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考了89     
儿子悄悄告诉我:“英语考了89,全班第4。”上个学期儿子的成绩是全班第一,照理该挨■,没想到我却表扬了他。原来,在考试前,儿子把自己平时测验中经常出的错收集起来去向老师请教,结果非常好:平时20道选择题会错3-4题,有一次甚至错了7题,而这次考试只错了1题。“我非常欣赏你能主动去问老师。我发现,你现在的胆子大多了。记得小学的时候,让你去问老师,你总是不敢。我觉得你上中学以后,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敢于去向老师请教。你能克服胆怯,大大方方地与人打交道,而且不怵跟权威打交道,这种本领对你的一生都很重要。因为今后…  相似文献   

2.
火车上,同座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开始有些坐立不安起来,儿子在窗玻璃上把脸都贴扁了,一直向外张望着。我问那个一直在张望的孩子,有什么事要发生吗?孩子的母亲不好意思的对我笑了笑。这时孩子转过身来告诉我,他爸爸是火车司机,忙得快一个月没回家了,今天是他爸爸45岁生日,他和妈妈想给爸爸一份生日礼物,于是,特意坐这趟火车,希望可以与他爸爸开的那趟列车相遇,看一眼他的爸爸。我这才知道,妈妈与儿子在火车时刻表上查到,T79和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园一老师带着7名小朋友,她让6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坐在操场上,让另一名小朋友坐在中央。老师拿出7块头巾,其中4块是红色,3块是黑色。然后蒙住7个人的眼睛,把头巾包在每一个小朋友的头上。再解开周围6个人的眼罩,由于中央小朋友的阻挡,每个人只能看到5个人头上头巾的颜色。这时,老师说:"你们现在猜一猜自己头上头巾的颜色。"大家思索了好一会儿,最后,坐在中央的被蒙住双眼的小朋友说:  相似文献   

4.
近日,目睹一群小学生在公路上玩皮球。拥有皮球的小男孩不让抢到球的那个小学生玩,不仅从他手中夺过球,而且用力把他推倒在地,自己也由于用力过猛摔倒而大哭起来。对儿子溺爱有加的母亲闻声冲出,大肆指责被儿子推倒在地的那个小学  相似文献   

5.
很久很久以前,中原一户农家有个顽劣的子弟,读书不成,反把老师的胡子一根根都拔下来;种田也不成,一时兴起,把家里的麦田都砍得七零八乱。每天只跟着狐朋狗友打架惹事、偷鸡摸狗的。他的父亲,一位忠厚的庄稼人,忍不住呵斥了他几句,儿子不服,反而破口大骂。父亲不得已,拎起菜刀吓唬他,没想到儿子冲过来抢过刀子,一刀挥去。老人捧着受伤的右手倒在地上,鲜血淋漓,痛苦地呻吟着。而铸成大祸的儿子,竟连看都不看一眼,扬长而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前不久,我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致腿部多处骨折,后被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说我儿子要马上做手术,要我在一份"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我想都没想就在上面签了字。手术后,我儿子伤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我带他到医院检查后得知,原来当初给我儿子实施手术的医生在手术中将一枚螺钉的固定位置弄错了。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安防科技》2013,(11):6-7
11月7日下午,宝鸡市渭滨消防大队来到宝鸡幼儿园,为老师和小朋友讲解消防安全知识,组织教师和小朋友们开展了疏散演练活动。宣传员结合小朋友的特点,通过穿插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小朋友遇到火情时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8.
就职于成昊机械有限公司的小车司机林华,曾是省运输公司货运驾驶员。 人们都说,司机用车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林华从不这么想,更没有这么做。去年,他的岳父、岳母相继去逝,他不仅没有用过单位一次车,在领导面前更是只字不提。儿子要结婚了,在装修房子时,刷漆需兑点汽油。林华看在眼里,好象根本不知道此事一样,本想向父亲要一些汽油的儿子,看见父亲的严肃,话语还没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拥抱     
<正>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北京开会。他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事业有成,爱好写作,我们都很羡慕他。但是他说,他有一个不听话的儿子,18岁了,学习不好,打架斗殴,而且从来不和他进行交流。一路上,他说的都是他儿子的不好。他的儿子就在北京,在一家体校里练习武术。他说,没有办法了,只好选择一个他喜欢的东西让他学习。他一直说自己的儿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还说自己常常对他  相似文献   

10.
风雪惊魂     
说起来,这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儿了,那时我还在小学读书。由于我家离学校很远,有大约六七里地的路程,中间还要翻过一座大岭,因此每天奶奶都要亲自送我上学,直到我和其他村的小朋友在路上汇合,她才放心地回去。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已经升到小学2年级了,尽管我对上学的路已经很熟悉,但奶奶依然不放心,不管是刮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1月22日,河北省大名县孝连村的王风奎老人为操办儿子次日婚事忙碌了一天。时数深夜,还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他数着钟点.等待着在邯郸地区轧钢厂上班的儿子王军民和上临时班的未婚儿媳回来完婚。 军民是王风奎老人最小的儿子。老人想到自己几年来牵肠挂肚的儿子的婚事天明就要办了,心里不由得阵阵激动。恍惚中,他看到儿子、媳妇披红挂喜,向自己施礼……他带着老辈人特有的幸福和喜悦进入梦乡。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从梦中惊醒。 “军民,你这么早就回来了!”老人说着就下床开门。 没想到迎面进来的不是军民,却是工厂办公室的干…  相似文献   

12.
<正>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是一名安全生产领域专家做过老师、当过实验员,干上了安全科学研究这行当身担数责,言谈中总是围绕老本行——安全科学研究他就是我们要采访的人  相似文献   

13.
杀人狂魔马加爵在海南落网后,震惊全国的杀人案似乎已经告一个段落.但是,国内各大报刊还是没有平息下来,关于马加爵的后续报道时有出现.据<春城晚报>载,马加爵父母向着受害者家属长跪不起,代马加爵请罪.马加爵一案,死者家属自然是晴天霹雳般的伤心,就连马加爵的父亲,也为儿子的惊人之举而伤心至深.死者魂已归去,凶手已经入狱,一个大学生结束了他的短暂的校园生活,伤心的人,还有他的学校、他的老师.但是,马加爵事件的出现,最伤心的还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4.
问我儿子在美国洛杉矶生活多年,今年春节前回福州探亲,不料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遭受重伤,交警部门认定他在此次事故中不承担责任。他住院治疗三个多月,花去治疗费14万多元。出院后与责任方协商赔偿事宜时,我儿子提供了自己在美国的工资单、与公司当初签订的雇佣合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对这些证据的真实性进行了确认并作出了认证书。  相似文献   

15.
父亲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本以为是件普通肇事案,可谁能想到,一封遗书道出了惊天秘密,这场意外竟是这名绝症父亲蓄意制造的!目的就是为给即将上大学的儿子留笔学费。17岁的儿子知道真相后内心十分矛盾:他明白父亲此举是一种无私的爱,又是一种卑鄙自私的手段,如果说出去,他从此就没钱上大学;如果不说,虽然没任何人知道,但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像大山一样压得他抬不起头做人。最终,他选择了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画廊     
王二五运草(连环画) 张书信编绘 1.王二五和他的儿子用,牛车往家里运草,草装得很高,他的朋友见后告诉他说:“你坐在车上可要当心啊!”王二五说;“不要紧的,牛车走得又慢又稳当。” 2.王二五的朋友办事回来,见牛车翻在路边,他的儿子正在那坐愁眉背脸地看着车。 3.王二五的儿子正在着急怎么才能把喏大的草车正过来。王二五的朋友说;“孩子,你不用急,到我家吃完饭,我一道帮你把车翻过来装好再回家吧。” 4.工二五的儿子说:“不行,我爸爸不会同意那样做的。”朋友问:“他在那?把他找来!”儿子说:“他在草车下面呢!”安全画廊…  相似文献   

17.
学习快乐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快乐的时刻),儿子回家大叫:我没有快乐,叫我怎么写!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却感觉不到快乐。更可悲的是,并不只他是这样,童年感觉不到快乐的大有人在,这是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孩子在父母的卵翼下尚且往往感觉不到快乐,那以后在社会的惊涛骇浪中又将如何?孩子感觉不到欢乐,首先是因为父母缺少欢乐意识。为了学习,父母常常横眉冷对孺子,有时甚至大打出手。这样做的时候父母心里并不好受,只好抓住“为孩子将来着想这块冰冷的盾牌来抵挡孩子的悲哀和哭泣。当这些父母为孩子的将来着想的时候,无意中已葬送了…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今朝     
有一对夫妻离婚了,儿子归女方抚养.父亲每月除了25元的抚养费.再没有其他的表示,不管是儿子生日,过年过节或是从外地出差回来,从没有给儿子买过一件小礼物.是父亲没钱吗?不是.是父亲不爱儿子吗?也不是.父亲没日没夜地挣钱.已经给儿子存了一笔钱.“儿子大了得花钱”,就是这位父亲的想法.结果前妻怨气冲天,对父子见面都加以限制.儿子跟父亲也缺少情感的交流.如果这位父亲不是生活在明天,而在现在就能更充分地表现出他对儿子的爱,相信会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使之幸福地成长.那么,  相似文献   

19.
痛苦的抗诉     
李老爹家这几年富起来了,儿子李大是镇房产建筑开发公司的质检科长,儿媳郑芳是镇医院的护士,孙子李小是镇小一年级学生。李家不但家用电器换了一新,还准备买一套新楼房住住。郑芳闹着要住新楼房,李小也闹着,李老爹觉得这要求不过分,四口之家住这30个平方,家私不好摆设、起居也不怎么方便,再说老伴去世时还留下一笔钱,买套房子足够,可李大不同意,总是说等到有机会选一套上好的。等等等,一等就是两年多。 就在全家老小闹着要住新楼的当儿,李大向全家告辞,说公司派他到厦门考察学习三个月。去就去吧,因公出差谁还有阻挡不让…  相似文献   

20.
文人与车     
文人对许多事物总喜欢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对于车也不例外。拿苏洵来说,他为儿子苏轼、苏辙取名,就全与车有关,且煞费苦心,专门作了一篇《名二子》来说明为两个儿子取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