治控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无话不说     
放射性污染防治有法可依今天,2003年10月1日,又一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全面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给我们提供能量的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有效地保护环境。我国核与辐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放射性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强管理,会成为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立法,依法强化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对放射性污染防治实行“从摇篮到坟墓…  相似文献   

8.
广东是核能和核技术应用大省,也是电磁技术应用和伴生矿开发利用大省,污染防治任务比较繁重,尤其是随着广东核电事业快速发展和核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核与辐射的监管任务日益艰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稀土产业的蓬勃发展,包头市稀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白云鄂博矿开发利用是否对包头市水体有放射性的影响,成为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大量的数据,分析了2008~2012年包头市水体中的放射性水平,包头市昭君坟断面的黄河水、居民饮用自来水及地下水放射性水平均处于国家安全范围内,没有受到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铅锌矿开发利用中的放射性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放射性环境保护的角度,在现场采样、测量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当前贵州省重要的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铅锌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现状,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文鹏 《云南环境科学》1999,18(2):54-55,60
临沧是我国铀矿资源地之一,本文在对当地多年的放射性矿及伴生放射性矿产产品开发中放射性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后,对目前采取的一些防治和管理措施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同类地区进行放射性污染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国际社会对核能的危险性更为敏感,德、日等国计划削减或关闭核电产业,我国政府在事故发生后也紧急叫停了新的核电项目.核能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及热污染等问题伴随而生,核安全问题始终贯穿核能开发利用的全过程.2012年10月国务院审议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核安全规划》),提出要"坚持以提高核能和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加快放射性污染防治为核心,以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应急响应和核安全管理为依托,全面加强我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欧美等国核能开发利用较早,积累了较多核安全管理经验.尤其是美国、俄罗斯、日本在分别经历三哩岛、切尔诺贝利及福岛核安全事故后,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核能的安全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的管理,目前,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监管仍是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中较为薄弱的领域,这将是下一步我国核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就《关于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的批复》中对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监理的要求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要完成伴生放射性矿现状调查和辐射现状普查,推进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分类管理,开展辐射安全监管和辐射环境标准研究,督促企业加强对周边辐射环境监测和流出物监测,积极开展辐射环境监督检查,研究及控制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关于“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团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从放射性废水、废石及尾矿、放射性废气、运输、退役及辐射环境管理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铀矿冶三废处理现状,分析了中国铀矿冶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方面所存在的辐射安全状况依然严峻、环境保护技术滞后、退役治理存在较明显的局限性与片面性、铀矿冶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地下水污染与控制措施及其研究不够等问题,最后对"十三五"中国铀矿冶放射性污染防治提出了加快铀矿冶退役治理进程、加强铀矿冶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铀矿山井下辐射防护工作、加快铀矿冶退役治理工程长期监护机制的出台、全面梳理铀矿冶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议,以期为中国铀矿冶领域放射性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和系统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1年浙江省放射性申报登记试点城市--嘉兴市的申报登记结果,在分析该市的放射性污染控制现状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该市的实际情况,对放射性污染管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嘉兴市放射性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7,45(7)
正核能的发现和运用,如同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为人类发展拓展了美好前景。但是,如果不能有效维护核安全,不能妥善应对核材料和核设施的潜在安全风险,则会给这一美好前景蒙上阴影,甚至带来灾难。我国是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如何处理好核能发展和安全的矛盾,尤显重要。为确保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高效发展,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审议通过和发布实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核安全规划》),是我国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利用领域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我国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独辟专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系统论述和部署;要求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国家安全;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2005年2月28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水力发电对本法的适用,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