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施工期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是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展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用现场监测数据来定量分析说明环境问题,可以为指导施工、保护环境及预防环境污染事故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监测须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及监测技术支持下,全面考虑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多种环境要素,选取适当的指标,制定出一套既规范而又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和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以准确地反映施工期的环境变化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河道治理工程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力求通过注重建材堆放、科学设置污水池、保持水土、减低噪声等方式,在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的同时,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徐国莉 《环境与发展》2020,(4):206-208,210
本文依据规划指导原则、适时调整原则、协调一致原则、相邻适用区达标原则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中方法和要求,在扎兰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的基础上,对扎兰屯市中心城区进行声环境功能区域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声环境管理要求和城市噪声控制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视角分析水资源环境与区域工业经济的耦合机理,建立由水资源、区域工业经济、水环境等系统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省、市的水资源环境与区域工业经济的耦合度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水资源与区域工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耦合的地区较多,随着水环保意识增强,发达地区的水资源环境与区域工业经济的综合耦合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种类多样化、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的新业态,以及新版环境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铁路建设项目环评的新要求,阐述项目合规性分析是环境评价开展的前提,对工程概况、工程方案环境影响比选,以及生态、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评价的技术要点,改建铁路"以新带老"和工程变更环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规定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为各地声功能区划分与调整提供了指导。但在具体划分与调整时,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基于其建设发展迅速、人口密集大、交通形式复杂、区域差异明显等特点,有时宜采取一些特殊的原则与方法,以便使区划工作更有效率、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以上海市为例,提出一些划分原则与方法的思考,如城区与居住区区划类别划为2类区、4类适用区的特殊划定方法、不同区域的划分次序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珠海市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区域与程度,预防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对珠海市陆域空间进行以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为评价指标的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珠海市单因子敏感性和综合生态敏感性均以不敏感、轻度敏感区为主,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区较少,生态系统对抗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强;2)高度敏感区集中于珠海东部的城市中心区(香洲区)、淇澳岛、横琴岛及珠海西部的工业区及大型山体,中度敏感区集中于香洲区与斗门区,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集中于斗门区与金湾区;3)高度敏感区与人类活动密集及活跃区域的重合度较高,不恰当的开发建设极易扰动生态系统稳定。研究表明,各敏感区应实施不同生态安全对策,即高度敏感区应严格保护,中度敏感区应控制保护,轻度敏感与不敏感区应协调保护。  相似文献   

8.
精确界定风险分析对象和问题,系统全面识别生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是解决生产安全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引入麦肯锡理论,运用SMART原则和MECE原则对风险分析问题进行精确界定和简化,并描述问题的系统边界;引入系统思维技能模型,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对生产系统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准则,开发基于系统思维的风险分析过程。结合加油站生产系统情景案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尹洧  周小凡  李文洁 《安全》2018,39(11):44-46
环保部颁布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方法》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分级的程序和方法,在适用范围、等级划分、风险物质的归类及其临界量等方面作了很大力度的修订和完善,将大气环境风险与水环境风险分开评估,综合定级,更突出了企业大气和水环境风险特征和防控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对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更加准确,有助于企业明确风险类型,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对企业的风险源辨识、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及风险物质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日,根据2012年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部署,为全面了解全国自愿性认证工作的开展情况,国家认监委决定自今年起分期对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等各类自愿性认证项目的实施效果组织进行评估评价。评估内容包括,根据认证认可基本规范、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评估各认证项目的规范性;根据相关行业(产业)及领域管理,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需求以及认证项目实施目标及预期效果等,评估各认证项目的有效性;按照《认证认可条例》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评估相关认证机构的条件符合性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引发众多环境问题,尤其会对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通过对城市化主要影响因子的识别分析,探讨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机理。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合肥城市化影响因子进行识别,结合巢湖西半湖水环境综合污染指数,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合肥城市化主因子对巢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肥城市化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合肥城市化对巢湖西半湖水环境的影响呈增大趋势;1991—2008年巢湖西半湖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产业结构。建议加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巢湖水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化与水环境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data system.exe技术,提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可视化软件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大气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模型,应用该成果对某石油化工企业大气环境进行初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输入大气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值,系统可自动判定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并把对应环境质量的级别、环境的安全程度以及污染对人体与生物的影响程度在图中显示出来,能有效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度。该软件能在识别污染因子数据信息的同时生成与之相匹配的直观的模拟环境图像,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及时分析与决策,建立的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软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对政府部门制定环保工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洋山深水港区围填海活动为例,结合工程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一定的影响,提出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宣传力度、环境监测工作全方位监控、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填海工程环保机构、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固废处置、保护生态环境的影响、敏感目标保护、风险事故环保应急、生态修复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方案,以期为和谐海洋的构建、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理位置的水域环境的特殊性,对于"沿江、沿海、沿湖、沿河"区域的化工投资项目,除了要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增加税收、带动就业等经济因素外,还需要认真考虑项目的安全和环保问题.本文对邻水区域化工及相关行业投资项目的安全性和环保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指出了现行邻水区域化工建设项目安全环境准入门槛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从而为政府制定邻水区域化工投资项目的安全、环保准入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为官一任 ,确保一方平安”的指导思想 ,从行政管理角度 ,提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 ,并详细阐述全社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实施细则和责任界定原则。在全社会安全生产责任制中 ,着重强调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 ,并提出各级政府领导和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安全责任———安全行政责任、安全法律责任、安全经济责任和安全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层次分析法在油气田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田环境风险评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评价方法和模型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根据油气田区域敏感目标及突发性污染事故类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然后构造比较矩阵,依据相应的计算原理,做出了层次排序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出了污染事故类型的重要性,为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化解煤炭贸易技术堡垒,科学评估进出口煤炭的环保性,以华北某电厂燃煤为例,探讨了进出口煤炭环保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选取水、大气、土壤三大环境要素为评估对象,构建了系统层、指标层和指数层的3层指标体系,初步研究了各个系统层的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及其权重值的确定方法,并根据三大环境要素的总评价分值对煤炭环保等级进行了划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电厂燃煤总评价分值为2.5,环保等级为V级,即煤炭对环境的有害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8.
据《科技日报》报道,“松花江事件后启动的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行动已告完成。结果显示,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我国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此次排查结果凸现了我国环评存在的弊病。这些项目,单个来看环保标准都是合格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先进水平;但从整个区域规划上看,这么多项目挤在一起又是不合理的,区域环境容量无法承受。现有环评制度只能够时单个建设项目作评价,不能对项目所在的区域、行业发展规划作评价,造成了“先进环保项目”引发“重大环境事故”的悼论。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石油吉林油田长春采油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努力建设现代化油田为目标,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工作。突出责任落实,大力推进"直线责任、属地管理、有感领导",划分属地管理责任区173个,层层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安全环保责任体系得到巩固。突出管理受控,扎实推  相似文献   

20.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中,大量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排入周围环境,致使以高桥镇为核心区的4个乡镇28个村,受到不同程度的硫化氢污染。笔者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水文等条件分析了井喷事故对该地区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离井喷事故污染源下风方向5000m以内的区域,以及在与下风方向相垂直的方向500m以内的区域,大气环境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硫化氢污染,且在500~1500m区域内,污染最为严重。同时,由于硫化氢的沉降,该地区的水和土壤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