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在大庆石化公司水气厂污水车间进行污水回用中试,确定中试水质水量、中试工艺及主要运行参数,说明了中试装置运行情况,根据装置运行情况和化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中试装置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平稳、运行成本低,水气厂出水水质达到了优于GB 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2.
膜分离技术中的MBR与RO组合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便于自动控制、运行稳定等优点。但在运行过程中,膜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污堵,如何减缓膜污染的发生及让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是膜法水处理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优化生化系统的菌群结构,提高生化出水水质,可有效减缓MBR膜污染的发生,从而使生化+ MBR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大大增强;通过在MBR和RO之间增设汽水换热系统,可克服冬季低温对RO系统运行的影响,提高MBR + RO组合工艺的产水率,节省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苏州地区深度处理工艺所需的活性炭,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生物膜挂膜情况以及出水浑浊度、高锰酸盐指数、TOC、UV254、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GAC3和GAC4活性炭在各项性能方面均优于其他活性炭。从价格上考虑,选取GAC4活性炭作为苏州市该水厂深度处理活性炭。活性炭滤池运行3个月后,对其出水进行了106项全分析,所有水质指标均能达到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虞市总干渠微污染原水水质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沸石滤池(ZBAF)+活性炭滤池(GAC)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运行初期ZBAF的挂膜启动情况和组合工艺整体对此类水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ZBAF在水温25℃~29℃、气水比1∶2、滤速2.5m/h下运行20天即挂膜成功;挂膜成熟后,组合工艺在5m/h滤速下对浊度、氨氮、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99%、85%、70%和75%,出水水质良好,浊度、氨氮、CODMn分别稳定在0.5NTU、0.1mg/L、1.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5.
一体化SBR设备在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曹妃甸矿石码头一期工程污水处理站的工程概况,以及该工程采用SBR设备和纤维球过滤工艺的调试运行情况.监测数据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良好,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的标准,是处理小水量生活污水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某油田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1500 m3/d,实际处理量630 m3/d,处理工艺为“微生物接触氧化+加药絮凝沉淀+二级过滤”,在运行过程中投加的混凝剂等药剂成本高,且二级过滤器使用年限过长,其处理后出水无法达到Q/SYTH 0082—2020《油田注水水质规定》中油小于5 mg/L、悬浮物含量小于3 mg/L、粒径中值小于2μm的注水水质要求。该油田污水处理站开展了“特种微生物+低能耗管式膜”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并完成现场中试试验,处理后膜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基本稳定在1 mg/L,出水水质达标,表明此工艺处理油田污水是可行和可靠的,为该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发展现状以及将其作为污染源纳入监管的背景;从进水水质监管、出水水质监管和对污水处理厂内部运营管理监管的角度,结合对部分地区行政管理部门、污水处理厂的调研,分析了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经验,从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政企的合作、监管技术和末端污染控制方面,给出了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厂外泵站和厂区进水水质水量不一致现象以及污水厂出水NH3-N指标较高的问题,进行了污水厂外泵站和厂区进水水质水量平衡与污水厂内氮平衡的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通过改进泵站取样方式,对SS较高的脱水机冲洗水进行沉淀处理以及加强对排水用户的监管后,目前该污水厂运行稳定,水质水量能够保证平衡,出水NH3-N能够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9.
对洪泽尾水生态处理工程进行调研,为其他生态工程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洪泽生态工程运行效果良好,在进水水质接近一级B排放标准的情况下,总出水主要水质指标优于一级A的设计标准。南线工程净化效果优于北线工程,南线出水COD、TN、TP分别低于20、2、0.02 mg/L,北线出水COD、TN、TP分别低于60、8、0.1 mg/L;洪泽生态工程设计合理、管理规范,但仍有细节需要完善,其他生态工程设计时,潜流湿地要注重基质的选择,曝气塘运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曝气及挂膜效果,提高工程的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选取3种不同结构类型膜组件的MBR工艺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的中试应用研究,对比分析其处理效果及系统稳定运行能力。结果表明,平板膜系统、中空纤维膜系统和碟片式膜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62. 1%、58. 1%和65. 7%,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为44. 2%、31. 4%和46. 0%,TP结合化学除磷后去除率为70. 4%、42. 3%和77. 1%,达到城镇生活污水升标改造的目的。其中碟片式膜污染物去除能力和出水水质稳定性和平板膜系统相近,优于中空纤维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