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保护》2007,(11B):48-48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颁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各类资源的基础上,体现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与周围生态环境相融合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业界对健康、绿色、生态类住宅制定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关于一些高标准住宅,我国建设部曾提出了小康住宅的标准,并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中对绿色生态住宅的九大系统做了规定。而在国际上,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健康住宅”15条标准具有国际认同的意义,我国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还正式发布过《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我国建设部公布过的小康住宅的十大标准,其定位的宗旨是“科技先导,适度超前”。小康住宅具体特征如下:1、住宅套型面积稍大,配置合理。有较大的起居、炊事、卫生、贮存空间。2、平面布局设计合理,体现食寝分离、居寝分离的原则,并为住房留有装修改造的余地。3、房间采光充足,通风良好,隔音效果和照明水平在现有国内基础标准上提高1至2个等级。4、合理配置成套厨房设备,改善排烟、排油条件,冰箱入厨。5、合理分隔卫生空间,减少便溺、洗浴、化妆、洗脸的相互干扰。6、管道集中,水、电、煤气三表出户,增加保安措施,配置电话、闭路电视、空调专用线路。7、设置斗门,方便更衣换鞋;展宽阳台,提供室外休息场所;合理设计过渡空间。8、住宅区环境舒适,便于治安防范和噪音综合治理,道路交通组织合理,社区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3.
《环境工程》2021,39(1)
<正>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在现代社会里,绿色的、生态的居住理念就是在坚持保护环境、注重生态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人们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这就需要注重以绿色生态的理念来指导住宅建筑的外部空间的安排和设计。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了建筑、设计和生态的融合,以达到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促进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绿色理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绿色生态住宅理念的提出背景、绿色生态住宅所遵循的战略及其内涵,指出绿色生态住宅的核心是遵循住宅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重点从环境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及建筑节能等6个方面论述了开发商在开发建设绿色生态住宅时应达到的技术和标准,以规范绿色生态住宅的开发与建设;另一方面,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绿色生态住宅时应着重考虑日照时间、空气湿度、主导风向和空气质量等气象因素及环境要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杨州市邗江区加大投入,倾力打造生态住宅示范区,建成新能源栖月苑绿色生态住宅示范区。该生态住宅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孙庄路与百祥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0.27公顷,建筑面积6.78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46.2%。由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专家教授参与规划设计和指导,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小康住宅滚动项目,2002年4月被命名为扬州市首家“绿色生态住宅示范小区”,2002年10月又被评为首届“扬州市优秀楼盘”。  相似文献   

6.
浅谈绿色生态住宅供需双方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绿色生态住宅理念的提出背景、绿色生态住宅所遵循的战略及其内涵,指出绿色生态住宅的核心是遵循住宅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重点从环境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及建筑节能等6个方面论述了开发商在开发建设绿色生态住宅时应达到的技术和标准,以规范绿色生态住宅的开发与建设;另一方面,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绿色生态住宅时应着重考虑日照时间、空气湿度、主导风向和空气质量等气象因素及环境要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绿色建筑的特点分析及其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与承认。对此,联合国制定了《21世纪议程》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全球《21世纪议程》确定人类住区的重点方案领域为: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促进人类住区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促进灾害发生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活动。1994年,我国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提出中国人类住区持续发展的优选项目为:城市垃圾管理与无害化系统;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结排水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跨世纪民众住宅与居住环境;建筑节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城市建筑与生命线工程的防灾灭灾综合发展。“绿色生态环境”着意于追求一个尽量符合21世纪需要的环境。在居住小区内具体化为:合宜的住宅,方便的出行及服务;安全的智能化的管理;节地节能的建筑;洁净的空气;污水资源化;垃圾减量,无害处理;噪声控制。一、我国绿色建筑的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8.
9月17日,“第五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同时设立了四个专题分论坛,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维护、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提出,要不断出台绿色经济新政策,鼓励推行绿色经济发展,并以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之道。例如,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欧盟制定“欧洲绿色协议”,旨在实现欧洲的碳中和绿色转型。2016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低碳生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107-110
以“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与社会”为主题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3年年会于11月13日~15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分为3个主题论坛:一是绿色发展与社会和谐;二是公众参与和绿色发展;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与会国合会委员和专家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文特刊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论坛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居住与环境——居住生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象鲤 《环境科学》1988,(3):73-76,90
居住生态是专门研究城市居民与其居住环境关系的,它是城市生态的组成部分,因为居住是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康乐和交通)的最重要部分。 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了《人类居住生态会议》,1980年又在马尼拉召开以“人类城市面临的挑战和前景”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10年来,居住生态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环境科学和建筑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为城市居民创建一个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住宅和住宅区是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104-106
以“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与社会”为主题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3年年会于11月13日-15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分为3个主题论坛:一是绿色发展与社会和谐;二是公众参与和绿色发展;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与会国合会委员和专家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文特刊载“公众参与和绿色发展”论坛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倡导公众践行绿色消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环境》2023,(6):49-50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2023年11月30日—1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期间,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成川带队赴阿联酋,在迪拜成功举办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以及“从倡议到行动:共享绿色低碳生活”“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世界因你而美丽:应对气候变化的女性领导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等4场主题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5.
傅晓方 《环境》2001,(8):18-19
近年来,广州市天河区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发展的目标定位为“建设现代文明生态城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科技兴区、教育强区、环境建区”作为决策管理目标以及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大力倡导“环境就是形象,环境就是效益、环境就是生产力”,实施“绿色文化”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提出了“建没物质富有、知识富有、精神富有的现代文明生态区”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  相似文献   

16.
小刘 《环境》2001,(8):13
时下绿色住宅大受称道,已成为不少开发商楼盘销售的一个重要卖点,冠以“绿色住宅、绿色家园、绿色小区”的楼盘在楼市中层出不穷。我国楼盘真的成为了当前国际流行的“绿色住宅”了吗? 专家指出,绿色住宅首先要体现生态效益,它蕴含着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3年年会以“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与社会”为主题,聚焦绿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绿色发展路程中的策略,共享绿色发展的经验,形成了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的相关政策建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为支持和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路径在此刊载国合会2013年关注问题报告:环境与社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方向。科学有效地实施绿色生态屏障打造工作,不仅直接优化了区域内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效益提升。为了更好的建设与优化生态及人居环境,本文研究加强生态治理,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定力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 条件下的第一个绿色经济计划,突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是一个“绿色的生态发展观”。作为哲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已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其内涵:一是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二是发展必须保持自然、社会、生态、经济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尤其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建立以“人为中心”,依靠人的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经济腾…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6,(2):30-30
由于众多基础性的绿色“细胞工程”的务实建设,才有了绿色广东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惠州开展的生态示范村(镇、园)创建工作,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广东”战略、建设“绿色生态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惠州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