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除草剂在我国将会得到普遍应用。本文仅就除草剂的降解、代谢、毒性、污染的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一、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除草剂使用后,一部分挥敞、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被阳光照射发生光化学分解,而大部分被土壤粒子所吸附,呈水溶液、悬浊液或气态而扩散于土壤中。在此过程中,一部分被农作物、杂草根系吸收,一部分被溶脱到地下,而大部分残留干耕作层土壤中,逐渐分解而消失。 1、蒸发一般除草剂从土壤表面的蒸发量很少,但对于易于挥发或者土壤中难以分解的药剂,蒸发就成为消失的主要原因。例如,氯苯胺灵(CIPC)在高温条件下迅速失去活性,其原因在于其易挥发性;敌草腈(DBN)在室内试验半衰期平均为6个月,但在田  相似文献   

2.
农业管理实践对除草剂环境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草剂的土壤环境行为与受人为控制的农业管理实践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综合分析了农田灌溉、耕作制度、施肥、作物秸秆还田和除草剂施用量等农业管理实践对除草剂土壤环境行为的影响 ,并据此提出了减轻除草剂污染地下水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业管理实践对除草剂环境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除草剂的土壤环境行为与受人为控制的农业管理实践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文献调在开综合分析了农田灌溉、耕作制度、施肥、作物秸秆还田和除草剂施用量等农业管理实践对除草剂土壤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减轻除草剂污染地下水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草剂在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是支配该除草剂在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对于预测除草剂在土壤和潜层水中的运动也是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吸附机理、实验技术、动力学、影响因素、常数的计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其环境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除草剂在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是支配该除草剂在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于预测除草剂在土壤和潜层水中的运动也是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吸附机理、实验技术、动力学、影响因素、常数的计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其环境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莠去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莠去津浓度不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会不同,随着浓度的升高,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激活作用有所增强,莠去津对离体过氧化氢酶有一定的激活;336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不断减弱,酶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变化.过氧化氢酶分子渐趋紧密。莠去津对过氧化氢酶荧光的猝灭作用主要是由于静态猝灭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从鲫鱼的血样中分离淋巴细胞,以内分泌干扰物甲草胺和莠去津染毒,体外培养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两种除草剂对淋巴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确定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适宜浓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两种除草剂对鲫鱼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甲草胺和莠去津对鲫鱼淋巴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7±7.6)、(97.6±26.4)μg/L;PHA的适宜刺激质量浓度是10.0/μg/mL;两种除草剂对鲫鱼淋巴细胞增殖存在影响,当甲草胺质量浓度大于7μg/L、莠去津质量浓度大于50μg/L时,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表明其对鲫鱼存在潜在的免疫毒性.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污染对水产业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扩大,密放精养程度也大大提高,而水体不仅受到水产自身污染,还因工农业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水域,造成严重污染,使养殖水域老化,有机淤泥增厚,鱼、虾、贝、藻类等出现大面积的病害,给水产业尤其是对虾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同时还对饲料生产、产品加工、冷藏运销、外贸出口等有关行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大规模、持续多年暴发鱼、虾等病害的病因、病原是多方面的,然而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却是发生其病害的根本原因。本文着重对虾、鱼类方面危害予以讨论分析,供同行参考。1 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 据统计,目前全国废水排放总量每年约为366.5亿吨以上,其中沿海仅43个城市入海废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分析及归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具有较长的残留活性,研究其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特性,评述了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以及该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降解和迁移特性,并针对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越战期间美军曾在越南撒下大量除草剂 ,以前的调查报告称 ,相当于 170 kg纯二恶英 ( TCDD)撒在越南土地上。今年 7月 ,哥伦比亚大学Mailm an公共卫生学院化学家 JM Stellman等在华盛顿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说 ,这些除草剂中所含的二恶英数量比原先估计的更多 ,约 60 0 kg,为原先估值的 3 .5倍。该报告已收集大量有关撒在越南国土上的除草剂数据资料 ,包括飞机飞行路线、除草剂类型及数量、当年士兵和居民的驻地位置 ,以及土地特征 ,据此可进一步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判断撒放除草剂与美国士兵和越南居民健康间联系。现有实测资料表明 ,…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陶瓷微滤膜净化微污染水源水时的产水量,采用电絮凝预处理工艺延缓陶瓷膜的污染。研究了电流密度、进水流量以及跨膜压差对组合工艺产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之原水直接微滤,电絮凝预处理后膜产水量得到提升。其最佳运行参数为:电流密度1.5 m A/cm2,进水流量3 L/min,跨膜压差0.15 MPa。同时,比较了碱型、氧化型和配位型药剂清洗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用氧化型药剂清洗,再用配位型药剂清洗的方式膜通量恢复值最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净化洗衣房污水可能采用的方法,对影响药剂法和泡沫分离法净化效果的一些因素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最后介绍了药剂法和泡沫分离法在洗衣房污水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以来,化学除草剂在英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迅速发展。到七十年代初,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除草剂的生产量已经赶上和超过了其它农药,并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在农药领域中,除草剂仍将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可以预期,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我国的化学除草剂也将会迅速发展。 自从“寂静的春天”(Silent Spning)一书于1962年发表以来,由于农药在环境中的归宿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农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降解的文献资料大量涌现。本文试图对有关除草剂的研究情况做一简单介绍。相信对其它农药的研究也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验证的方法,对以再生水为景观补水的水华优势藻进行了分析。2年的现场调查表明,再生水在条件适合时极易发生水华,且水华的优势藻以小球藻为主。在实验室针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进行了竞争生长实验研究,在再生水的氮磷浓度范围内小球藻生长快于铜绿微囊藻,这也验证了再生水作为景观水补水时小球藻是优势藻现场调查结论。针对水华爆发初期和水华爆发验证时2种条件,比较研究了4种以化学成分为主的抑藻药剂对以小球藻为水华特征藻的控藻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对水华的控制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水华初期实施药剂抑藻,药剂投加少,且效果好。对4种药剂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只有S2一种药剂在安全浓度时对水华爆发初期有抑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防除杂草所使用的除草剂散布到土壤以后,在土壤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进行了种种的代谢分解,随着时间的变化,最终除草剂失去它原有的特性,而变成简单的化合物或者变为自然界物质合成的材料。但是,在这些变化过程中,由于除草剂的种类和土壤环  相似文献   

16.
含油污泥化学清洗处理实验研究与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采油一厂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清洗方法,以处理后底泥残油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影响含油污泥清洗效率的参数。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清洗温度、化学药剂浓度、液固比的取值范围;采用Design-Expert响应曲面法,考察单独变量作用及交互作用对含油污泥残油率的影响。选择软件中二次多项式模型进行模拟可知,单因素变量、清洗温度与化学药剂浓度的交互项均对含油污泥残油浓度具有显著影响;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化学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清洗温度78.68℃、化学药剂浓度0.84 g·L~(-1)、液固比9.40∶1,模型预测底泥残油率为3.85%,实验验证结果的平均值是3.96%,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相对误差为2.78%,证明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某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厂浮选废水水量大,目前该厂对浮选废水的处理方法为尾矿库砂滤治理,但该方法存在效率低、周期长、回用影响选矿指标等众多弊端。为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浮选废水,结合浮选废水的特点(低COD、难降解、高pH),开展了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选矿废水的小试研究。选矿废水中各残留有机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废水中残留有机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臭氧氧化-生活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选矿废水的小试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反应器臭氧浓度为33.3 mg/L,可获得COD去除率57%、pH降低到8的废水处理效果。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选矿,基本消除残留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的影响。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处理浮选废水的新思路,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浮选废水的工业应用具备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主要有药剂处理、磁化处理和臭氧处理,其中药剂处理最为常用。近年来,药剂作用机理研究日趋深化,药剂合成、检验与复配技术也得到较大发展;同时,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循环水水质稳定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磁化处理、臭氧处理技术也相继运用到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中来,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碳酸盐沉积法及动态模拟试验研究了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直接回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时,污水中的悬浮物、COD、浓缩倍数等因素对系统的结垢和药剂阻垢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实现河道疏浚底泥中富含的重金属Cu、Zn、Ni的稳定化为目标,选用EDTA、DTCR、Na_2S、Na_2S_2O_3、膨润土、水泥及自主研发的特殊胶凝材料作为稳定剂,对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固化稳定,通过分析稳定后重金属浸出液浓度及赋存形态变化,探讨各药剂稳定效果,并寻求稳定剂的最佳投加量。研究表明,7种稳定剂对3种重金属的综合稳定化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水泥胶凝材料膨润土DTCR硫化钠硫代硫酸钠EDTA;对Cu、Zn、Ni单种重金属而言,稳定效果最好的药剂分别为膨润土、胶凝材料及DTCR,而EDTA则使重金属浸出液浓度升高。除EDTA外,其他药剂对重金属Cu和Zn的稳定效果要明显优于Ni。根据稳定后重金属赋存形态变化结果,EDTA可使重金属可交换态比例升高,而膨润土对重金属4种形态分布基本无影响,其他药剂使重金属可交换态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